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10篇 |
免费 | 285篇 |
国内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6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972篇 |
预防医学 | 7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92篇 |
中国医学 | 2832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231篇 |
2021年 | 405篇 |
2020年 | 348篇 |
2019年 | 297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190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387篇 |
2013年 | 326篇 |
2012年 | 288篇 |
2011年 | 395篇 |
2010年 | 246篇 |
2009年 | 195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逐步代入勾兑法考察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逐步代入勾兑法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稳定性.方法:选取黄芩为研究对象,以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采用逐步代入法勾兑,对比勾兑前后各批饮片中指标成分含量与目标饮片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结果:勾兑饮片中各指标成分含量与目标饮片的RSD <5%,勾兑饮片与目标饮片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86.结论:不同批次饮片通过逐步代入法勾兑可使指标成分含量的RSD降低和指纹图谱相似度趋于一致,显著提高药材的质量均一性.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不使用复杂数学软件,可作为中药饮片勾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12.
213.
214.
目的: 优选鳖血柴胡的炮制工艺。 方法: 以柴胡皂苷a,c,d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炮制时间、鳖血用量、炮制温度对鳖血柴胡炮制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柴胡皂苷a,c,d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0 min,25%~90%A;50~55 min,90%A),检测波长210 nm。 结果: 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150 ℃炮制10 min,加鳖血量0.05 mL ·g-1。醇溶性浸出物及柴胡皂苷a,c,d质量分数分别为12.42%,0.85%,0.23%,0.90%。 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为规范鳖血柴胡饮片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5.
目的: 优选蜜糠炒白术的炮制工艺,为建昌帮炮制工艺的传承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以白术内酯Ι,Ⅲ及水浸出物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为因变量,蜜糠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蜜糠炒白术的炮制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 最佳炮制工艺为蜜糠用量55.8%,炒制温度261 ℃,炒制时间3.4 min。水浸出物、白术内酯Ι和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5%,0.028%,0.069%。OD分别为0.74,0.76,0.72。OD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1.4%。 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蜜糠炒白术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且预测性良好,为规范地方饮片特色炮制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比较全国桔梗主产区不同产地桔梗的镇咳祛痰作用,为客观评价桔梗质量和种植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咳实验、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观察不同产地桔梗水提物对小鼠咳嗽和气管分泌物的影响。结果:内蒙赤峰产桔梗药材最低镇咳、祛痰有效剂量为0.2 g·kg-1,在此给药剂量下,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1),并可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1),四川、陕西商州、重庆产桔梗可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5),四川、陕西商州、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明显增加小鼠酚红排泄量(P<0.05)。结论:桔梗具有明显镇咳、祛痰作用,内蒙赤峰产桔梗镇咳、祛痰作用明显强于其它产地桔梗。 相似文献
217.
枳壳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用理气药枳壳来源于芸香科柑橘属酸橙Citrus aurantium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研究枳壳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W-40凝胶,ODS柱色谱,制备HPLC以及制备T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如NMR,MS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枳壳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4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4个黄酮苷和10个多甲氧基黄酮,分别鉴定为(2R)和(2S)-6"-O-乙酸基洋李苷(1,2),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3)、5,7,4'-三羟基-8,3'-二甲氧基黄酮-3-O-6"-(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酯)-β-D-葡萄糖苷(4)、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5)、柚皮黄素(6)、川陈皮素(7)、甜橙素(8)、5,6,7,4'-四甲氧基黄酮(9)、5,7,8,4'-四甲氧基黄酮(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11)、桔皮素(12)、5-去甲川陈皮素(13)、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1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3~5为首次从酸橙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18.
中药挥发油传统功效与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挥发油作为芳香中药的特色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作用于局部或全身以防治疾病。中药挥发油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大量医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复方中多有收载,是中药发挥药效的关键物质基础。目前,中药挥发油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中药挥发油传统治疗理念及应用方法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相关典籍的挖掘和梳理,系统性不强。以中医药古籍为工具,从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活性两方面对中药挥发油在中药材中的分布、传统应用方法、性质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中药挥发油应用开发前景,以期为中药挥发油的历史传承及现代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9.
目的:对细梗香草正丁醇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取细梗香草药材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浸膏经水溶解后,用正丁醇萃取,得到正丁醇部位,采用大孔树脂柱,中压ODS柱色谱,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经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细梗香草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其中6个皂苷类和9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细梗香草皂苷B(1),细梗香草皂苷C(2),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yl(1→3)-[4-O-E-pcoumaroyl-α-L-rhamnopyranosyl (1→2)][β-D-glucopyranosyl (1→6)]-β-D-galactopyranoside-7-O-α-L-rhamnopyranoside (3),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yl (1→3)-α-L-rhamnopyranosyl (1→6)][α-L-rhamnopyranosyl (1→2)]}-β-D-3-trans-pcoumaroylgalactopyranoside(4),细梗香草皂苷K(5),3β-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16α-hydroxyolean-28,13β-olide (6),细梗香草皂苷I(7),quercetin-3-O-(2″,6″-diO-α-rhamnopyranosyl)-β-galactopyranoside(8),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yl (1→3)-α-L-rhamnopyranosyl (1→6)][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 (9), kaempferol-3-O-[2-glucopyranosyl (1→3) rhamnopyranosyl-6-rhamnopyranosyl]-β-D-galactopyranoside (10),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1→2)-[α-L-rhamnopyranosy-(1→6)]-β-Dgalactopyranoside (11),capilliposide I (12),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1→3)-[4-O-(E-p-coumaroyl)]-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7-O-α-L-rhamnopyranoside (13),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 (1→3)]-4-O-(E-p-coumaroyl)}-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7-O(4-O-acetyl)-α-L-rhamnopyranoside (14),(3β,20S,23S,24R)-3,20,23,24,25,29-hexahydroxydammaran-21-oic acid-21,23-lactone 3-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5)。结论:化合物3,4,6,9,10,13~15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