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6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62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4篇
中国医学   273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能量代谢及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 采用 60% 脂肪的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3 周复制IR 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 组(5 mg·kg-1)以及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1.65、4.96、14.86 g·kg-1),每组6 只。灌胃给药,每天1 次, 连续给药干预16 周。测定IR 相关指标: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值,计算IR 指数;建立 HPLC 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采用ELISA 法测 定大鼠肝组织中的FFA 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HE 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模型复制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INS、FPG 水平及 IR 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ATP、ADP、AMP、FFA 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给药干预结 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INS、FPG 水平及IR 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ATP、ADP、 AMP 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FFA 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TC、TG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 细胞排列紊乱,出现脂肪变性,并存在大量脂滴。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FINS 水平及IR 指数均明 显降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大鼠的FPG 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DP、 AMP 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TP 含量明显升高 (P<0.05、P<0.01);罗格列酮组及葛根芩连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中FFA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 葛根芩连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 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及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 大鼠血清TG 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减轻,且脂滴减 少,病理损伤得到改善。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并降低FFA 水平,从而改善肝脏脂质代谢 紊乱,恢复脂质与能量平衡,从而起到改善IR 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2.
目的:了解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地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西省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92份,城市居民994人,占66.62%,农村居民498人,占33.37%;男性677人,占45.38%,女性782人,占52...  相似文献   
183.
目的:评价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文献质量,探讨提高灸法临床试验的措施.方法:全面检索大型文献数据库,以CNKI、WF、VP、CBM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为主,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及参考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NSORT声明和STRICTOM...  相似文献   
184.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它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在现代中医药研究中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在面对重大突发疾病时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对中医药走向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5.
梳理《伤寒论》中有关小便异常的条文,从六经气化的角度探讨小便异常的病机为何.通过联系六经生理病理,遵从六经从表至里的顺序,按病因特性作用于病所产生异常机理的思路,逐一探讨每经中小便异常相关条文的病机,进而为临床辨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考察氧化苦参碱与其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变化.方法 测定和比较氧化苦参碱和其磷脂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光谱、差示扫描光谱、红外光谱、水中的分散形态、粒度分布及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复合物中氧化苦参碱晶体衍射峰消失;差热扫描显示复合物的相变温度明显降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氧化苦参碱与磷脂未形成新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而是一个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复合物分散呈胶团状;电镜下可见其外观为球形,粒径比较均匀;与氧化苦参碱相比,复合物在正辛醇中溶解性有明显改善,而在水中溶解度有所降低;在不同pH水-正辛醇系统中,复合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与氧化苦参碱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理化性质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与磷脂形成了复合物.  相似文献   
187.
目的:2C类蛋白磷酸酶(PP2C)参与植物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其通过负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参与植物多种胁迫响应和代谢产物合成的调控。对工业大麻PP2C(CsPP2Cs)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以期为研究CsPP2Cs在工业大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EGA-X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ExPASy、WoLF PSORT、MEME、Batch-CD-Search、PlantCare、TBtools分别对CsPP2Cs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蛋白结构域、CsPP2Cs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与拟南芥PP2Cs(AtPP2Cs)基因的共线性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CsPP2Cs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从工业大麻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2个具有保守结构域的PP2Cs,基因编码蛋白长度244~1 089个氨基酸不等,相对分子质量在26.76~122.53 kDa,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和叶绿体。系统进化树将52个CsPP2Cs分为10个亚族和5个未分组成员...  相似文献   
188.
目的:通过研究泽泻及其炮制品对肾阴虚水肿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探讨泽泻及其炮制品改善肾阴虚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六味地黄丸组、泽泻低、高剂量组,盐泽泻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和灌胃甲状腺素复制肾阴虚水肿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阳性药组给予六味地黄丸(1.4 g·kg-1),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泽泻低、高剂量(1、4 g·kg-1),盐泽泻低、高剂量(1、4 g·kg-1),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取大鼠肾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睾酮(T)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肌酐(CREA)、尿素(UREA)、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  相似文献   
189.
头皮银屑病是隶属银屑病的特殊类型,因其发病部位的特殊性,给治疗带来了诸多挑战.目前,临床主要以糖皮质激素、抗真菌制剂、维生素D3衍生物、紫外线等外治为主.但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局限.通过结合中医药辨证分型、外清内调综合施治,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果.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增效、降费、减轻副作用、提高依从性等方面具有独特...  相似文献   
190.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目征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目征改变特点,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与血瘀证目征、病情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病例共126例,分为非血瘀证组、血瘀证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组,拍摄球结膜图像。结果:(1)四组的血瘀证积分和目征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目征主要表现为球结膜微血管增粗、扭曲、网状畸形、报伤点、血管瘤、陈旧性出血、血管色调变暗等,单个项目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血瘀证目征对是、非血瘀证判别符合率为85.7%,对是、非血瘀证及血瘀证轻、中、重度的判别符合率为63.5%;血瘀证积分与病情轻重有相关性(r=0.790,P=0.000)。结论:(1)血瘀证目征是判断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是、非血瘀证及血瘀证轻、中、重度的有效、客观、简便诊断方法。(2)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球结膜微血管改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3)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同时也作为病因是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