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脑结构和功能连接(FC)改变。方法 对38例PTN患者(PTN组)和3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0T MR扫描。先以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法计算PTN组相对对照组的灰质体积(GMV)改变,以存在形态学差异的脑区为ROI,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检测组间FC强度差异。结果 PTN组多个脑区存在广泛GMV萎缩,包括扣带回前部(ACC)和中部、右侧岛叶(Ins)、右侧第二躯体感觉区(S2)、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左侧运动前区及双侧颞叶,且右侧Ins/S2与ACC、前额叶内侧部、扣带回后部及双侧前额叶背外侧部FC普遍增强,右侧Ins/S2和ACC的FC强度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r=-0.552,P<0.01)。结论 PTN患者脑内存在多维度结构和功能改变。右侧Ins/S2和ACC的FC增强可能作为评估PTN程度的较有效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62.
《西北医学教育》2015,(4):618-620
构建大影像学科建设平台,实现影像医学各专业间技术融合是现代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改革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实现学科整体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体会,浅谈"大影像"发展趋势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及策略,希望对提高影像医学研究生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MR-HIFU治疗前对患者的影像学筛查标准以及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医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2月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己生育、未绝经的育龄妇女105例,行盆腔MR检查并根据临床及影像学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筛查的105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年龄36-49岁,平均年龄45.7岁。体内有节育环1例和下腹部有明显疤痕1例被直接排除。103例行磁共振平扫检查,87例行磁共振增强检查;肌瘤单发87例,其中Ⅰ型54例,Ⅱ型27例,Ⅲ型6例;多发12例,其中Ⅰ型7例,Ⅱ型3例,Ⅲ型2例,6例被排除。单发病例中子宫肌瘤位置偏后,靠近骶骨5例,肌瘤中心距皮肤≥10cm的7例;子宫腺肌症4例;超声聚焦野内有肠管无法避开2例;T2加权像显示高信号和混杂信号的子宫肌瘤38例。合计排除62例,排除率59.05%。43例纳入MR-HIFU治疗,入组率40.95%。结论: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筛查标准的建立,提高了MRHIFU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CT支气管定量分析技术在实变型肺挫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实变型肺挫伤合并ARDS患者的资料,应用FACT-Digital LungTM软件分割CT图像,计算肺挫伤病灶体积占双肺容积的百分比,测量临床治疗前后肺挫伤病灶处2~4级支气管内腔横截面积、管壁横截面积、最大壁厚、平均壁厚、管腔最大密度、管腔平均密度、管腔内直径、管腔外直径、管腔内周长及管腔外周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4例共56处肺挫伤病灶,治疗前肺挫伤病灶处2~4级支气管内腔横截面积、管壁横截面积、管腔内直径、管腔外直径、管腔内周长及管腔外周长均小于治疗后(P均<0.05),最大壁厚及平均壁厚均大于治疗后(P均<0.05),治疗前后管腔最大及平均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挫伤病灶体积占双肺容积的百分比与胸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CT支气管定量分析技术可直观显示实变型肺挫伤合并ARDS患者支气管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65.
正患者女,83岁,5年前左大腿下端内侧皮肤表面无明显诱因出现一约黄豆大小的赘生物,无红肿热痛,赘生物生长缓慢,现约核桃大小,2 d前赘生物表面出现流脓结痂,疼痛明显,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左侧大腿下端内侧可见一约4 cm×2 cm×2 cm突出皮肤表面赘生物,呈菜花状,质较软,边界清楚,赘生物皮肤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检测颈椎源性疼痛(CSP)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异常。方法 对45例CSP患者(患者组)和45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全脑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应用FSL软件中的TBSS方法对患者组和对照组的DTI数据集进行分析,探索两组间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径向扩散系数(RD)和轴向扩散系数(AD)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同时,将上述DTI参数与CSP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SP患者胼胝体、前放射冠、左侧上纵束的FA值存在不同程度降低,同时,患者组的胼胝体、丘脑后辐射、内囊、前后及上放射冠、双侧上纵束均表现出MD值和RD值升高,而A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此外,CSP患者胼胝体膝部的FA值与视觉模拟评分(VAS)呈线性负相关(r=-0.458,P<0.01),左侧上纵束的MD值与VAS呈正相关(r=0.495,P<0.01)。结论 CSP患者部分白质纤维束呈现出FA值降低合并MD值和RD值同时升高,特定脑区的FA值和MD值与疼痛强度密切相关,提示相应DTI参数可能成为评...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旨在增强对其认识,提高乳头状肾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15年3月-2018年6月期间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6例乳头状肾癌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总结乳头状肾癌的CT表现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26例乳头状肾癌中,单发26例,其中左肾18例,右肾8例;左右肾多发1例;发生于肾上极17例,肾下极7例,肾中极2例。CT表现为局限性肾内肿块19例,表现为肾皮质隆起肿块7例;平扫为均匀低密度影11例,有不均匀坏死9例,有斑点钙化灶6例;增强后皮质期肿块显著强化2例,轻中度强化24例;髓质期26例均表现为轻度强化。肿块侵犯肾盂3例,伴腹膜后肿大淋巴结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乳头状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增强强化程度较轻,可伴有斑点钙化灶,术前诊断较难明确,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胸部CTA注射对比剂后发生静脉空气栓塞(VAE)的原因和相应对策。方法 连续收集4 900例胸部CTA图像,观察VAE发生率、栓子个数、大小、部位及形态等。结果 VAE发生率为4.65%(228/4 900),228例共见318个栓子,其中呈气泡状285个,气-液平面形态33个;位于右心房155个,肺动脉主干108个,上腔静脉17个,右心室13个,左头臂静脉13个,右头臂静脉12个;直径(2.41±1.45)mm;小量VAE占90.35%(206/228),中量占9.65%(22/228),无大量VAE发生。不同性别、类别(住院/门诊)患者、检查设备、对比剂种类和注射剂量间VA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CTA后VAE发生率(193/3 771,5.12%)高于胸主动脉CTA(25/849,2.94%,P=0.007)。结论 胸部CTA检查注射对比剂后VAE发生率较低,且多无症状,但仍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发生或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技术在肺挫伤病情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肺挫伤患者108处病灶的CT资料,利用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技术自动分割图像,并测量不同时期(急性期、渗出期及吸收好转期)肺挫伤3~7级支气管定量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渗出期3~7级支气管的最大壁厚、平均壁厚大于急性期和吸收好转期,渗出期4~7级支气管的管腔内外直径、管腔内外周长及5~7级支气管的内腔横截面积、管壁横截面积小于急性期和吸收好转期(均P<0.05)。急性期4~7级支气管的最大壁厚、平均壁厚大于吸收好转期而小于渗出期,急性期4~7级支气管的管腔内外直径、管腔内外周长及5~7级支气管的内腔横截面积、管壁横截面积小于吸收好转期而大于渗出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期肺挫伤灶占两肺总容积的百分比为(4.26±1.81)%,渗出期为(7.91±2.70)%,吸收好转期为(1.63±0.91)%。急性期肺挫伤灶容积占比与7级支气管内腔横截面积、最大壁厚及平均壁厚相关,渗出期肺挫伤灶容积占比与5级支气管内腔横截面积、支气管内外直径及内周长相关,吸收好转期肺挫伤灶容积占比...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基于计算机肺部感染辅助诊断系统,验证人工智能(AI)技术在浸润性肺结核病灶检测及评估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初次就诊的浸润性肺结核患者120例,对肺部病变范围和病变征象进行半定量评分。将各肺叶的病变范围和各病变征象分数相加,得到最终的分数。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全肺及各肺叶视觉评分(病变范围得分、病变严重程度得分、各征象得分)与CT定量指标[病灶体积(LeV)、病灶占肺体积的百分比(LeV%)及病灶质量(L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全肺病变范围得分、病变严重程度得分与全肺定量CT指标LeV、LeV%、LM呈高度相关(r=0.783~0.826,P<0.001);各肺叶LeV%与人工评估的病变比例得分、各肺叶LM与人工评估的病变严重程度得分均呈高度相关(r=0.761~0.913,P<0.001)。结论 AI获得的全肺及各肺叶CT定量指标与传统视觉评分具有高度相关性,证实了其在浸润性肺结核客观影像学定量评估中具有准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