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CH)联合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髋部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髋部手术患者40例,除外贫血、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C对照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即行AHH,30 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约15 mL/kg。手术开始进入骨质操作后行CH,观察组通过泵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烷,对照组通过泵注硝酸甘油维持MAP于65~70 mmHg直至手术骨质操作完成。分别测定并记录AHH前、AHH后、CH前、停CH即刻、手术结束时的MAP、中心静脉压(CV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RTT)、Hb、HCT、血小板计数(PLT)等。记录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输血例数、尿量、清醒拔管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AHH后、CH前、停止CH即刻及手术结束时的ARTT和PT与AHH前比较无差异(P0.05);CH期间观察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对照组高于降压前(P0.05),对照组CVP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与降压前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清醒拔管时间等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联合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髋部手术中安全有效,且与传统药物硝酸甘油相比,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具有减慢心率、降压平稳、对中心静脉压影响小、失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2.
<正>喉罩置入方便简单、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呼吸道并发症少,而具有与气管插管相同的通气效果。Supreme喉罩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ProSeal喉罩的升级版,其更易置入,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腹腔镜、剖宫产等对气道密闭性需求高的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的气道管理。然而,喉罩通气可引起颈内静脉的管型管径和横截面积改变,亦可引起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解剖位置关系改变,且上述改变还受喉罩通气模式的影响~[1-2]。此外,喉罩通气可导致颈总动脉和颈  相似文献   
53.
陶文辉  丁盼盼  涂茂勇  张庆 《广东医学》2020,41(17):1811-1817
目的探讨亚临床剂量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对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和拔管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小儿手术24例,年龄1~3岁,体质指数15~20 kg/m2。使用8%七氟烷吸入,意识消失后静脉穿刺,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不使用肌肉松弛药,下颌稍松弛后气管插管。设定第1例患儿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为2.0%,根据是否发生切皮反应,采用Dixon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七氟烷浓度稳定在目标浓度10 min),相邻浓度梯度为0.1%,根据切皮反应直至确定七氟烷MAC。术中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调整七氟烷浓度,符合拔管指针时拔管。第1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设定为1.0%,根据拔管反应确定下一例患儿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方法同前。结果 0.3 mg/kg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七氟烷MAC为1.19%,95%可信区间(95%CI)是1.15%~1.22%。抑制气管导管拔出反应的EC50是0.82%,95%CI是0.78%~0.86%。结论在小儿麻醉中,0.3 mg/kg的氯胺酮静脉使用,相较于单纯使用七氟烷的经验,MAC和EC50均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用于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37例,将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19)和芬太尼组(n=18),右美托咪定组用微量泵注射0.3μg/kg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静脉注射0.8μg/kg的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至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束前的2~5 min,超声引导定位后,右美托咪定组用0.4 mg/kg的丙泊酚诱导麻醉,芬太尼组用1.5 mg/kg的丙泊酚诱导麻醉,维持至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束。结果芬太尼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前后的变化大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小,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64例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纳洛酮麻醉复苏,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纳美芬麻醉复苏,对两组患者苏醒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用药5min 苏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用药10min 苏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复苏离开手术室后均有躁动、谵妄、意识障碍、嗜睡等麻醉后常见不良反应;试验组8例(22.86%),对照组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 >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术麻醉后复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前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单肺通气开胸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组,n=23)和对照组(C组,n=23).所有患者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E组在行单肺通气前5 min静脉滴注依达拉奉0.5 mg/kg,C组以同等量生理盐水相同速度静脉注射.分别于设定的时间点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并记录患者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ICU病房留观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和T2时Pmean和RI升高,PaO2降低 (P〈0.05);与C组比较,E组T1、T2时RI、Pmean降低和PaO2升高(P〈0.05).且E组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单肺通气前静脉输注依达拉奉可减轻患者肺功能的损害,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艾司氯胺酮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梦境、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30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剔除2例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实验组采用0.5 mg/kg艾司氯胺酮联合2 mg/kg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1μg/kg芬太尼联合2 mg/kg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患...  相似文献   
59.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合剂环甲膜穿刺在危重休克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应用2.5%利多卡因(Ⅰ组),1%地卡因(Ⅱ组和2.5%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Ⅲ组)行环甲膜穿刺注药,观察3种局麻药在危重休克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反应和效果。分为三组,每组12...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指数(CSI)的变化,评价其在指导麻醉维持用药方面的价值。方法将ASAⅠ-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根据CSI值来调整丙泊酚用药;B组凭借麻醉医生经验调整丙泊酚用药。记录患者入室10min(To)、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3min(T2)、切皮时(T3)、手术刺激最强时(L)、拔管前(T5)、出手术室(T6)等各时点的CSI监测值,计算全麻药的用量。诱导期每20s记录一次CSI值并进行OAA/S评分。结果A组CSI值在各时点波动较B组小;A组术中麻醉药追加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导期CSI与OAA/S评分具有显著的等级相关性。结论采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全麻手术,指导麻醉医师调控用药,提高了全身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