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血敏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以Inertsil-ODS-3(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磷酸溶液(33∶67),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2~1.2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7,阿魏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RSD为1.37%(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其他组分对测定无干扰,可作为参血敏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螺内酯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增敏的极谱催化波法。结果:在包含1 0 0mmol/LKIO3和8 0×1 0 - 8mol/LCTMAB的B -R缓冲液(pH =9 0 )条件下,螺内酯一阶导数峰高与其浓度在0 . 0 1~6 . 0 0 μmol/L范围内成线性,线性方程为Y =1 0 . 37(mm) +6 5 . 9X (r=0 .9997)。日内催化波峰高的精密度为2 . 6 %,平均回收率为1 0 1 3%。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度好,可用于螺内酯片剂中螺内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3.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兔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 30只雌性5 mo龄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3组: ①对照组用常规饲料喂养.②高脂组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③磁场组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并暴露于强度为8×10-4 T的脉冲磁场环境中(f=15 Hz).饲养8 wk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以及心功能等指标,并对主动脉进行解剖学观察,对心肌与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磁场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磁场组只有全血高切黏度(ηb1)、低切还原黏度(ηb2′)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I)等3项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与高脂组比较,磁场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明显(P<0.01),高密度脂蛋白反而有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磁场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高脂组比较,磁场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磁场组LVET,PEP,ICT以及ICT/LVET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对主动脉内壁大体观察,肉眼清晰可见高脂组弥漫有大量条纹状白色斑块,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磁场组内膜表面仅见少量针头大小斑点,血管弹性正常;对照组内膜光滑,未见任何病变.⑤肝脏HE染色后,镜下观察高脂组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而磁场组与对照组肝组织无明显病变.⑥心肌HE染色后,镜下可见高脂组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散在于肌原纤维间,而磁场组与对照组镜下观察无明显病变.结论: 低强度PEMFs对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制备色谱系统从九节龙皂苷粗品中分离纯化九节龙皂苷Ⅰ,建立其纯化工艺。方法九节龙皂苷粗品采用柱色谱分离,然后采用制备色谱系统,收集对应峰的回收液,即得九节龙皂苷Ⅰ,并对产品进行了TLC定性和质量分数定量分析。结果产品经HPLC检测,为九节龙皂苷Ⅰ,质量分数达99%以上。结论用制备色谱系统进行九节龙皂苷Ⅰ的分离和纯化,具有简便、快捷、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收集全面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摘 要 目的:建立测定丙酮酸乙酯原料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Varian CP7502毛细管柱(25 m×0.25 mm,0.25 μm);载气:氮气,流量为30 ml·min-1;燃气:氢气,流量为40 ml·min-1;助燃气:空气,流量为400 ml·min-1;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10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 40 ℃,以 15 ℃·min-1的速度升至200 ℃;分流比:100∶1;进样量:1 μl。结果: 丙酮酸乙酯进样浓度在0.025 6~8.192 8 mg·mL-1范围内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RSD为1.38%(n=9)。结论:建立的GC法准确、简便、快速、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丙酮酸乙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6.
摘 要 目的:观察消白胶囊灌胃给药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给药组灌胃给药,3次/d,观察并记录小鼠口服消白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并计算半数致死量和最大给药量。 结果: 消白胶囊每日的最大给药剂量为141.6 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211.3倍),该剂量下小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14 d内动物无1例死亡,解剖后未见对脏器的毒性改变。结论:消白胶囊灌胃给药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表明该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采用RP-HPLC法进行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检测和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5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三乙胺水溶液(pH7) (30∶7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内标为奥美拉唑.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于285 nm处检测.结果 0.05~1.60 μg· mL-1兰索拉唑与峰面积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7),最低定量限为20 ng·mL-1(S/N >3),日内RSD< 7.94%(n=5),日间RSD <9.41%(n=5),提取回收率>95.79%.结论 所用方法可用于临床上兰索拉唑片血药浓度的检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48.
兰索拉唑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兰索拉唑的血浆浓度,并研究其生物等效性。方法以Agilent C18 (250 mm×5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1‰三乙胺水溶液(pH=7.0)(30:70),流速1.0 mL&#8226; min 1,进样量为20 μL,内标为奥美拉唑。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于285 nm紫外光检测。结果20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兰索拉唑片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浆中兰索拉唑的半衰期(t1/2)分别为 (2.19±0.49)和(2.38± 0.48) h,达峰时间(tmax )分别为(2.52±0.80)和(2.82±0.69) h,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 (854.82±249.70)和(813.22±289.59) ng&#8226;mL 1,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 12 h)分别为 (3 513.00±742.25)和(3 779.90±1 191.52) μg&#8226;h&#8226;mL 1,AUC(0 ∞)分别为(3 742.64±749.85)和(4 078.54±1 171.17) μg&#8226;h&#8226;mL 1。结论两种制剂的兰索拉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9.
中性环糊精毛细管电泳法手性拆分氧氟沙星对映体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在毛细管电泳中不同中性环糊精(CD)及其衍生物对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手性拆分能力,并提出可能的手性识别机制. 方法:分别以α-CD,β-CD,γ-CD,HP-β-CD和DM-β-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CD种类及其浓度、分离电压、温度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分离的影响. 结果:在50 mmol/L磷酸缓冲液(pH 3.0),15 kV分离电压、柱温25℃的基本优化条件下,分别以25 mmol/L DM-β-CD或50 mmol/L HP-β-CD 25 mmol/L γ-CD为手性选择剂,氧氟沙星对映体得到基线分离,分离度(Rs)分别达2.0和1.7. 结论:CD空腔大小和空腔边缘作用对于手性识别有重要选择性,该毛细管电泳法操作简单方便,手性分离效果良好,可用于氧氟沙星对映体药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50.
莫简  解亚 《医学争鸣》2006,27(13):1242-1243
0 引言 创建生物学反应的计算机模型是很有意义的. 例如,国外一个研究小组创建了一个包括近8000化学信号的介质网络和细胞凋亡模型,就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5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