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8.2(CLDN18.2)是一种细胞旁紧密连接结构中的膜蛋白,具有维持屏障、细胞旁运输和信号转导等作用,在正常组织中特异性的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并未丢失,在食管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常异位激活并高表达,这使得CLDN18.2成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目前,针对CLDN18.2的特异性抗体zolbetuximab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有望成为CLDN18.2阳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此外,靶向CLDN18.2的个体化免疫治疗还包括单克隆抗体、CAR-T细胞、双克隆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等,但大多数的研究还在临床研究初始阶段,因此,靶向CLDN18.2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或将是下一个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其风险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最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核心损害表现为情节记忆功能障碍。默认网络(default network,DMN)由核心子系统(Core)、背内侧前额叶子系统(dors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DMPFC)和内侧颞叶子系统(medial temporal lobe,MTL)组成,3个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维持情节记忆功能的稳态。然而,AD谱系患者中上述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模式尚不明确。本文将系统回顾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揭示AD谱系患者特有的损害特征,这将为AD谱系疾病早期筛查、进展监控、疗效评估以及相关认知障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子宫颈切除术后阴道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VaHSI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子宫颈切除术后体检或随访结果出现HPV阳性、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测异常和经阴道镜活检发现的VaHSI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年总计5606例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HSIL)患者实施阴道镜下手术,经阴道镜发现Va...  相似文献   
74.
田振  李劼  刘昌伟  徐辉  胡宗杉  刘臻  朱泽章  邱勇 《骨科》2023,14(1):34-39
目的 探讨不同Risser征的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ce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前路矫形术后远期胸椎后凸角(TK)变化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在我院接受前路矫形术治疗的40例Lenke 1型AIS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年龄为(14.1±1.7)岁,其中男3例,女37例。根据病人Risser征评分将其分为三组:A组(Risser 0)、B组(Risser 1~3)和C组(Risser 4~5)。分别测量每例病人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正侧位X线片上的以下参数:胸主弯和代偿腰弯的冠状面Cobb角、TK(T5~T12)、前椎体高度(VBHa)、后椎体高度(VBHp)、椎弓根高度(PH)以及椎弓根间高度(IPH),并计算T5~T12的前椎体高度总和(SVBHa)、后椎体高度总和(SVBHp)、椎弓根高度总和(SPH)、椎弓根间高度总和(SIPH)、SVBHp/SVBHa和(SIPH+SPH)/SVBHa。结果 术后对三组病人进行了长达5~13年(平均6.5年)的随访。相较于术后即刻测量的TK,末次随访时A组的TK平均值显著增加(增加13.7°),但B组和C组两次随访时的平均TK值未见明显增大。40例病人中有11例(27.5%)末次随访时的TK值较术后即刻显著增大,其中6例(85.7%)来自A组,这一比例显著高于B组(21.4%)和C组(10.5%)。末次随访时,40例病人的平均SVBHp、SPH+SIPH、SVBHp/SVBHa以及(SIPH+SPH)/SVBHa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平均SVBHp/SVBHa、(SIPH+SPH)/SVBHa在末次随访时较术后即刻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Lenke 1型AIS前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远期有27.5%的病人发生了显著的胸椎后凸重建,这可能与低Risser征病人脊柱后份持续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考察温里药挥发油的皮肤刺激性。方法:以3种温里药挥发油(肉桂挥发油、丁香挥发油、高良姜挥发油为研究对象,比较三者的皮肤细胞毒性和在体皮肤刺激性,并利用皮肤测试板预测这3种中药挥发油皮肤刺激性。结果:3种中药挥发油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毒性相差显著,肉桂挥发油、高良姜挥发油、丁香挥发油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1. 16±0. 28),(53. 33±1. 71),(226. 70±17. 61) mg·L~(-1);在体皮肤刺激性评价表明,3种温里药挥发油对皮肤刺激性的排序为肉桂挥发油丁香挥发油高良姜挥发油;皮肤测试板评价3种挥发油刺激性结果与在体皮肤刺激性结果一致。结论:肉桂挥发油、丁香挥发油以及高良姜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评价结果与其在体皮肤刺激性结果不一致,采用皮肤测试板有望能够准确预测挥发油的在体皮肤刺激性。  相似文献   
76.
收集109例重症患者亚胺培南血药浓度与基本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肝肾功能情况对血药浓度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达标情况的影响。其中67例患者测定了谷浓度,平均浓度为3.52±2.59μg?mL-1,42例测定了40%T浓度,平均浓度为13.28±6.46μg?mL-1,总体PK/PD达标率为61.5%。不同剂量组间,达标率有差异(P<0.05);不同浓度组间,肌酐清除率(CLcr)、血肌酐(Scr)、尿素(URE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谷丙转氨酶(A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肾功能情况对亚胺培南浓度影响较大,应根据患者总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以提高抗菌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PD-1单抗治疗后长期持续获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我院2例应用PD-1单抗治疗后长期持续获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在治疗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肿瘤病灶均显著缩小,无进展生存期均明显延长,疗效持续时间已分别大于25个月和15个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率较基线均有明显升高,尤其是治疗半年后增高特别显著,且均未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能是PD-1单抗治疗胰腺癌长期获益的潜在评价指标,治疗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提示免疫获益时间长,对于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基层医院妇产科医生对宫颈癌及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为基层医院应对宫颈癌的防治及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基层妇产科医生进行宫颈癌及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知识的调查,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进行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调查对象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上升,宫颈癌发病高危因素知晓率从66.3%上升到97.1%(χ2=54.60,P<0.01),宫颈病变诊断遵循程序的知晓率从83.7%上升到100.0%(χ2=30.50,P<0.0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知晓率从59.9%上升到97.7%(χ2=73.50,P<0.01).结论 针对基层妇产科医生进行宫颈癌及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知识的培训能够提高其认知水平,达到预期效果,对基层地区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肖莉  叶放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51-152
针对慢性肝炎临床中成药品种繁多、应用混乱的现状,依据《慢性肝炎防治指南》,结合个人使用经验,提出按抗病毒治疗阶段和非抗病毒治疗阶段分阶段合理应用中成药理念,列举临床常用肝病中成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特点,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选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调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感染及母婴传播情况.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DNA探针杂交检测方法 对不同孕期的1 660例孕妇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分型(23种型别)检测;对检测为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在出生洗净后进行口咽部和生殖器粘膜细胞HPV-DNA分型检测,综合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传播情况.结果 孕妇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为15.18%(252/1 660),新生儿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为27.62%(29/105).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率为27.62%(29/105),母婴传播一致率为51.72%(15/29);不同性别新生儿的母婴HPV感染型别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新生儿口腔和外生殖器部位的母婴HPV感染型别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均P>0.05),高危型别组HPV感染孕妇与低危型别组的母婴HPV感染型别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剖宫产新生儿的母婴HPV感染一致性高于顺产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结论 人乳头状瘤病毒存在垂直传播,母婴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型别的一致率提示新生儿感染不仅可由母婴传播,还可能由多种不同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