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
13.
目的 分析蓝芩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急性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急性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9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蓝芩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口腔黏膜疹消失、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对比治疗5 d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CD3+、CD4+ 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疹消失、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2水平对比(P>0.05);两组治疗5 d后的血清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低(P<0.05);治疗5 d后,两组血清IL-2水平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高(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采用轻度过度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肩痛(PLSP)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3年1—9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2例,年龄18~64岁,BMI 18.5~32.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术中观察组予轻度过度通气,维持PETCO2 30~33 mmHg;对照组予常规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40 mmHg。记录术后12、24、48、72 h及术后1周PLSP例数、PLSP的VAS疼痛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15 min、术毕即刻及术后24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心动过缓(HR<50次/分)和低血压(SBP<90 mmHg)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内补救镇痛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及术后1周PLSP发生率和PLSP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气腹后15 min、术毕即刻PaCO2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内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轻度过度通气,可有效降低术后1周PLSP发生率以及疼痛程度,且不增加术后72 h内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构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研究小组讨论形成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各级指标初始条目池,于2022年7—12月采用德尔菲法对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的21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后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参与人数和函询表回收率分别为22位(100%)和21位(95.45%)。第1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3,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0。第1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7,第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3,两轮函询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职业人文特质)、17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有望为进一步分析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围产期高危因素,为制定预防与诊疗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淮南市某三甲医院的总分娩量以及妊娠结局为新生儿窒息的单胎活产新生儿,计算该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该时间段该院所有新生儿窒息的单胎活产新生儿为病例组,按照1∶4的比例选取其他分娩的非窒息单胎活产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该院电子病例系统采集围产期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围产期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该院单胎活产新生儿24 214例,其中发生妊娠结局为新生儿窒息的为160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与妊娠期贫血(OR=2.416,95%CI:1.331~4.383)、产检次数<5次(OR=2.646,95%CI:1.380~5.072)、胎儿宫内窘迫(OR=5.675,95%CI:2.531~12.724)、羊水性状异常(OR=2.206,95%CI:1.204~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构成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行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构成情况。结果 155例接受TURP患者中,24例患者(15.5%)发生术后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前列腺大小、术前留置导尿管,曾行泌尿道医疗操作、糖尿病史、电切镜鞘尺寸、手术时间和灌洗液温度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65岁(OR=4.18,95% CI:1.19~14.75,P=0.026)、前列腺>55 g(OR=3.92,95% CI:1.11~13.83,P=0.034)、术前留置导尿管(OR=0.28,95% CI:0.11~0.70,P=0.006)、曾行泌尿道医疗操作(OR=4.70,95% CI:1.85~11.94,P=0.001)、有糖尿病史(OR=2.54,95% CI:1.00~6.48,P=0.050)、电切镜鞘尺寸26F(OR=9.05,95% CI:1.18~69.48,P=0.034)、手术时间>60 min(OR=10.48,95% CI:1.37~80.25,P=0.024)和灌洗液温度<37℃(OR=4.06,95% CI:1.57~10.50,P=0.004)是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3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78.26%),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达52.17%(12株)。结论 TURP术后尿路感染与手术时间、电切镜鞘尺寸、曾有泌尿道医疗操作、前列腺大小等相关,感染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有效避免高危因素及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助于预防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