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老年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顺利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55例,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RI)、结直肠镜检查,评价患者临床疗效。依据检查结果分为病理消退明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n=21)和病理消退不明显[病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n=34),统计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放化疗前N分期、放化疗前T分期、肿瘤距肛门距离、放化疗前CA199、CEA水平、放化疗至手术间隔时间、肿瘤侵犯肠壁周径、肿瘤分化程度等,分析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55例患者经新辅助放化疗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后有21例明显病理消退,占38.18%;34例病理消退不明显,占61.82%。病理消退不明显组放化疗前N分期为cN+、放化疗前T分期为cT4、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6 w、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比率明显高于病理消退明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消退不明显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距肛门距离、CA199、CEA、肿瘤侵犯肠壁周径与病理消退明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前N分期为cN+、放化疗前T分期为cT4、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6 w、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是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可获取良好治疗效果,放化疗前临床N分期、T分期、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及肿瘤分化程度可作为预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2.
鞠芳  杨晓慧  陈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89-490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多野照射、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早期、长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 106例胃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多野照射组、3DCRT组和IMRT组,放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钡餐造影改善情况、血常规、肝功能、胰淀粉酶,以及三年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三种放疗方法对胃癌术后的疗效均可排序为IMRT组>3DCRT组>多野照射组,对周围组织脏器的影响程度IMRT组<3DCRT组<多野照射组,且除钡餐结果外,其余指标3DCRT组、IMRT组与多野照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DCRT和IMRT较普通多野照射能更好提高胃癌疗效,且IMRT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放疗致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疗科接受胸部适行放疗的肺癌患者104例,分为发生RP组和未发生R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RP的影响因素。结果 104例患者共29例发生RP,RP发生率为27.9%。患者放疗后TNF-α、IL-6水平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RP组患者放疗前TNF-α水平高于未发生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前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RP组患者放疗后IL-6水平低于未发生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后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肺功能正常患者与放疗前肺功能异常患者的R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疗总剂量与放疗前TNF-α水平是RP的危险因素(OR=3.779、1.912,P=0.002、0.046)。结论 肺癌放疗患者的放疗总剂量≥60Gy与放疗前TNF-α水平是发生RP的危险因素,患者接受放疗时应测量患者放疗前TNF-α水平和控制放疗总剂量,以降低R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腺癌(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2010年至2015年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19 095例,统计患者2、3、5 a总生存率,并进行HCC、ICC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组和ICC组2 a总生存率分别为44.5%和32.2%(P<0.001),3 a总生存率分别为35.6%和21.7%(P<0.001),5 a总生存率分别为34.6%和20.4%(P<0.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11个月。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CC组中性别(HR:1.074,95%CI:1.004~1.149,P=0.037)、年龄(HR:0.932,95%CI:0.879~0.988,P=0.019)、人种(HR:1.075,95%CI:1.012~1.142,P=0.018)、分化程度(HR:0.656,95%CI:0.608~0.707,P<0.001)、T分期(HR:0.787,95%CI:0.707~0.876,P<0.001)、N分期(HR:0.86...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血清环状RNA circ_2979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7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RDS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80名设为健康组。qRT-PCR检测circ_2979的相对表达,并分析其与ARDS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circ_2979与PaO2/FiO2和PaCO2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irc_2979对ARDS的诊断价值;随访时间为28 d,统计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结局。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circ_297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87例ARDS患者,轻度24例,中度43例,重度20例;死亡16例,存活51例。ARDS组中circ_2979相对表达为4.19±0.87,明显高于健康组(1.03±0.06);重度患者circ_2979相对表达为5.04±1.05,明显高于中度患者(3.37...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脑瘤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间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脑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3D-CRT,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和MMP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脑胶质瘤患者总有效率为85.0%,其他脑瘤患者总有效率为78.6%,全组患者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35.7%和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肿瘤标志物和MMP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CRT对脑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和MMP相关指标的表达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紫杉醇过敏反应病人护理体会(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收治的1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第一周期化疗,使用紫杉醇后出现即刻过敏反应,经及时对症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临床资料2005年4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头颈部肿瘤实施放疗发生放射性皮炎患者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34~71岁,平均53岁。均经组织病理确诊,鳞癌58例,腺样囊性癌7例,未分化癌2例。其中鼻咽癌30例,喉癌18例,下咽癌8例,上颌窦癌5例,舌癌3例,舌根癌2例,扁桃体癌1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胸科病人全身麻醉诱导时血液动力学变化,探讨更佳的麻醉诱导方案。方法 36例择期肺癌根治术病人,年龄65~76岁;男19例,女17例,ASA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对照组(F),每组18例。全麻诱导依次使用依托咪酯0.2 mg/kg,舒芬太尼0.4μg/kg(S组)或芬太尼3μg/kg(F组),维库溴铵0.1 mg/kg,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由专人配制,且与麻醉实施者非同一人。连接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2 min(T3)、10 min(T4)监测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左心做功指数(LCWI)、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外周血管阻力(SVR)。结果 (1)LCWI及CVP两组间及各组内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2)HR:2组诱导(T1)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P均〈0.05),但插管后(T2~T4)S组即恢复至正常,且T2、T3低于F组(P均〈0.05);(3)MAP:2组诱导(T1)后均有下降(P均〈0.05),组间T1~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CO:2组诱导(T1)及插管后(T2、T3)均有变化(P均〈0.05),但S组T1~T4高于F组(P均〈0.05);(5)SV:2组插管(T2、T3)后均下降(P均〈0.05),且S组T1~T4高于F组(P均〈0.05);(6)SVR:2组诱导(T1)后均明显下降(P均〈0.01),插管后T1~T4有所回升,但仍低于诱导前(P〈0.05或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适合老年胸科病人全身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标准摄取值(SUV)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80例确诊为NSCLC的病人治疗前行 18F-FDG PET-CT检查,测得SUV最大值(SUVmax),分析 SUVmax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及细胞分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肿瘤直径>3 cm 组和≤3 cm组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P<0.05),不同临床分期(Ⅰ期与Ⅲa期、Ⅲb~Ⅳ期)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5,P<0.01).SUVmax与原发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58,P<0.01;r=0.286,P<0.05).结论 18F-FDG PET-CT的SUV值随着肿瘤大小和病期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而与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学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