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儿钳取气管内异物是在气管内操作,手术时间长短不一,麻醉处理困难。2002--2006年我院对10例患儿借助内窥镜行高频喷射通气,采用丙泊酚复合羟丁酸钠或氯胺酮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33名新生儿均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随机选择麻醉方法 ,分为小剂量氯胺酮肌注加硬膜外阻滞组(A组 ,19人)和全身麻醉组(B组 ,14人)。记录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和苏醒情况。结果:A组术后的平均心率高于B组而平均血压低于B组 ,术后拔管时间B组明显长于A组。结论:对于新生儿麻醉 ,基础麻醉加神经阻滞的方法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3.
刘金柱  潘四新  吴雪青 《天津医药》2005,33(12):790-790
异丙酚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广泛用于小儿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但用药前常需预注利多卡因以减少其注射痛。为了探讨静脉预注利多卡因对异丙酚诱导剂量的影响,笔者于2004年1月-10月对80例小儿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腹部外科。我院自2001年起对急性阑尾炎患儿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小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我们对4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儿进行呼吸参数的连续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门诊小儿口腔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小儿口腔手术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肌注诱导麻醉,观察组给予氯胺酮静脉注射诱导麻醉,异丙酚维持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麻醉不同时间点心率、麻醉起效时间、患儿清醒时间、氨胺酮总用量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5 min和手术结束时心率与麻醉前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麻醉后5 min和手术结束时心率明显高于麻醉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5 min和手术结束时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短于,氯胺酮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呕吐3例,对照组呕吐12例.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腔小儿门诊手术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起效快,麻醉过程平稳,安全性好,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36.
程照宇  王琛 《天津医药》2004,32(8):497-497
1病例报告患儿男 ,11个月 ,体质量9kg。因恶性喉乳头状瘤复发伴呼吸困难及发绀 ,于2003年5月23日急诊入院。患儿于2个月前全麻下手术切除喉乳头状瘤 ,近半个月病情明显加重。本次入院时呼吸困难伴发绀 ,三凹征明显 ,双肺呼吸音粗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0.94~0.95。入手术室后  相似文献   
37.
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扈家强  王大柱 《天津医药》2004,32(12):782-784
氯胺酮(ketamine)是临床常用的非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物,大剂量可作为临床麻醉药物使用,而小剂量氯胺酮则可作为镇痛药物用于术后患者的镇痛。氯胺酮超前镇痛是指在手术切皮前静脉给予或硬膜外给予小剂量氯胺酮,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或)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超前镇痛机制为在伤害性冲动形成之前给予镇痛措施以降低中枢神经敏感化,从而减轻疼痛。术后患者早期伤口疼痛引起机体明显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8.
小儿门诊手术所致疼痛临床上常常被忽视。有报道用局麻药罗哌卡因添加氯胺酮或芬太尼单次骶管阻滞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笔者试将氯胺酮或芬太尼混合于局麻药布比卡因中行骶管阻滞,用于门诊包皮环切术,探讨此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9.
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导时咳嗽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应用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诱导时常发生咳嗽反应,但很少引起人们重视。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对240例采用芬太尼麻醉诱导患儿的咳嗽反应进行观察,以寻求能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又便于麻醉诱导的药物。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240例,男143例,女97例,年龄3月~15岁,体重6~62.5kg。患儿心脏功能正常,无感冒、咳嗽、哮喘及其他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前2周内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患儿均皮下注射阿托品0.01mg/kg,肌注异丙嗪1mg/kg。入室后给予常规监测,面罩吸氧。根据静注芬太尼…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100例,年龄1~3岁,随机分为地佐辛0.03 mg/kg 组(D1组)、0.05 mg/kg 组(D2组)、0.10 mg/kg 组(D3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儿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给予瑞芬太尼1μg/kg 置入喉罩,术中吸入1.5%~2.5%七氟醚,并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在手术开始前 D1组、D2组、D3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03、0.05和0.10 mg/kg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拔除喉罩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 期间躁动发生情况,采用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患儿入 PACU 即刻(T0)及15 min(T1)、30 min(T2)行 FLACC 评分和 Ramsey 评分。记录术后24 h 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2组和 D3组躁动发生率、PAED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D2组和 D3组各时点 FLACC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Ramsey 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与 D2组比较,D3组 Ramsey 评分明显升高(P <0.05)。 D3组PACU 停留时间较其他3组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0.05 mg/kg 及0.10 mg/kg 地佐辛都可以有效减少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但0.05 mg/kg 地佐辛可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且镇静强度适当,不延长 PACU 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