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氯胺酮预处理对先天陛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n=12):对照组(C组)和氯胺酮干预组(K,组和K2组)。在劈胸骨时、主动脉插管时和主动脉开放前5min,K1、K2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和1.0mg/kg,C组注射等量0.9%NaCl溶液。于上腔静脉插管时(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和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取适量心肌组织,应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心肌中iNOS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T1比较,三组T2和T3iNOS mRNA均升高(P〈0.01);与C组(2.85±0.48、4.49±0.86)比较,K1、K2组T2和T3iNOS mRNA均显著降低(2.33±0.31、3.76±0.61和1.92±0.12、3.12±0.39);K2组与K1组比较,T2和T3iNOS mRNA均降低(P〈0.05)。结论氯胺酮预处理能显著降低心肌iNOS mRNA的表达量,减少血浆心肌酶的漏出,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川芎嗪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ACC)前后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者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2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川芎嗪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28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每组14例。川芎嗪组预处理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入川芎嗪3 mg/kg,30 min内滴完,转流中追加1 mg/kg于氧合器中,对照组于上述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30 min和术后24 h测定外周血心肌酶的变化。结果川芎嗪组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2基因的表达量在ACC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组心肌损伤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预处理可上调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2基因表达,产生一定程度的心肌保护作用,表现为心肌酶漏出减少。  相似文献   
53.
雍文成  冷玉芳 《江西医药》2008,43(7):662-66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GSH—P^2X、MDA及心肌组织Na^+ - K^+ - ATPase、Ca^2+ - Mg^2+ - ATPase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8只。B组、C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90min.A组仅穿线不结扎。C组于开放冠状动脉再灌注前经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mg/kg,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90min取颈静脉血测定GSH—PX、MDA;再灌注90min后取心肌组织测定Na^+ - K^+ - ATPase、Ca^2+ - Mg^2+ - ATPase。结果血清GSH—PXB组较A、C组降低(P〈0.01)、血清MDAB组较A、C组升高;心肌组织Na^+ - K^+ - ATPase、Ca^2+ - Mg^2+ - ATPase B组较A、C组降低(P〈0.01)。结论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及血清NO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8只。B组、C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90 min,A组仅穿线不结扎。C组于开放冠状动脉再灌注前经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mg/kg,A、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90min取颈静脉血测定NO。再灌注90 min后取心肌组织测定NOS、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结果:心肌组织Ca2 -Mg2 -ATPaseB组较A、C组降低(P<0.01);Na -K -ATPase B组较A、C组降低(P<0.01);血清NO、心肌组织NOS:B组较A、C组降低(P<0.01)。结论: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 大鼠40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ALI 组和EP 组,每组10 只。 ALI 组和EP 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仅翻动盲肠,不做结扎穿孔。EP 组术后 腹腔注射EP 溶液(40 mg/kg,间隔6 h),对照组、假手术组和ALI 组腹腔注射等量乳酸林格液(间隔6 h)。 模型复制24 h 后心脏采血处死大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匀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Toll 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HE 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 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ALI 组、EP 组HMGB1、TLR4 及NF-κB 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 <0.05),且EP 组 低于脓毒症ALI 组(P <0.05);对照组与假手术组HMGB1、TLR4 及NF-κ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LI 组、EP 组肺组织湿干重比高于假手术组(P <0.05),且EP 组低于ALI 组(P <0.05);对照 组与假手术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 间隔无水肿、炎症;ALI 组肺泡结构破坏严重,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明显渗出、出血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EP 组肺泡结构较完整,与ALI 组相比,肺间质渗出、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EP 可能通过 抑制HMGB1/TLR4/NF-κB 信号通路,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程度从而对脓毒症ALI 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大多数镇静药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这与患者围手术期感染、肿瘤转移和复发等有关。 由于ɑ2 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对免疫系统的特殊影响,其用于围手术期、脓毒症及肿瘤等具有独 特的临床优势。该文就近10 年来DEX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对固有免疫、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作 一综述,包括对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 细胞、炎症因子、补体及抗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加速术后康复(ERAS)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男43例,女47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S组,n=30)、乌司他丁组(U组,n=30)、右美托咪定+乌司他丁组(DU组,n=30)。所有患者均按ERAS流程准备。于麻醉诱导前10 min,U组泵注乌司他丁2 kU/kg,后以1 kU/(kg·h)泵注至术毕;DU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乌司他丁2 kU/kg,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h)和乌司他丁1 kU/(kg·h)至术毕;S组则在相同时点持续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手术前1 d(T0)、术后1 d(T1)、术后3 d(T2)、术后7 d(T3)采用意识混乱评估法(CAM)进行评估,并统计每组POD的发生情况;于T0、T1、T2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T0时各组血清学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T1、T2时U组、DU组NSE、S100β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U组比较,T1、T2时DU组NSE、S100β蛋白浓度均降低(P<0.05)。在使用CAM评分的各组中DU组仅1例(3.3%)发生POD,明显低于U组的5例(16.7%)和S组的11例(36.7%)(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可减轻ERAS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POD的发生,可能与降低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利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通过照射疗法治疗36例面神经麻痹病人。结果除2例照射5次后无明显疗效放弃治疗外。其余34例均全部治愈。结论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妊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乳腺癌治疗后妊娠与预后的相关性一直是乳腺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青年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治疗后妊娠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分析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妊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5-01-01-2004-12-31甘肃省5家医院收住的2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妊娠情况与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复发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应用Cox回归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 2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中,治疗后妊娠患者68例,未妊娠患者173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5年DFS分别为60.29%(41/68)和34.68%(60/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5;5年OS分别为72.06% (49/68)和52.60%(91/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复发率分别为11.76%(8/68)和17.91%(31/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率分别为27.94%(19/68)和47.40% (82/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P=0.015)和临床分期(P<0.001)与患者5年DFS相关;肿块大小(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也与5年OS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大小为影响乳腺癌DFS(RR=2.256,P=0.003)和OS(RR=5.432,P<0.001)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妊娠可以提高患者5年DFS和OS,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