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观察茶多酚(TP)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RT-PCR法进行HUVEC的观察及鉴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TP对HUVEC增殖、细胞周期、增殖指数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人CD3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TP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新生血管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黄璐  李新平  霍黉琦 《医学综述》2006,12(6):321-323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dsRNA经Dicer酶降解成21-23nt的siRNA,并以其为模板,特定位点、特定间隔地降解与之序列相应的mRNA。随着RNAi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目前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凋亡研究中,在阐明启动与调控凋亡机制的同时也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8在兔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兔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趋化诱导中性粒细胞(PMNL)的作用。方法 分非抗IL-8抗体组和抗IL-8抗体组,采用免疫组化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抗IL-8抗体使用前后再灌注脊髓组织中IL-8的表达及PMNL浸润情况。结果 再灌注12h,脊髓组织中IL-8呈强阳性表达并可见大量PMNL浸润,使用抗IL-8抗体后,组织中IL-8被清除,PMNL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中,IL-8可强烈地趋化诱导PMNI。在组织中的浸润,其在炎症反应引起的继发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rhsCD40L)及CD40L基因转染细胞(CD40L-TC)对恶性B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hsCD40L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rhsCD40L和CD40L-TC,分别与恶性B淋巴细胞株XG2,XG7,U266,8226,Raji及Daudi共同作用,分析了CD40激发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锥虫蓝计数法),细胞周期(碘化丙锭掺入法),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法)以及细胞凋亡(Anexin-V-ETTC法)的效应。结果 (1)恶性B淋巴细胞株CD40表达呈异质性,XG2高表达CD40,8266,Raji和Daudi中度表达,而XG7和U266不表达CD40。显微镜下观察发现,rhsCD40L(5μg/ml)可引起XG2或Daudi细胞的同型聚集,该效应在作用6-8h后即可出现;与CD40L-TC细胞共育后(肿瘤细胞;CD40L-TC=5:1),XG2,Raji和Daudi细胞可粘附于CD40L-TC表面;(2)rhsCD40L和CD40L-TC均可显著抑制XG2,Raji和Daudi细胞的体外增殖,导致XG2细胞呈现G1期阻滞,而Raji和Daudi细胞阻滞于G2期,并诱导XG2,Raji,Daudi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XG2细胞23.3%和18.8%,Raji细胞阻滞于G2期,并诱导XG2,Raji,Daudi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XG2细胞23.3%和18.8%,Raji细胞11.6%和8.9%,Daudi14.2%和15.9%;(3)表型分析显示;rhsCD40L/CD40L-TC可明显上调XG2,Raji和Daudi细胞CD95的表达水平以及Raji细胞CD80的表达,而下调Raji细胞CD18的表达。结论 rhsCD40L能直接并显著地抑制恶性B淋巴瘤细胞株Raji,Daudi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2的体外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Raji细胞免疫共刺激株Raji,Daudi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2的体外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Raji细胞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具有膜型CD40L的同样生物学功能,故rhsCD40L具有潜在的抗恶性B淋巴细胞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消风活血冲剂对豚鼠哮喘模型变应性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豚鼠哮喘模型研究消风活血冲剂抗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方法 以卵蛋白致敏豚鼠为动物模型,灌胃给予高、低剂量消风活血冲剂,观察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L-3、GM-CSF、IL-5、SIL-2R.结果 消风活血冲剂不同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BALF中的EOS和炎性细胞总数,降低IL-3、GM-CSF、IL-5、SIL-2R水平.结论 消风活血冲剂可抑制哮喘动物气道中EOS浸润、活化而具有一定的抗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IL-3、GM-CSF、IL-5、SIL-2R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转化生长因子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的浓度,探讨其与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盆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正常盆腔(15例),盆腔粘连(10例),内膜异位症(30例)腹腔液中TGF-β1的含量。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TGF-β1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盆腔组和盆腔粘连组(P<0.01),盆腔粘连组高于正常盆腔组(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TGF-β1的升高与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及盆腔粘连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7单抗阻断B7/CD28通路在体外异种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豚鼠,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豚鼠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作为刺激细胞,大鼠细胞作为反应细胞,通过畀种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Xeno-MLC),^3H—TdR掺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对照组,反应组,B7单抗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cpm),以及IFN-γ,IL-4和CD3^ ,CD3^ CD25^ ,CD4^ ,CD8^ ,CD4^ /CD8^ 的动态变化。结果 B7单抗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cpm),以及IFN-γ,IL-4和CD3^ ,CD3^ CD25^ ,CD4^ ,CD8^ 的变化均显著低于反应组,但其对CD4^ /CD8^ 比值无影响。结论 B7单抗可以部分抑制异种细胞问免疫反应,但仍存在其他机制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观察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对单纯疱疾病毒Ⅰ、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Ⅰ、Ⅱ,HSV-Ⅰ、Ⅱ)、腺病毒3型(adenovirus type 3,Ad3)、滤疱性口腔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 virus,VSV)等4种病毒的敏感性。结果 病毒接种于兔角膜基质细胞48h,HSV-Ⅰ和HSV-Ⅱ效价(TCID_(50))分别为64×10~(-3)、128×10~3,VSV效价(TCID_(50))为10~(-2),Ad3不引起细胞病变。结论 兔角膜基质细胞对HSV-1、HSV-2均敏感,对VSV、Ad3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ICOS转基因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的免疫应答及其免疫病理反应。 方法 收集ICOS转基因小鼠及对照组野生型小鼠分别感染3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后4~8周的血清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抗体IgG、IgG1、IgG2a的水平和培养上清中的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取小鼠感染后6、8周肝脏,常规石蜡连续切片,HE染色,在光镜观察单个虫卵肉芽肿病变。 结果 转基因小鼠IFN-γ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而6、8周时转基因小鼠的IL?鄄4水平呈显著上调表达,分别为(20.8±1.6)pg/ml和(25.3±3.4)pg/ml(P<0.01)。转基因小鼠血清IgG、IgG1表达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在转基因小鼠,反映Th1/Th2免疫平衡的Th2分化指数和IgG1/IgG2a比值也明显呈Th2优势应答,分别为2.20±0.68和5.59±0.31。感染6、8周转基因小鼠肝虫卵肉芽肿反应比对照组更为显著。转基因小鼠肝虫卵肉芽肿体积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的肉芽肿,增大率分别为24.48%和26.37%(P<0.01)。 结论 ICOS转基因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表现出Th2优势应答的免疫学特征,表明ICOS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