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4):1983-1986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表达量与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80例,检测肿瘤组织及肉瘤旁组织中RUNX3的表达量。进一步根据肿瘤组织RUNX3表达量分为RUNX3高表达组、RUNX3低表达组,对比其增殖基因、血管新生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骨肉瘤组织中RUNX3、KISS-1、RanBP9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肉瘤旁组织,VCP、Six1、S100A6、IF-1α、MMP-14、bFGF、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肉瘤旁组织;RUNX3高表达组骨肉瘤组织中KISS-1、RanBP9 mRNA的表达量高于RUNX3低表达组,VCP、Six1、S100A6、HIF-1α、MMP-14、bFGF、Ang-2mRNA mRNA的表达量低于RUNX3低表达组。结论:骨肉瘤组织中RUNX3表达量减少,是导致肿瘤增殖活性增高、血管新生旺盛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对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31例,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评估患者手术资料、视觉模拟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评估结果。结果:患者术前、术后7d以及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至随访结束,31例患者伤口均为I期愈合,患者椎间融合器均未出现明显的位移以及沉陷,均无假关节形成,患者内固定均未出现断裂、松动或者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显著,且其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3.
薛燕  刘涛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3):474-476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激素、脂代谢指标与骨密度(BMD)对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88例绝经后伴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88例绝经后女性志愿者(健康组).收集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卵泡刺激素(...  相似文献   
44.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创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始急诊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68例,皮肤缺损面积1.5cm×1.5cm~8.5cm×10cm。结果 68例皮瓣全部成活,7~21天断蒂,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急诊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辨修复手部创面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47年前因左大腿肿物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诊断为脂肪瘤。术后1年发现左大腿又出现包块,进行性增大,无疼痛不适,来院进一步诊疗。近半年肿物逐渐影响弯腰行走,站立时有下坠感,冬季穿裤子困难。于2001年3月在本院骨科住院。入院查体:左大腿见45cm×35cm隆起,前方有一长约13cm的纵行手术瘢痕,表面皮肤无红肿及静脉怒张。质软,活动度差,界线不清,无压痛。左髋关节屈曲受限,左膝、踝关节活动自如,左下肢感觉正常(图1)。实验室检查:血沉、血钙、AKP等正常。左股骨X线片示:大粗隆下方骨皮质增厚,有骨刺样丛生状阴影,无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人胚脊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及分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教研室完成。①从7~10周胚龄流产人胚胎脊髓分离脊髓神经干细胞(家属知情同意),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培养液组成:DMEM/F12(1∶1),表皮生长因子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L,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10μg/L,N2添加剂(终浓度为10mL/L)。②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①人胚脊髓神经干细胞形态学观察:原代细胞培养得到大量悬浮生长的神经干细胞球,形态较规则,呈圆形,细胞边界清楚,折光性强。部分细胞贴壁生长继而分化。传代培养后,细胞团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传3代以后脊髓神经干细胞易贴壁。②人胚脊髓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和分化结果:神经干细胞球,巢蛋白染色阳性;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人胚胎脊髓分离培养得到的细胞具有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基本特征,可进一步用于基础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首次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观察组,术后首次负重时间显著晚于观察组(P 0. 05); 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内固定治疗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利于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术后首次负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自2001年10月~2004年1月笔者应用带肌蒂移植加角翼接骨板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骨折86例,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9.
童安  吴颖 《中国骨伤》2019,32(3):230-233
目的:探讨ODI、SBI及SF 36量表对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临床疗效好中差依次分为A、B、C3组,并按70∶30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用测试集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计算模型准确率。结果:A、B两组患者ODI与SBI分值均较C组更低,而两组患者SF 36量表所得分值显著高于C组(P0.05);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疗效模型得出ODI系数为0.67,SF 36系数为-0.43、SBI系数为0.52;在临床疗效好的A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0.00%,在临床疗效为中的B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76.92%;在临床疗效为差的C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44.44%。结论:综合考虑ODI、SBI与SF 36构建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疼痛敏感性与术后患者自报告的功能、疼痛、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采用定量感觉测试(QST)法检测术前手部压力痛阈(PPT)、冷痛阈(CPT)和热痛阈(HPT)。术前和术后3个月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自我效能感量表(SES)评估患者功能、疼痛、健康状况,线性回归分析PPT,CPT和HPT与患者术前术后功能、疼痛、健康情况的关系。结果:椎间盘突出患者PPT与术前术后ODI、术后HAD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术前术后SES呈正相关(P0.05);CPT与术前术后ODI、术后腰腿部VAS呈正相关,与SES呈负相关(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手部HPT与术前及术后功能、疼痛、健康相关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广泛性疼痛的标志,术前手部压痛和冷痛与术后较高的疼痛程度及较低的功能和自我效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