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所致眩晕证的患者因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而不引起重视,因此延误治疗,导致约有1/3患者发展为脑梗塞,每年约有4%患者因就治不及时而死亡。现代医学在研究和治疗TIA引起的眩晕证方面有许多方法,但总体疗效尚不满意,中医药在治疗眩晕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活血化瘀法的应用,使许多TIA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我们拟依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指导原则提出的研究方法,研制出了脑脉宁,并严格按照临床随机对照原则与肠溶阿斯匹林作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6-10~1998-8共收集符合TIA诊  相似文献   
32.
<正>中医药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有多部经典构筑的深厚理论,也有历代医家积累的丰富经验,是一个"理法方药"完备、"道术并重"的独特医学体系。建国前后,中医学经历了沧桑巨变,从衰落逐渐走向复兴,这种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其中政策的作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及海马细胞中钙结合蛋白D28K (calbindin-D28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氟西汀5.2 mg·kg~(-1))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4、 8、 12 mg·kg~(-1))组(均n=10)。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诱导小鼠抑郁症模型,空白对照组小鼠不制模,制模同时各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21 d。通过检测糖水偏爱分数和强迫游泳总不动时间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取脑组织切片,原位末端标记染色(TUNEL)法观察海马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细胞中calbindin-D28K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分数显著降低(P <0.01),强迫游泳总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 <0.01),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多(P <0.01), calbindin-D28K表达显著减少(P <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糖水偏爱分数显著增加(P <0.01),强迫游泳总不动时间显著减少(P <0.01),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 <0.01),海马细胞calbindin-D28K的表达增多(P <0.01);且黄芩苷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各指标相当(P> 0.05)。结论黄芩苷可改善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诱导海马calbindin-D28K表达。  相似文献   
34.
陈虎  刘淑刚  安坤杰 《重庆医学》2016,(21):2992-2994
目的:探讨克银Ⅰ号方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 VB )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银屑病血热证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NB‐U V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克银Ⅰ号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1、2、3个月,治疗组患者PAS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6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25(OH)D和BDNF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血清IMA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克银Ⅰ号方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可降低PAS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其上调血清BDNF水平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可能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滋阴清肺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痤疮患者予滋阴清肺汤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各项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40例患者中,痤疮的皮疹形态分级Ⅰ级患者总有效率93.75%,Ⅱ级88.23%,Ⅲ级57.14%,Ⅰ、Ⅱ级总有效率高于Ⅲ级(P0.05),Ⅰ、Ⅱ级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升高(P0.05),睾酮(T)、二氢睾酮(DHT)降低(P0.01)。结论滋阴清肺汤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和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36.
通过阐述浊毒致病、致痫的理论基础,认为浊毒具有难治性、顽固性的特点,治疗上应辨明浊、毒之孰轻孰重,分浊离毒,使得病邪相对孤立,故以化浊解毒为治痫之纲,兼以疏肝理气,通窍定痫,兼顾整体.从浊毒理论入手,寻找其指导癫痫治疗的可行性,既是对现有浊毒理论的继承与完善,也是对癫痫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究芳香化浊调气法对功能性腹泻大鼠水通道蛋白(AQP)3、5-羟色胺(HT)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一般状态;检测粪便性状指标(BSS评分、稀便率、腹泻指数);检测血清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检测肠道组织中5-HT含量;免疫荧光检测结肠组织中AQP3表达。结果 造模后大鼠出现活动减少,精神萎靡,呈缩肩拱背样,体质量下降,毛色无泽,粪便湿软或不成形;药物干预后各组一般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SS评分、稀便率和腹泻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1组、药物2组和药物3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且药物3组降低最为显著(P<0.05)。模型组血清及胃窦、十二指肠、结肠、下丘脑组织中VI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和模型组相比,药物1组、药物2组和药物3组均显著升高,且药物3组变化最显著(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回肠和结肠组织中5-HT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AQP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泄浊解毒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每组20只。秋水仙碱组每日给予0.1 mg/ml秋水仙碱混悬液2 ml灌胃,泄浊解毒方高、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含生药量24.7、6.175 g/L的泄浊解毒方中药混悬液2 ml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10天,每天1次。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灌胃第4天采用单尿酸钠晶体溶液注射大鼠右后侧膝关节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5、10、24、48、72 h测量大鼠膝关节肿胀度,计算关节肿胀指数。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各时间点膝关节肿胀指数均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10、24、48、72 h秋水仙碱组及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膝关节肿胀指数均减小(P0.01)。与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比较,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造模10、24、48、72 h膝关节肿胀指数均减小(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及泄浊解毒方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均降低(P0.01);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低于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P0.01)。结论泄浊解毒方能显著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肿胀,且以高剂量效果最佳,降低血清IL-1β、TNF-α、MMP-3含量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以"肾络瘀阻"为病机,益气化瘀通络为治法,观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缬沙坦,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方治疗,中药组予芪苓通络方,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结合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P0.05,P0.05);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血浆白蛋白(ALB)升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中药组、结合组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有下降,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而中医方案更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0.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因未明,反复发作,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有研究显示,近30年来中国UC发病率快速上升,目前仍未达到最高峰,预计在接下来的25年里将持续增加[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在2010年、2017年分别制(修)订了《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以下分别简称2010年《共识》、2017年《共识》),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