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建立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发育过程中蛋白表达差异谱,分析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认识髁突软骨生理性及病理性生长改建的信号调控机制提供相关信息。方法:收获出生后1、7、14、28 d共4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软骨细胞。提取各组软骨细胞总蛋白,采用i TRAQ标记定量蛋白,2D nano-HPL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获取出生后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发育过程中差异蛋白的表达谱,所得数据用MASCOT软件处理,筛选样本之间有意义的差异蛋白,运用GO法及David软件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共鉴定137种具有可信度表达的蛋白,有44种蛋白参与至少27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ECM-受体相互作用、焦点粘连、actin骨架调节、Ca2+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Gn RH信号通路、肌醇三磷酸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以及核糖体等信号通路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髁突软骨发育中,各信号通路蛋白在时间、空间上差异性表达,共同形成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解剖单束保残重建和ACL解剖双束重建治疗ACL损伤的手术效果。 方法随访2021年1月—2022年4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00名,其中保残单束组100名,解剖双束组100名,进行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估,随访1年。 结果ACL保残单束组和解剖双束组在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解剖双束组在术后恢复对抗性运动的比例较高(P=0.041)。 结论ACL解剖单束保残重建和ACL解剖双束重建在术后恢复日常生活的差异不明显,若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则ACL解剖双束重建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3.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著名骨伤科流派魏氏伤科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创立了"气血为要、筋骨并重,肝肾为重、调摄脾胃,注重手法、调护平衡"的治伤学术思想.形成了集药物内治外治、手法诊治以及导引疗法等的综合疗法.结合临床病案对魏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治疗风寒湿邪型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观察组行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治疗,对照理疗组行低频电子脉冲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治疗,对照药物组予以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并外敷消痛贴膏。治疗4周后评估其疗效,并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及SF-36量表生理健康PH得分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理疗组为87.50%,对照药物组为72.50%,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药物组(P0.0125),但观察组和对照理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H得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程度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治疗风寒湿邪型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背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尚不能认为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的疗效与低频电子脉冲联合TDP有差异,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含量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5.
背景:力学信号如何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机制尚不清楚,细胞骨架结构变化可能在力学信号细胞内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分析静水压作用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架蛋白丝状肌动蛋白微丝的空间结构变化以及阻断ERK1/2信号通路或整合素α2β1后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加压容器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施加40 kPa或80 kPa压强的静水压力刺激,加载时间为1 h或4 h,细胞培养也中分别加入10 mmol/L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或10 mg/L 整合素α2β1抗体以阻断细胞内ERK1/2信号通路或细胞表面整合素α2β1受体.结果与结论:受压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架微丝比不进行干预的细胞纤细,并且散乱分布于胞浆内、无方向性;与受压1 h相比,受压4 h的细胞骨架微丝形态、分布和排列更接近未受压组;U0126比整合素α2β1抗体更明显地阻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静水压刺激下的细胞骨架微丝重组现象.说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静水压刺激下细胞骨架结构发生重组和重排,ERK1/2信号途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系统评价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为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笔者全面检索了近年发表的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最终共获得13篇相关系统评价,其中1篇关于保守治疗,8篇涉及中医治疗,4篇关于化学酶髓核溶解和封闭疗法。其结果显示:保守治疗涉及注射、牵引、理疗、卧床、手法、药物和针灸,但未发现哪种保守治疗方法明确优于包括不治疗的其他保守方法。有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安全性较高。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较单一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电针与常规治疗(卧床休息、腰围保护、骨盆牵引、手法或理疗)和口服药物相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整体功能;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较单纯牵引有效。胶原酶髓核溶解经皮治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其短期疗效不错。硬膜外类固醇经皮注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化学酶髓核溶解和封闭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有一定疗效。但因为当前证据质量不高,甚至出现结论冲突,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7.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评估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时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于清醒状态及X线透视机监视下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X线片和MRI/CT检查及ASIA神经功能评级。持续闭合牵引复位时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损伤至开始牵引复位的间隔平均为31 h(6~52 h)。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并择期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患者于复位成功后再次行MR I扫描。[结果]治疗前MRI显示分别有8例和5例患者存在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损坏;ASIA神经功能评级分别为:C级7例,D级5例,E级4例。16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且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复位成功后再次MRI扫描显示:6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中有2例接近自动回纳,4例仍维持原样;3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损坏中有2例维持原样,另1例转变为椎间盘突出。平均牵引重量为19 kg(10~32kg),平均牵引时间为53 min(30~135 min)。[结论]当患者处于清醒及检体合作的状态下通过动态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择期根据全身及局部状况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老年性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共治疗拇外翻足21例,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66.13±6.8)岁。术前拇外翻角度平均47.0±5.4度,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平均16.3±4.7度,术前按美国足踝外科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评分标准评定,平均26.4±4.5分。全部病人均采用跖趾关节内侧切口,修整关节面后用二枚直径3.0mm空心钉固定。结果术后拇外翻角度平均16±6.5度,较术前平均减小29.3±3.5度(P〈0.01);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平均9.5±4.7度,较术前平均减小7.4±2.5度(P〈0.01)。术后按美国足踝外科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标准评定,平均87.9±5.1分,平均提高65.1±4.7分(P〈0.01)。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可有效地治疗年龄大、畸形严重、骨质疏松以及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的拇外翻。  相似文献   
29.
30.
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骼是仅次于肺和肝的转移高发部位,骨转移则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之一.骨转移性肿瘤属继发性病变,是由原发于非骨骼器官的癌或肉瘤等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