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板蓝根中的抗病毒活性成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寻找板蓝根中的主要抗病毒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和结晶法对成分进行分离,鸡胚法为抗病毒活性检验法。结果: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2,4(1H,3H)喹唑二酮(Ⅰ)、表告依春(Ⅱ)、靛玉红(Ⅲ),其中Ⅱ显示出较强抗病毒活性?结论:表告依春为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2.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体内外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102)在体内和体外的生物活性。方法运用3T3BALB/c细胞和大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对K102在体内体外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体外生物活性检测:K102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bFGF对K102有一定拮抗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体内生物活性检测:治疗给药组血清ALT,AST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较CCl4模型组明显改善。病理组织学检查见K102大、小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比较轻,汇管区纤维组织仅有轻微增生。结论K102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细胞增生、合成代谢,以及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减少纤维组织增生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调查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掌握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现状,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对2013年-2017年期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 2496名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2017年期间,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未观察到规律性变化,而微核率有呈逐年降低趋势(χ2=28.000,P < 0.05)。不同工种间比较,影像诊断组和X射线工业应用组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差异较大,其中白细胞平均值以探伤组最高,影像组次之,放疗组最低;血红蛋白平均值以工业辐照组最高,牙科组最低;血小板平均值以工业测井组最高,工业探伤最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分别以工业探伤组和工业辐照组最高,且都以牙科组最低。随工龄的延长,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平均值略有升高趋势,血小板均值略有下降趋势。微核率除岗前组相对较低外,在岗工作人员微核率随工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工龄水平,染色体畸变率未有统计学意义(χ2=0.209,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机体受到一定的辐射损伤,其中放疗、介入和工业应用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放射防护宣传和监督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2 5例AD患者和对照组30例健康老人的的血清ApoE、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AD组ApoE为(39±5 )mg/L、TG为(1.35±0 .31)mmol/L、TC为(4.4±0 .5 )mmol/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8)mg/L、(1.5 5±0 .2 2 )mmol/L、(4.8±0 .6 )mmo1/L],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AD患者体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95.
干细胞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脂肪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在于种子细胞,深入认识脂肪组织工程的现状,分析和展望干细胞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01,2006—06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lem cells,adipose tissueenginee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干细胞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9相关文献,98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1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98篇文献中,分别涉及脂肪组织中的细胞组成、脂肪组织工程的现状、干细胞的来源以及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等内容。资料综合:软组织挫伤、肿瘤及先天畸形等都可能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的缺失从而导致软组织缺损,种子细胞的选择、支架材料、细胞生存环境、将细胞重新植入损伤部位的方法是重建缺损软组织的重要环节。迄今为止,依然没有一种理想的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填充材料,而利用自体脂肪组织移植来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尚不成熟。脂肪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就是种子细胞,干细胞因其自我复制、自我更新、多能分化的特点成为目前较理想的种子细胞。结论:前脂细胞和脂细胞移植是软组织重建的可行方法,而干细胞诱导生成脂肪组织应用于软组织重建虽然面临伦理和科技上的障碍,但由于它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有望成为推动脂肪组织工程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制鼠抗人BTLA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以高表达人BTLA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BTLA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并以基因转染细胞293T/BTLA和293T/mock作为抗原,筛选阳性杂交瘤克隆,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反复鉴定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获得分泌特异性鼠抗人BTLA分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细胞核染色体计数、竞争结合抑制试验和T增殖抑制试验等对单抗进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一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BTL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8H9,该单抗可特异性识别基因转染细胞以及静止与活化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BTLA分子,单抗8H9和BTLA交联后能显著抑制鼠抗人CD3单抗对T细胞激发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获取间充质干细胞(mesem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来源及方法。MSCs在成人骨髓内含量极低.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MSCs同时少量出现于外周血以及脐带血、胎儿组织器官内,然而,胎儿组织样本难以获取,脐带血中含量太低。这样,如何获得合适的MSCs来源以建立稳定的培养体系.同时避免伦理道德问题的约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方法 消化胎盘实体组织,贴壁培养细胞,观测形态并检测其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以及分化潜能。结果 胎盘组织中分离出的贴壁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相似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的能力。结论 胎盘组织中含有的多分化潜能细胞(placenta.derived muhipotent cells,PDMCs)与骨髓MSCs形态功能相似.胎盘可以作为获取MSCs的一种有效来源。  相似文献   
98.
目的进一步研究不同亚型不同品牌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方法采用微量细胞病变(CPE)抑制法进行抗病毒试验. 结果不同品牌IFNα2a或IFNα2b500、50、5 IU/ml在Vero 细胞上分别可抗1000、100、10 TCID50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500、5 0、5 IU/ml IFNα1b或IFNα1b突变体,在Vero细胞上分别也可抗8、4、2 TCI D50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结论进口和国产不同品牌的IFNα2a或IFNα2b对上述2种病毒具有同等抗病毒作用 .IFNα1b突变体抗病毒效果和IFNα1b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疟疾流行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 1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方法 用套式PCR扩增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MSP - 1第五多态区 (ICB5 -ICB6 )基因片段 ,部分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和比对。结果  82份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扩增出 4 70bp片段 5 0份 ,4 0 0bp片段 39份 ,其中 7份为两种片段的混合型。海南分离株混合型为 2 0 %(6 / 30 ) ,平均克隆数为 1 2 0 (36 / 30 ) ,安徽分离株混合型仅为 2 3% ,平均克隆数 1 0 2。对 33份样本进行序列测定 ,Sal- 1型17份 ,Belem型 2份 ,12份重组型 (Ⅲ型 )和朝鲜型 2份为我国新发现基因型。结论 我国间日疟原虫PvMSP - 1存在 4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型 ,以Sal- 1型和重组型 (Ⅲ型 )占优势 ,南部疟区基因型比北部复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小剂量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全身应用小剂量重组干扰素(IFNα2b)、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60例。应用APAAP法和免疫单向扩散法(RID)分析了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巳细胞、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活性。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外周血中CD4+的T淋巴细胞和CD23+的B淋巴细胞显著的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CD4+/CD8+比值也明显增高(P<0.01)。免疫球蛋白(IgM)活性亦显著的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KP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01)。治疗后细胞因子加化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8.5分(P<0.001);CR 26例(65.0%);PR 11例(27.5%),总有效率82.5%。单纯细胞因子治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3分(P<0.001);PR 13例(65.0%),总有效率65.0%。结论:本方案可以显著的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可能提高肿瘤的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