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单纯髌股关节炎的发生率及病因 一般认为单纯性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在人群发病率为 5%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年龄大多在 40~ 50岁 [1, 2].  相似文献   
22.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确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常用的2种确定胫骨假体旋转位置的方法 进行比较,以期为术中胫骨假体的正确旋转放置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行初次单侧TKA手术30例.术中于胫骨截骨面上标识出胫骨前后轴、后交叉韧带中点与胫骨结节中内1/3连线、后交叉韧带中点与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前方标志点连线.数码相机垂直于截骨面进行图像摄取后转移至电脑,借助于软件系统分别测量胫骨前后轴与上述2条连线的夹角.结果 胫骨结节中内1/3与后交叉韧带中点的连线同胫骨前后轴之间的平均夹角为(11.3±34)°,ROM技术获得的前方标记点基本位于髌腱内侧缘,其与后交叉韧带中点连线同胫骨AP轴之间的平均夹角为(0.8±2.2)°.结论 国人TKA术中,当以胫骨结节中内1/3为标准行胫骨假体旋转放置时,有导致胫骨假体相对于股骨假体外旋过度的可能.当术中进行了正确的股骨假体旋转放置及软组织松解和平衡后,采用ROM技术能够获得更为正确的胫骨假体旋转放置.  相似文献   
2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影响术后功能锻炼和患者康复,围术期镇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是瓤型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一个分类,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镇痛消炎安全有效,能够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相关副作用,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有利于TKA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另外,选择性COX-2抑制剂并不增加TKA术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4.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文  徐燕  吴海山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14-2815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是治疗膝关节严重疾患、解除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成功的手术,它可以给病人提供一个无痛而功能良好的膝关节.然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通常会引起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中到重度的疼痛.疼痛是人工关节手术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许多医院致力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疼痛控制,提高了止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围手术的疼痛控制现状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5.
髌骨轨迹是在膝屈曲和伸展时髌骨相对于股骨或股骨滑车的运动过程。许多髌股关节疾病常和髌骨轨迹异常有关。了解正常的髌骨轨迹,对于髌股关节疾患的治疗,对于全膝置换术和髌股关节置换术的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的改进,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大量的活体和尸体研究,仍然未能  相似文献   
26.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现在倾向于称为"股骨头坏死" ,是发生在股骨头这一特定解剖部位的"骨坏死" ,是由多种潜在因素造成股骨头循环丧失的结果.骨坏死所描述的是最终状态,是许多可能的病理过程的结果.临床上,很多患者无法明确病因,这类患者被称为特发性骨坏死.  相似文献   
27.
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短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疗效,探讨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技术要求和手术指征。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37例(43髋)行全髋表面置换术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随访,男25例,女12例;年龄21~67岁,平均44.5岁。按照ARCO进行分期:3A期3髋,3B期6髋,3C期16髋,4期18髋。根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畸形矫正及功能的改善进行对比,用Charnley法比较术后假体松动X线改变。结果:失访3例,34例(40髋)获得随访,37髋疼痛完全缓解,3髋行走后有酸痛不适。随访时间16~53个月,平均32.4个月。术前Harris平均评分(51.5±1.7)分,术后32.4个月平均(94.3±1.4)分,较术前提高。优37髋,良3髋,差0髋。34例都恢复了正常生活或工作,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其中3例(髋)长距离行走后有轻度酸痛不适,休息后缓解。1例异位骨化BrookerⅢ型,无疼痛,不影响正常行走和生活。无术后股骨颈骨折,无脱位,无松动和翻修。结论:经过适当患者选择、术中的精细操作,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以获得满意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全髋表面置换术(HRA)和传统全髋置换术(THA)后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和髋臼偏心距等恢复的情况,确定HRA是否更有利于恢复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方法选择单侧施行HRA或THA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各20例(对侧髋关节均健康)。术前、术后摄等比例X线正位片,测量患者双髋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和髋臼偏心距指标,与对侧髋比较患髋术后的改变。将HRA和THA术后改变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RA组各项生物力学参数差值恢复明显比THA组更接近正常。术后HRA组和THA组患侧和健侧比较下肢长度差分别为(-2.1±1.1)mm和(3.5±2.6)mm(P〈0.05),HRA组为轻度短缩而THA组为轻度延长;股骨偏心距差分别为(-1.8±1.4)mm和(3.1±1.9)mm(P〈0.05),HRA组股骨偏心距降低,而THA组偏心距增加;髋臼偏心距分别为(1.6±1.8)mm和(-2.3±2.1)mm(P〈0.05),THA组髋臼偏心距增加较大。结论 HRA可以更加精确地恢复股骨近端解剖结构,大直径股骨头假体增加了髋关节的稳定性,避免了THA容易导致的下肢延长和偏心距增加,有利于改善软组织张力。但HRA还是有轻度缩短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的倾向。  相似文献   
29.
关节镜半月板外科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节镜半月板外科近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Chu XB  Wu HS  Xu CM  Zhu YL  Feng MG  He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36-1140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中股骨假体的轴向旋转对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指导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提供实验依据,以减少术后髌股关节的并发症。方法取9具正常国人新鲜冷冻尸体的9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模拟膝关节自站立位屈膝下蹲的动作,设计制作膝关节实验架,与Instron 8501生物力学测试仪共同搭建实验平台。人工膝关节采用Nexgen LPS全膝系统,手术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术者实施以控制实验误差,不置换髌骨。比较股骨假体相对于经股骨上髁轴内旋2°、内旋4°、旋转0°(与经股骨上髁轴平行)、外旋2°、外旋4°、平行于Whiteside线等6个不同的轴向旋转位置时的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指标。选择屈膝30°、60°、90°、120°为观察角度,采用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压敏片测定髌股接触面积和峰值接触压,最后经扫描和软件处理得到数字化的结果。结果当股骨假体的旋转与经股骨上髁轴平行时,测得的髌股关节峰值接触压结果最优(P< 0.05)。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组测得的髌股接触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标本、不同观察角度下的髌股接触形态不同。结论全膝置换术中股骨假体的轴向旋转对线对于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影响较显著,经股骨上髁轴作为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的参照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