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0篇
  免费   3105篇
  国内免费   1253篇
耳鼻咽喉   372篇
儿科学   469篇
妇产科学   485篇
基础医学   2513篇
口腔科学   335篇
临床医学   3504篇
内科学   3767篇
皮肤病学   292篇
神经病学   1271篇
特种医学   10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4132篇
综合类   6316篇
现状与发展   120篇
预防医学   2756篇
眼科学   522篇
药学   2415篇
  17篇
中国医学   715篇
肿瘤学   216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724篇
  2022年   931篇
  2021年   1397篇
  2020年   1488篇
  2019年   680篇
  2018年   794篇
  2017年   733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974篇
  2014年   1573篇
  2013年   1529篇
  2012年   2150篇
  2011年   2245篇
  2010年   1385篇
  2009年   1546篇
  2008年   1537篇
  2007年   2879篇
  2006年   2505篇
  2005年   1984篇
  2004年   1858篇
  2003年   1364篇
  2002年   1015篇
  2001年   67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The myxozoan parasite Ceratomyxa shasta is a virulent pathogen of salmonid fish in the Klamath River, Oregon/California, USA. We previously defined four principal genotypes of the parasite (O, I, II, III) based on a trinucleotide repeat (ATC)0–3 i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1 sequences. Genotypes occur in sympatry and show marked host preference: I in Chinook salmon (Oncorhynchus tschawytscha) and II in non-native rainbow trout (O. mykis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equenced the parasite from river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in May, June and September at three localities below, above and between the Klamath's five dams. We also sampled adult and juvenile coho salmon (O. kisutch), steelhead trout (O. mykiss, anadromous form) and native redband rainbow trout (O. mykiss, freshwater form) and additional Chinook salmon and non-native rainbow trout. We found that the C. shasta population was highly structured spatially, temporally and with respect to fish host species. Genotype O was present in water throughout the basin but detected almost exclusively in steelhead and native rainbow trout. Genotype I was in water only below the dams and detected only in Chinook salmon. Genotype II was detected in coho salmon below the dams, and in non-native rainbow trout exposed both above and below the dams. The same genotypes were detected in adult and juvenile fish of the same species. These findings hav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effective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programs for this economically and ecologically important fish parasite.  相似文献   
72.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表现及其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23例肝癌患者的DSA资料,对存在解剖变异的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走行、分布及对TACE的影响,统计每组变异肝动脉的发生率。结果223例中,32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占14.34%,共40支变异肝动脉,其中变异肝总动脉2支(5%,2/40),变异肝固有动脉1支(2.5%,I/40),变异肝右动脉24支(60%,24/40),变异肝左动脉13支(32.5,13/40),有30支变异肝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24支行TACE治疗,6支行肝动脉化疗(TAI)。结论正确认识肝动脉的解剖变异特征对提高TACE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支气管动脉(BA)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的肺癌病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情况及走行特点;其中2例右侧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4.
目的: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in1和周期素D1基因的表达,探讨Pin1在胰腺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胰腺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肿瘤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Q RT-PCR)检测胰腺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旁组织中Pin1和周期素D1 mRNA 的表达,运用Fisher精确概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例胰腺囊腺瘤中周期素D1和Pin1的表达与肿瘤旁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20例胰腺癌中周期素D1和Pin1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旁组织[(2.78±1.02)vs.(4.36±1.27)和(5.48±1.69) vs. (9.97±1.86),P<0.05)]。Pin1和周期素D1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组间差异均为P>0.05),但Pin1与周期素D1的表达有关(P<0.01)。 结论:胰腺癌中Pin1的过表达可促进周期素D1表达,由此诱导了肿瘤的发生;Pin1可能在胰腺癌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儿童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蛋白.3(Tim-3)启动子区1541位C〉T和574位G〉T单核苷酸变异及其与变应性哮喘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引物特异PCR-核酸序列测定技术检测湖北143例哮喘患儿和72名健康儿童Tim-3启动子区1541位C〉T和574位G〉T单核苷酸变异,讣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湖北地区健康儿童Tim-3启动子区1541位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61、0.039和0,而哮喘患儿频率分别为0.935、0.065、0,其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825,P=0.5362);湖北健康儿童中Tim-3启动子区574位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92、0.008和0,而哮喘患儿频率分别为0.941、0.059、0,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4,P=0.042)。结论 湖北汉族儿童Tim-3启动子区存在多态性变异,其中574位G〉T多态性可能与湖北汉族儿童变应性哮喘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6.
李翔  唐慧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37-37,39
目的:由于办公需要,将以前走电信出口的图书馆、医疗二系及研究生处的用户改道为走科研教育网出口,和华中科技大学校总部相连,并在不改变原来管理模式下同时管理两出口的用户信息。方法:通过配置流分类,规定重定向行为以及配置策略路由进行实现。结果:将认证流和数据流分开,成功实现了医院内部两出口的需求。结论:利用原有设备的流分类和重定向功能.既可解决两出口的内部需求,也能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为医院节省了开支。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的表达蛋白。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8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分离,并用质谱仪对两组间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肽指纹谱和串联质谱鉴定。利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差异蛋白在胰腺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2-DE显示,肿瘤组织中有28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17个表达下调。上述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得到30个蛋白质,包括酶类、抗氧化蛋白、信号转导蛋白、钙结合蛋白、结构蛋白及分子伴侣等。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annexin II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2-DE结果一致。结论:以2-DE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本实验所得的annexin II等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成为潜在的诊断胰腺癌的分子标志或控制肿瘤生长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8.
胰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其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改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特点,以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46例人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的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中p16蛋白表达率为41.3%(19/46),而癌旁组织表达率为95.7%(44/46),两者有差异显著性(P<0.01)。p16蛋白阳性的19例胰腺癌标本中均未检出基因甲基化;p16蛋白缺失的27例标本中有18例检出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9.1%。p16基因甲基化与蛋白缺失有明显关系(P<0.05)。p16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与胰腺癌的大小,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可影响p16蛋白的表达,它们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16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可能成为胰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9.
食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0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病例,收集并总结了其中9例食管再狭窄的介入治疗。结果 9例介入治疗中,3例再次支架置入,1例校正支架位置,3例球囊扩张,2例清除支架腔内食物,均保持食管再通。结论 对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术后再出现狭窄,仍可再次行食管球囊扩张治疗和食管支架再置入术,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0.
抗神经元抗体对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的检测与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法对12例确诊为副肿瘤综合症(PNS)的患者血清及32例非PNS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12例确诊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一项或多项抗体阳性;PNS患者血清中抗-Hu、抗-Yo、抗-Ri抗体的阳性率高于非PNS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抗-Hu,抗-Yo,抗-Ri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 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可作为PNS早期诊断及确诊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