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寰枢椎后路“三点式”经椎弓根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三点式”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6具新鲜人体颈椎标本制作6种状态,分别为正常组(A组)及失稳后固定组,用磨钻切除寰椎前弓约1.5cm,用摆锯于基底部切断齿状突,切断寰枢间所有韧带,切开寰枢侧块关节囊后半部分制成寰枢椎失稳的模型,再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将失稳后固定组分为Brooks钢丝固定组(B组)、左侧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组(C组)、C1双侧椎弓根螺钉+C2左侧椎弓根螺钉棒固定组(“三点式”固定,D组),C1左侧椎弓根螺钉+C2双侧椎弓根螺钉棒固  相似文献   
32.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及复发是一个越来越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就脊柱结核术后未治愈、复发的危险因素、脊柱结核疗效判定以及脊柱结核的再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应用枕骨板障间螺钉固定行枕颈融合术治疗伴寰椎枕化、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2012年6月收治9例伴寰椎枕化、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36~58岁(45.4±7.8岁).患者均有脊髓受压症状,术前脊髓功能JOA评分为7~12分(9.6±1.9分).寰齿间隙(ADI)为3.5 ~ 14.2mm(8.4±3.2mm),齿状突顶部超出Chamberlain线的垂直距离(DDCL)为4.5~14.2mm(8.9±3.3mm),脑干延髓角(CMA)为118°~152°(135.4°±11.3°),脊髓有效空间(SAC)为4.3~9.2mm (6.3± 1.7mm).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改良Halo-vest支架头颅-双肩撑开牵引复位1~2周;均应用枕骨板障间螺钉-棒-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枕颈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查影像学评价寰枢椎脱位复位和脊髓压迫改善情况;术后每3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直至植骨融合,采用JOA评分对脊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0~195min(132.2±33.9min);出血量80~200ml(122.2±43.4ml).1例术后出现切口皮下感染,经局部换药伤口愈合;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局部换药、腰椎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引流1周后愈合.术后ADI 2.5±1.5mm,DDCL 0.9±1.7mm,CMA 154.4°±9.2°,SAC16.3±1.98mm,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板障间螺钉位置均满意,没有螺钉穿透枕骨内板,2枚C2椎弓根钉进入横突孔,但未发生椎动脉损伤与压迫.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11.7±4.7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2~16分(14.3±1.4分);术后3~9个月(5.0±2.1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应用枕骨板障间螺钉固定行枕颈融合术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方便植骨等优点,是治疗伴寰椎枕化、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单边固定对幼猪脊柱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5只3月龄幼猪采用完全随机化法随机分为3组:A组(5只)为空白对照组,自幼猪后路单侧切开,仅显露单侧椎板;B组(5只)为对照组,同法显露单侧椎板后常规椎弓根钉系统固定;C组(5只)为实验组,同法显露后单侧置入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固定。术后3个月应用X线测量T6-10、T10-14椎体的平均高度,T6-10椎间隙的平均高度,以及C组的钛棒上下两端滑动的平均距离。术后3个月时处死实验动物,选取固定节段的椎间盘观察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C组T6-10、T10-14椎体的平均高度分别为(26.81±1.70)mm、(27.43±2.92)mm,T6-10椎间隙的平均高度为(2.13±0.17)mm,与A组的(27.13±3.31)mm、(27.91±3.03)mm、(2.20±0.14)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与B组的(22.30±2.52)mm、(22.62±2.11)mm、(0.82±0.41)mm比较增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钛棒上下两端滑动平均距离42.7mm。C组生长板软骨细胞层高度(165.6±1.7)μm与A组(167.2±6.8)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B组(140.4±7.2)μm比较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单边固定对幼猪脊柱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5.
上胸椎主要是指T1~T4.该节段处于颈椎前凸与胸椎后凸的交界处,位置深在,邻近的解剖结构复杂,前方有胸骨、锁骨阻挡,深层有血管、神经、气管及食管等。常见的上胸椎疾患如肿瘤、感染以及骨折等.由于致压物常源于脊髓前方,传统的后路减压往往并不彻底。自1894年Menard首先采用切除部分肋骨.经后外侧途径到达上胸椎以来,上胸椎疾患的前方入路手术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Cauchoix等于1957年首先采用全胸骨劈开入路治疗上胸椎结核,开创了前方纵隔入路手术方法。经过众多学者多年来的不断探索.至今已有多种前方入路上胸椎手术途径供临床选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椎板回植成形法手术治疗椎管内原发肿瘤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介绍一种椎板回植成形术式,评价其在治疗椎管内原发肿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例胸腰椎管内原发肿瘤患者行肿瘤摘除椎板回植成形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7.8个月,2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腰背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均消失,效果满意,无继发性椎管狭窄发生。结论:椎板回植成形术治疗椎管内肿瘤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椎管完整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7.
背景:迟发性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常引起下腰痛及椎管骨性压迫.为了消除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常需手术治疗,其目标是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但究竟采取何种手术入路仍存在争论.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6-12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术前腰椎功能损伤程度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为(11.02±1.24)分,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为(37.43±3.76)°.23例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椎管减压及重建矢状面矫形方法,比较截骨前后腰椎功能恢复、骨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腰椎功能及后凸畸形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4.04±2.12)分,Cobb角为(11.02±3.58)°,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截骨面均于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及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提示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可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可促使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8.
下腰椎前方三维CT血管造影重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下腰椎前方血管走行特点,为下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特别是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例(男女各30例)患下腰椎疾病需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行下腰椎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观察下腰椎前方血管在椎体前的走行,测量与腰椎前方血管位置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结果:三维CT重建图像发现腹主动脉分叉点变异较多,髂总静脉汇合点相对恒定;腹主动脉分叉点到L5椎体下缘的距离男性平均39.1mm,女性平均37.4mm;髂总静脉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的距离男性平均27.1mm,女性平均25.9mm;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男性平均36.7mm,女性平均34.6mm;腹主动脉分叉角男性平均56.3°,女性平均58.9°;髂总静脉汇合角男性平均63.1°,女性平均65.7°;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夹角男性平均53.6°,女性平均57.3°.结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位置具有多变性,以腹主动脉分叉点为甚,术前行腰椎3D-CTA检查能明确血管解剖,为手术尤其是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9.
腹腔镜腰椎手术是脊柱微创手术之一,目前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是微创与非融合。现阶段腹腔镜下腰椎手术的主流是镜下各种融合手术,可以解决各种腰椎疾病的前路手术治疗。另一方面,腹腔镜下非融合手术兴起,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腹腔镜下各种微创手术仍有许多难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0.
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脊髓及/或延髓的退行性疾病,是以充满液体的异常空腔为特征的脊髓内异常液体积聚状态。最常见于颈段,在某些病例可向上延伸至延髓和脑桥(延髓空洞症)。多伴随颅颈交界畸形如Amold—Chiari畸形(ACM),也可由外伤、感染及肿瘤引起。脊髓空洞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无定论,以Gardner的脑脊液冲击学说和Williams的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分离理论影响较广泛,但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本病的所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