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干细胞标志(CD13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D133及MMP-9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109例乳腺癌组织中MMP-9、CD13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是40.4%(44/109)、46.8%(51/109),随肿瘤直径增大以及肿瘤分期的增加,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腺癌组织中CD133+肿瘤干细胞数量则随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0.05)。②109例乳腺癌组织中,CD133+肿瘤干细胞MMP-9的阳性表达随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低分化乳腺癌组织中,MMP-9蛋白与CD133+肿瘤干细胞存在密切关系,CD133+肿瘤干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恶性演进,或可成为预后预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疼痛和瘙痒是两种主观体验不同的躯体感觉,两者存在密切联系,又有其独特的机制。尤其是在慢性疾病的条件下,疼痛和瘙痒共享一些病理机制。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互作网络在慢性疼痛和瘙痒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位于神经免疫界面的Toll样受体(TLRs)作为一类研究较为深入的模式识别受体,负责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危险相关分子模式,启动针对感染或组织损伤的天然或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外周组织感染或损伤后,表达在免疫细胞或者中枢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中的多种TLRs被激活,进而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间接的调节疼痛和瘙痒信号的产生和处理,并参与外周和中枢敏感化的形成。TLR家族成员还表达于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的初级感觉神经元中,这些TLRs被激活后导致特定离子通道开放,诱导内向电流并启动动作电位的发放,进而直接激活感觉神经元或者增强其对致痛或致痒物质的敏感性。在慢性疼痛或瘙痒的病理条件下,TLRs的内源性配体可以被合成和释放,进而激活不同的TLR,最终促进慢性疼痛或瘙痒的外周或中枢敏化。总之,靶向TLR家族成员进行干预,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镇痛或止痒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3.
背景:目前对于辐射剂量超过8 Gy 的急性放射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造血因子、重建造血,在放射损伤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在8.5 Gy X 射线照射所致急性骨髓型放射损伤救治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取胎儿四肢长骨的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分析其麦面抗原,细胞周期,成骨和成脂分化潜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 Annexin A2表达。BALB/C 小鼠受8.5 Gy 一次性全身均匀 X 射线照射后随机分成骨髓源干细胞组和对照组,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在 X 射线照射2 h 内经尾静脉输注含3×106 CFDA-SE 标记的人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的细胞悬液0.3 mL,对照组小鼠在 X 射线照射2 h 内输注0.3 mL 生理盐水。观察骨髓源干细胞的分布情况、小鼠的存活率、白细胞变化、骨髓病理变化及骨髓中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X 射线照射后移植的非黏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损伤部位归巢;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慢且恢复迅速,X 射线照射后14 d左右达最低,30 d 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X 射线照射后21 d,骨髓源干细胞组骨髓增生活跃,骨髓腔内新生造血灶显著多于对照,血管密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人胎儿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并加快受损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4.
协同刺激信号分子(ICOS)及其配体ICOSL在免疫应答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ICOS结合ICOSL,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有密切联系.靶向干预ICOS/ICOSL信号分子将可能为预防和治疗相关临床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坐骨神经远端Wallerian溃变(Wallerian degeneration, WD)过程中,Fas配体(Fas ligand, FasL)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干扰FasL的表达分析FasL在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 SCs)中的功能,探讨FasL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损伤坐骨神经WD模型,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FasL在大鼠坐骨神经WD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培养和纯化的SCs,siRNA干扰FasL的表达分析FasL在SCs中的功能。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在WD过程中,FasL的表达量显著升高,FasL siRNA干扰后SCs的增殖和迁移均增加,且引起SCs其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FasL的表达发生变化并影响SCs的生物学功能,提示FasL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07.
离体培养的成年小鼠嗅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离体培养法观察bFGF对成年小鼠嗅上皮中的具有多种潜能的未分化细胞的作用。实验显示bFGF能导致这些细胞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形成能自我更新的未分化细胞群;离开未分化细胞群的一些细胞则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免疫组化反应显示这些未分化细胞表达nestin-存在神经上皮干细胞的一种中丝蛋白(一种神经元标记物),由此证明,具有多种潜能并有干细胞特征的未分化细胞存在于成年小鼠嗅上皮中,用免疫印迹技术,硫酸锌原位创伤能使嗅上皮中神经元特有微管蛋白(neuron-specific tubulin,NST)和神经元特异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表达增加,硫酸锌创伤又是离体培养嗅上皮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许多因素导致了成年小鼠嗅上皮中干细胞离体培养时增殖和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10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全身多系统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男性、中年和气道狭窄等.新近的研究多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和炎症因子与OSAS的关系以及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方面.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采用Brdu免疫组化标记技术观察经静脉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进入损伤脊髓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3在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干细胞实验室完成。①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20只/组。脐血标本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自脐带抽取新鲜脐带血50~60mL,分离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9L-1待用。在细胞移植前48h,体外进行Brdu标记。③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大鼠采用重物压迫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麻醉后取俯卧位,于T11节段处行背后方正中切口,剥离椎旁肌,咬除T11棘突及椎板,显露4mm×5mm硬脊膜,将55g重砝码放置于硬脊膜表面1min,然后逐层缝合伤口。假手术组仅显露硬脊膜,然后缝合伤口。④造模后5d,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自后肢大隐静脉缓缓注入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0.2mL~0.3mL(1×106个)。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⑤分别于细胞移植后1d、1,2,3周,采用BassoBeatlieBresnahan(BBB)评分法和斜板试验法测定各组神经功能情况。于细胞移植后1,3周制作冰冻切片,检测各组脊髓组织内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①神经功能检测结果:脊髓损伤细胞移植后3周内,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均有所恢复,但干细胞移植组恢复较快,于术后1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即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10.71±6.24),(5.13±3.36)分,t=2.39,P<0.05;(51.67±5.22),(46.63±3.72)度,t=3.39,P<0.01],并维持至术后3周[(17.29±4.03),(11.25±5.01)分,t=3.89,P<0.01;(65.77±8.06),(57.05±4.61)度,t=4.07,P<0.01]。②脊髓组织中人脐血干细胞的鉴定: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脊髓组织中未见Brdu阳性表达区。干细胞移植组于移植后1周脊髓损伤区可见大量棕褐色Brdu阳性表达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并持续至移植后3周,而非损伤区则始终无阳性表达。结论:Brdu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标记作用,经静脉移植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进入脊髓损伤区,并可以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