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TECs)表达B7-DC及其对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肾穿刺标本B7-DC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人及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7-DC的表达变化;使用TECs/CD4 T共培养分析TECs表达的B7-DC对CD4 T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小管间质性.肾炎等肾活检组织中发现B7-DC显著表达于肾小管.IFN-γ、TNF-a等炎症因子可诱导体外.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137-DC.共培养试验发现阻断B7-DC信号可增强CD4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及IL-2并促进CD4 T细胞表达CD69.结论 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B7-DC并可显著下调CD4 T细胞活化,在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学发生及p53、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技术对3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学成分及p53、PCNA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存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移行上皮、鳞状上皮成分以及CK5&;8染色阳性的瘤细胞;p53蛋白阳性表达、PCNA指数与不典型增生及癌变显著相关,与复发无关;p53与PCNA反应强度平行。结论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由鼻粘膜基底层细胞增殖而来的;p53阳性表达及PCNA指数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TopoⅡ在40例骨肉瘤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0例骨肉瘤中GST-π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52.5%(21/40),其中术前化疗组TopoⅡ阳性表达率为38.5%(5/13),显著低于术前无化疗组77.8%(21/27)(P<0.05),GST-π的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GST-π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和TopoⅡ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皮下移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同种异体皮下移植后的存活与分布情况,为拓展MSCs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细胞,与明胶海绵复合后植入兔异体或自体背部皮下,观察术后3d、1,3,5周标记细胞存活、分布和免疫反应等。结果异体和自体MSCs植入皮下后均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部分进入宿主组织内。随时间延长,术后植入区域的标记细胞和炎性细胞逐渐减少,3周时异体和自体标记细胞在局部的分布出现差异(P<0.05),但是5周时仍可以在异体组和自体组观察到较多的细胞表达EGFP和含有BrdU。结论兔骨髓MSCs在异体皮下组织中至少可以存活5周,并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从而提示异体MSCs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烧伤后心肌细胞肌球蛋白异构体转换及维拉帕米对其影响。方法  11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单烧组 ( 3 0 %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 ) ;维拉帕米组 (维拉帕米溶液 4mg·kg- 1 ) ;补液组 (乳酸林格氏液 4ml·kg- 1 ·1%烧伤面积 - 1 )和对照组。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观察肌球蛋白异构体的改变。结果 烧伤后 12h(维拉帕米组 2 4h)开始肌球蛋白由V1向V3转换 ,与对照组比较 ,3个实验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维拉帕米组 ( 2 4、72h)与单烧组和补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单烧组和补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烧伤引起心肌收缩蛋白 肌球蛋白异构体V1向V3转换 ,维拉帕米部分阻止肌球蛋白异构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陈玮  赵涌  卞修武 《现代肿瘤医学》2016,(12):1862-1865
目的:研究诺帝(Nordy)对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H8细胞)HPV16E6基因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诺帝作用前后H8细胞E6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MCM5表达,RT-PCR检测诺帝作用前后HPV16E6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显示,E6和p53蛋白在对照组细胞内呈阳性表达,阳性物分别位于胞浆和胞核,经100μmol/L诺帝处理72h后,H8细胞E6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显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MCM5蛋白在对照组细胞内呈强表达,呈棕黄色分布于胞核内,经100μmol/L诺帝处理96h后,MCM5的表达明显下降.用浓度10μmol/L诺帝处理H8细胞72小时后,H8细胞的HPV16E6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而较高浓度的诺帝(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处理H8细胞72小时后,H8细胞的HPV16E6 mRNA表达量相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帝具有一定抑制HPV16病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HPV16E6基因的mRNA表达,进而影响E6基因的转录,导致病毒E6蛋白和p53蛋白表达降低,降低永生化细胞MCM5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8.
读片窗     
患者 男,34岁.无明显诱因在夜间睡眠时出现四肢抽搐,伴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持续约10 min后自行缓解.4 h后再次发作,持续2 min后自行缓解.10天后上述症状复发,持续20 s后自行缓解.遂来院就诊.体检、脑电图(EEG)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AN)的表达,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的表达。结果: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CNA标记指数随病理分级增高和肿瘤体积增大,Ⅰ、Ⅱ、Ⅲ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CNA标记指数高表达者死亡明显高于低表达表(P〈0.01)。结论:PCNA是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P16基因是否与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HCC)的发生有关。方法 采用多重PCR分析法、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法及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法对25例原发性细胞性肝癌(PHCC)标本及其相应的非肿瘤肝细胞标本中P16基因的缺失、点突变及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5例(包括前述已作基因检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