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创伤性膝关节脱位少见,对这些损伤的错误治疗可能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并发的血管损伤引起的筋膜间隔综合征和肢体坏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采用关节镜下外侧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半髌腱移位术的综合手术方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998~2004年收治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7例,女21例。29例有明确外伤史,不包括髌骨完全性脱位且关节活动时髌骨始终不与股骨髁间构成关节面关系的病例。通过了解病史、体查以及CT或MRI资料分析确定髌骨脱位病因。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与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髌腱外1/2连同外侧胫骨结节止点向内侧交叉移位。术后不制动,髌骨行保护性的康复疗程。术后3个月以及每年随访,检查髌骨轨迹、关节活动度以及行髌骨切线位片或CT检查。结果29例患者获3~60个月(平均40.2个月)随访,均无脱位复发,恐惧感消失,物理及影像学检查表明髌骨稳定。按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29患者术后平均评分为(91.3±3.8)分,较术前的(58.1±5.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半髌腱移位术的综合手术方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299-1303
肩袖损伤是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尽管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肩袖修复术后再撕裂发生率依然高达20%~94%。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看,传统肩袖重建术后正常腱骨界面组织结构无法重演,主要问题是肌腱插入骨部位的软骨过渡层不能再生,腱骨之间仅为瘢痕愈合,有研究证实修复后肩袖止点的抗拉强度大幅减弱,推测这可能是已修复肩袖容易发生再撕裂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致力于利用生物学技术促进肩袖修复后腱骨界面软骨再生,尝试恢复正常腱骨连接部的组织形态,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不同剂量氨甲环酸的有效性。方法 2014年1—9月之间拟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B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C组)。比较3组的术后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输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P<0.05),B、C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低于A组(P<0.05),C组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A、B组(P<0.05)。3组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梗死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闭合切口前静滴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提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静滴15 mg/kg的氨甲环酸能进一步减少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15.
周鹏  赵辉  吴宇黎  吴海山  陈宜  丁喆如 《骨科》2016,7(5):303-307
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 IPFP)的保留或切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10例(118膝)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入IPFP切除组和IPFP保留组,各59膝。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时的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 AKS)评分系统膝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KS膝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及AKS膝评分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PFP切除组有2例切口远端渗出,愈合不良,经定期换药,术后3周愈合,1例术后1年有膝前痛;IPFP保留组切口均愈合良好,4例术后1年随访时有膝前痛。结论切除IPFP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予以切除以增加术野暴露或部分切除以保护“密集血管区”。  相似文献   
16.
17.
膝关节僵硬是初次全膝置换术后并发症之一.引起膝关节僵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治疗方法、手术技术和康复手段有关,同时患者的情绪、性格也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周义钦  吴海山 《骨科》2013,4(2):102-105,109
本文综述了本体感觉与机械感受器目前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交叉韧带与本体感觉的关系和特点,目前临床检测本体感觉的常用方法;交叉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分类、功能,已经临床研究感受器常用的实验方式;另外对本体感觉与机械感受器的损伤、重建以及自身变化的规律进行了介绍。研究表明,ACL与PCL中存在机械感受器,同时感受器具有一定功能。机械感受器数量与膝关节本体感觉有一定相关性。ACL与PCL损伤后本体感觉均会受到减弱,韧带中机械感受器也会出现变化。而重建交叉韧带后,本体感觉会有所恢复,但是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同时也能发现机械感受器重建后部分再生。另外,目前关于PCL的本体感觉以及感受器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于本体感觉和机械感受器的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COX-2抑制剂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影响术后功能锻炼和患者康复,围术期镇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是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一个分类,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镇痛消炎安全有效,能够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相关副作用,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有利于TKA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另外,选择性COX-2抑制剂并不增加TKA术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骨折在髌骨表面置换和未表面置换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2%~21%和0.05%,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和全膝关节翻修术中分别为1.19%和0.15%~12%[1].发病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等.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伸膝装置的完整性、髌骨假体的稳定性和残留髌骨的骨量选择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髌骨部分或全切除术、单纯髌骨假体翻修术和全膝关节翻修术等.因髌骨生物力学的重要性,本文就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骨折的治疗及疗效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