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8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34篇
基础医学   276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209篇
内科学   507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282篇
外科学   488篇
综合类   1442篇
预防医学   598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940篇
  10篇
中国医学   599篇
肿瘤学   40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81.
人胰岛素在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5月~1993年3月,我们应用NovoNordisk公司提供的胰岛素注射笔及合成人胰岛素Protaphane HM和Actraphane HM治疗21例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2.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CD62p、尿11-脱氢-TXB2与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 选取年龄43~90岁、符合ACS诊断标准如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患者95例,人院前每日口服阿司匹林0.1 g,至少服用1周以上.测定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尿11-脱氢-TXB2的水平,同时随访6个月时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AMI组和UAP组患者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和尿11-脱氢-血栓素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1周时AMI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从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周时UAP组、AMI组和UAP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炎性因子和血小板的活化可能都是影响ACS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尿11-DH-TXB2、Hs-CtiP为影响临床终点事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65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38例,女27例;年龄19 ~ 68岁,平均45岁;左侧29例,右侧36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27例,Ⅲ型24例,Ⅳ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h至17d,平均6.2d;采用跟骨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观察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切口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9例,13.8%)和无并发症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坠落高度、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因素,筛选导致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Ⅱ级及以上(OR=8.750,P=0.002)、坠落高度(OR=9.570,P=0.003)、止血带使用时间(P=0.020)、手术时间(P=0.025)、受伤至手术时间(P=0.004)、住院时间(P=0.013)、低白蛋白血症(OR=6.000,P=0.012)等与跟骨术后切口感染有重要联系. 结论 在常规诊疗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因素,重视术前软组织损伤评估、正确把握手术时机、缩短手术时间和止血带使用时间,及合理处理术后伤口是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4.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Denali和Celect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难易程度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Denali或Celect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19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Denali组101例,Celect组95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回收过程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Denali组、Celect组分别有87例(86.1%)、75例(78.9%)尝试回收,回收成功率分别为98.9%(86/87)、97.3%(73/75)(P>0.05)。Denali组滤器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elect组[(95.8±44.5) d对(73.6±38.2) d,P=0.001)]。Celect组有更多患者需结合其他技术取出,通常更多需通过颈部和腹股沟入路双向进行,相应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均显著高于Denali组[(67.2±17.8) min对(58.5±18.9) min,P=0.003;(15 539.4±6 082.6)元对(13 127.5±3 252.6)元,P=0.002],但对比剂用量未明显增加。CT评价显示Celect组倾斜、穿透发生率均较高(P<0.001)。 结论 Denali滤器相对Celect滤器体内留置时间更长,取出时需应用额外回收技术概率较小,滤器倾斜和穿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5.
肿瘤相关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且肿瘤相关机制和多种传统机制共同参与脑梗死的发 生。在肿瘤相关性卒中病因中,肿瘤的直接作用、凝血功能异常、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感染和 内皮损伤等机制都与肿瘤直接相关;而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侵入性治疗等针对肿瘤的治疗也可 通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引起脑梗死的发生。不同病理生理学机制相互交叉,共同导致了脑梗死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6.
付睿 《中国卒中杂志》2021,16(2):119-122
2014年在Chin Med J(Engl)上发表的“1982-2010年中国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指出,在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中,肿瘤和卒中位列前二位[1]。2018年发表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2]显示,卒中在中国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已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指出,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卒中的69.6%~70.8%[3]。2019年6月,Lancet杂志发表的一项病死原因调查研究分析了1990-2017年中国居民的死亡原因,结果显示卒中、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肝癌分别位居我国病死率的前五位[4]。缺血性卒中和肿瘤是中国居民目前的主要死亡原因。肿瘤和缺血性卒中往往好发于高龄人群,且肿瘤患者罹患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更高,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又必将影响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两者共同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检验指标的差异,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代谢标志物间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505例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291例)和骨质疏松未合并骨折组(214例),检测总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N-MID)、I型前胶原N端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 Laps)、甲状旁腺素(PTH)、血钙(Ca)、血磷(P)、血镁(Mg)、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D-二聚体(D-dimer)、血红蛋白(H GB),对这些指标在单纯骨质疏松组患者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患者中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骨质疏松骨折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未骨折组),试验组年龄、血清PINP、血清钙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D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男73例和女218例资料比较,男性患者血清钙、骨钙素、β-cross Laps、磷、PINP、镁低于女性患者,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87例和女127例资料比较,男性患者血清PTH高于女性患者,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着年龄增大,骨量丢失加快,骨折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不同性别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代谢指标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中要考虑不同性别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主导因素,积极地监测血液中骨代谢指标的变化,为骨质疏松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加药物方案,干预其生活方式,对于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在口腔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行PET/CT检查的口腔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进行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分级,并探讨FDG摄取与口腔癌分化和分期的关系.对术前PET/CT检查结果分期并与术后临床TNM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诊断患者多为晚期(33/83),病变多位于舌部(28/83).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化良好、中分化、低分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性肿瘤体积(MTV)和总病变糖酵解(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Ⅲ~Ⅳ期)的SUVmax、MTV和TLG显著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P<0.05).术前PET/CT结果与术后临床TNM分期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845).PET/CT对口腔癌分期的准确性为89.2%.结论 SUVmax、MTV和TLG与口腔癌的临床TNM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PET/CT对口腔癌的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9.
190.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高脂血症人群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变化趋势,为评价机体抗氧化的能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811名血脂正常者和803例高脂血症者,分别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检验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差别。结果高脂血症青年男性、高脂血症中年男性、高脂血症老年男性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相应血脂正常组明显升高;高脂血症老年男性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高脂血症中青年男性明显降低。高脂血症青年女性、高脂血症中年女性、高脂血症老年女性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血脂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高脂血症老年女性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高脂血症中青年女性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女性各年龄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高脂血症男性。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高脂血症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