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30min/次,1次/隔天,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第0、1、3、6个月分别检测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钙磷乘积(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Ca]×[P])的变化。结果第3、6个月,ALP、OC、TRAP、[Ca]×[P]的P分别为0.003、0.686;0.768、0.618;0.817、0.855;0.077、0.001。ALP早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第3个月形成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Ca]×[P]呈不断上升的趋势,OC、TRAP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提高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过改良MTT药敏分析,研究成骨肉瘤药物敏感性,探讨成骨肉瘤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收集新鲜骨肉瘤组织收集培养骨肉瘤细胞,以MTT比色法观察6种常用化疗药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骨肉瘤细胞对MTX,紫杉醇和5-FU敏感性强,生长抑制率达到50.06%,48.35%和47.13%。结论:通过对骨肉瘤细胞进行MTT药敏分析研究,选择性地对患者开展个体化化疗,对提高骨肉瘤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背景:颈椎骨关节炎是使颈椎发生障碍的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 方法:抽取广州地区具有当地正式户口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颈椎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有症状者进行X射线投照,摄取颈椎正侧位片。颈椎骨关节炎的最终诊断为最严重节段有颈椎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合并影像学Kellgren & Lawrence分级Ⅱ级及以上者。 结果与结论:共分析1 342名40岁以上人群资料,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23.2%,女性多于男性(30.2% vs. 15.5%,P < 0.001)。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 < 0.001);颈5~6节段骨关节炎患病率为21.0%,明显高于周围节段;城市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P < 0.001)。调查结果说明广州地区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广州地区具有当地正式户口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膝关节OA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有症状者进行X线拍照,摄取膝关节正侧位片。症状性膝关节OA的最终诊断为最严重节段有膝关节OA临床症状合并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分级2级及以上者。结果共分析1339例40岁以上人群资料,症状性膝关节OA总患病率为15.0%,女性多于男性(20.5%vs9.1%,P0.001)。膝关节O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髌股关节OA的发病率为12.4%,高于周围节段;月经[OR=4.187,95%CI(2.419,7.246)]及跑步[OR=2.689,95%CI(1.018,7.100)]是膝关节OA的好发因素,文职类工作[OR=0.160,95%CI(0.037,0.068)]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调查结果说明广州地区症状性膝关节OA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5.
瘦素对h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LEP)对h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全骨髓法培养hBMSCs,取第3代hBMSCs分为A、B、C、D、E、F组,待细胞贴壁后各组分别加入400、200、100、50 ng/mL LEP、100 ng/mL BMP和普通培养基2 mL进行培养.于培养后7 d行ALP染色、21 d行矿化结节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 ;并于培养后7、14、21 d,检测各组ALP活性、骨钙素(osteocalcin,OCN)水平,筛选LEP的最佳诱导浓度;B、E、F组细胞培养7 d后,采用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核心结合因子(core-binding factor α1,Cbfα1)、ALP、Col Ⅰ、OCN mRNA的表达. 结果 诱导培养7 d,ALP染色结果 显示,A、B、C、D、E组细胞胞浆均呈蓝色阳性着色,F组呈弱阳性;诱导培养21 d,矿化结节染色结果 显示,A、B、C、D、E组细胞染色呈阳性,F组呈阴性.B组培养后7、14、21 d,ALP、OCN活性低于E组,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ng/mL LEP为最佳浓度.B、E、F组细胞培养7d,F组Cbfα1、ALP、Col Ⅰ、OCNmRNA均不表达;B、E组各产物mRNA均有表达,但B组低于E组. 结论 LEP可促进hBMSCs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为LEP促进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综述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现状及前景.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 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SCI研究已有很大进展,它可以在脊髓内迁移、分化为神经元以及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具有促进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论 干细胞治疗SCI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式选择。 方法 34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26例,女8例,年龄36(22~58)岁,发病时间2.6个月(2天~6个月), 10例患者有明显的上肢肌萎缩及肌力减弱,MRI检查均为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术式选择:①前路椎间盘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26例;②非融合技术8例,包括前路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6例、后路局限性椎板部分开窗减压、突出髓核摘除2例。 结果 随访(1~6)年。术后症状显著好转,疼痛VAS评分自术前8.5±1.2,下降至术后3.1±0.5,10例肌萎缩及肌力减弱患者中7例全部恢复,3例部分改善。所有患者均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 结论 前路减压融合或者非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效果良好,非融合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RANKL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熟,建立获取成熟破骨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为模型,RANKL诱导培养4~9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形成,罗丹明-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纤维性肌动蛋白(F-actin)环,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牛骨片表面的吸收陷窝情况.结果 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形成F-actin环,骨片吸收陷窝明显.结论 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该诱导模型可用于破骨细胞分化研究.  相似文献   
49.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一直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脊髓病变和神经根病变最有效的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引起的并发症逐渐被人们认识,主要表现为:(1)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改变,手术节段丧失运动功能,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目前认为这是由于术后相邻节段应力和活动度代偿性增加所致,颈椎屈曲时融合节段上、下节段椎间盘内压可分别增加73%和45%(2)植骨不愈合,假关节形成。Bohlman的一项研究显示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其中67%的患者出现相关症状,17%需要重新手术治疗。ACDF出现的并发症迫使人们探索新的手术方式,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因其独有的优势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0.
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并评价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折的方法,方法对20倒颈椎多节段骨折患着采用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9例取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5%。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能为固定节段椎悼提供可靠的稳定性.是一种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折的可靠方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