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性管理的效果,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方法观察16名护理人员高峰工作时段临床工作中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针对护理中断事件来源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次数、中断持续时间及中断的结局。结果干预后护理中断事件明显减少,中断时间较干预前显著缩短,因中断导致的消极型结局和不良护理事件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性管理可以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减少中断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2.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它需要实验教师以自己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的进行学习;需要在实验课采取新的教学方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现将笔者对《妇产护理学》实验课程的一点探索和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重组人肠三叶因子对HT-29细胞移行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重组表达的人肠三叶因子(rhITF)作为细胞刺激药物, 以传代培养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为研究模型。用不同浓度(10、25和50μg/ml) rhITF刺激HT-29细胞, 采用Transwell法观察HT-29细胞移行能力的变化;用50μg/ml rhITF在不同时相点分别刺激HT-29细胞, 分为4、8、12和24h组。通过Western blot法观察黏附蛋白β-catenin、E-cadherin和磷酸化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rhITF促细胞移行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50μg/ml rhITF组细胞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0μg/ml rhITF组和25μg/ml rhITF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均受到rhITF抑制, 与其他组比较, 12h组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12h组磷酸化β-catenin 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 ITF具有促进HT-29细胞移行的能力, ITF能促使β-catenin磷酸化并抑制β-catenin与E-cadher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由相同老师代课的2015级护理专业3个教学班。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其中的一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组,进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一个教学班作为对照组1,进行传统的纸质版随堂测验,最后一个教学班作为对照组2进行常规教学但未进行形成性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得分与对照组1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2得分,且与对照组2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教反馈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且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每次随堂测验的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1,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测试费用为0元,对照组1学生的测试费用为638元。结论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相比较传统纸质版的随堂测验虽然在教学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适合将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医学院本科生动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对医学生加强动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的必要性。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西安医学院在校800名本科生对动物实验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50.3%医学生对动物实验安全的概念不清,52.3%学生对实验室感染事件、实验室安全认识不够,86.9%学生不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40.7%学生不懂得实验出现意外应怎样紧急处理。结论本科生对动物实验安全概念、动物实验感染事件、实验动物来源,结束后动物的处理、实验过程中受到意外损伤的应急处理等方面认知率偏低,医学院校应对医学生进行动物实验安全防护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专业适应性、团体依恋与学业求助间的关系。方法 2015年7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全日制一年级至五年级本科学生(以下简称护生)84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团体依恋问卷和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生的专业适应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团体依恋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38~-0.08,均P0.05);护生的专业适应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回避性求助得分呈负相关(r=-0.24~-0.16,P0.001),与工具性求助得分呈正相关(r=0.26~0.30,P0.001)。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工具性求助、回避性求助在团体依恋回避与专业适应性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2%、21%。结论护理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学业求助特点,干预学生团体依恋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对护理专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西安市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临终关怀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护士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于2018年1月对四所全日制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8.0对问卷数据作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1 534份,回收1 523份,有效问卷1 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平均分为(12.31±3.44),得分率为61.5%;态度平均分为(129.25±9.97),得分率为68.0%;行为平均分为(23.15±3.96),得分率为77.2%。学历、民族、宗教信仰、户籍、是否接触临终关怀学习对知识有影响(P<0.05);性别、学历、民族、宗教信仰、户籍、是否接触过临终关怀学习对态度有影响(P<0.05);性别、学历、医院等级、宗教信仰、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接触过临终关怀学习对行为有影响(P<0.05)。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39,P<0.01);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25,P<0.01);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 实习护士缺乏临终关怀相关知识,临终关怀意识较弱,医学院校和医院应该加强对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以促进其有效的临终关怀行为。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红花乙醇湿敷对开腹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的预防效果,降低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医院住院并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40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护理,观察组则加用红花乙醇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程度、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Ⅰ、Ⅱ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感染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7d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乙醇湿敷在开腹手术患者切口部位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9.
曾娟  张永爱  徐娜  唐小璐  高燕  白艳 《护理研究》2017,(12):4652-4655
[目的]探讨病例讨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联合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将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护生72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6人,观察组采用CBL联合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实施前后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得分,并了解观察组护生对标准化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实施前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66.31±21.77)分,实施后总分为(351.86±5.72)分,实施前后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前总分为(242.51±18.30)分,实施后总分为(273.69±14.61)分,实施前后总分和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施后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0.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198-119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d内及入院治疗2周时行吞咽障碍评定,根据洼田式饮水试验方法分为吞咽困难组与无吞咽困难组,入院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入院2周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记录住院时间与肺炎发生率进行对比;根据影像学不同病变部位分组,记录分析吞咽障碍与脑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1)卒中后吞咽困难组洼田式饮水试验方法评分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吞咽困难组(P<0.05);(2)两周后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卒中后吞咽困难组显著高于无吞咽困难组(P<0.05),提示卒中后吞咽困难不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影响预后;(3)卒中后吞咽困难组较无吞咽困难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肺炎发生的机率也明显增加;(4)不同部位发病在住院不同时期吞咽困难发生率不同,卒中患者各个部位受损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其中延髓和双侧大脑半球受损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较高,常规卒中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结论:不同病变部位的脑卒中患者均可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它不利于预后,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