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甲型血友病是一种表现为Ⅷ因子缺乏的X连锁的遗传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1]。关节积血是严重血友病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其中膝关节受累约占44%[2]。血友病患者关节内反复出血及出血倾向可导致关节腔内积血发生机化,关节间隙狭窄甚至消失,对软骨的侵蚀可导致患者关节面的破坏,进而可导致膝关节严重的屈曲畸形[3,4]。  相似文献   
32.
<正>最初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是指5岁之前因各种病因导致的脊柱侧凸畸形[1]。根据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的最新定义及文献报道[2、3],10岁之前因各种病因导致的脊柱侧凸畸形均可称为EOS畸形,如婴幼儿特发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等。EOS定义的根据是  相似文献   
33.
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是由于发育、退变、韧带增厚等多种因素造成胸椎管节段性管腔狭小,并压迫胸段脊髓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对于有症状的胸椎管狭窄,原则上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但是,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在国际上也是脊柱外科的难题,术后瘫痪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8%~50%,并且术前很难对手术预后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和评估[1]。MRI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病变节段脊髓的受压程度,是胸椎管狭窄症重要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34.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治疗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段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半椎体所致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岁。3例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均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与矢状面局部后凸Cobb角;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通过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50个月,平均22.8个月。手术时间150~420min,平均278min。术中出血量500~3500ml,平均1787ml。固定融合节段4~11节,平均8.5节。冠状面局部侧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45.5°矫正至术后1周的14.4°;矢状面局部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47.9°矫正至术后1周的21.6°;3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平均JOA评分由术前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分。1例连接器固定患者术后10个月随访时发现细棒断裂,翻修后随访2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对于先天性脊柱上胸段畸形,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该文对现存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概述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普适性、疾病特异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应用现状,分析评估工具的特点及局限性,旨在为临床选择恰当的评估工具提供借鉴,为研发符合国内文化背景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传统双生长棒技术(traditional dual growing rods,TDGR)治疗先天性早发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early onset scoliosis,CEOS)的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TDGR治疗的CEOS患者.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次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