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胰腺癌而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和放化疗.以往AIP的影像学研究多集中在形态学上,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研究AIP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DWI在AIP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术前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无创的检查方法--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疑似患者的筛查价值.方法 使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螺旋CT对2082例连续的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男1214例,女868例,平均年龄58.2岁).其中218例在随后的1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这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2082例患者,2063例均成功进行了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99.1%.平均检查时间4 min.与金标准比较,诊断敏感度97.4%,特异度90.1%,阳性预测值91.8%,阴性预测值96.8%,准确度93.4%.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安全、快捷、廉价,有望成为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3.
64层螺旋CT在结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仿真肠镜在结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 64层螺旋CT对83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并结合原始横断面等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结肠镜或术后病理对照。结果:CTVC检出14例结肠镜确诊为正常结肠中的13例,1例误诊为结肠息肉。CTVC检出37例结直肠癌中的34例,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92.86%,假阳性率为7.14%,假阴性率为8.11%。CTVC检出21例42枚结直肠息肉中38枚,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2.86%,假阳性率为7.14%,假阴性率为9.52%。还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2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节段性肠炎1例,子宫内膜异位1例,肠梗阻5例。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对结直肠病变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为临床提供比纤维结肠镜更丰富的信息,很有必要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肝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旨在证明国内首创的甲氨蝶呤明胶微球(MTX-ms)的末梢栓塞作用,为临床介入治疗肝癌提供一种新型的化疗栓塞剂。经大白鼠肝动脉油注MTX-ms后即刻及10—50天行随访肝动脉造影,显示MTX-ms能在小动脉水平有效地阻断肝动脉血流,小剂量的微球不会引起明显的肝组织损害。MTX-ms的降解时间约在30~40天左右。大白鼠肝动脉完全阻断后仍可产生侧枝循环,但多为不完全性肝动脉再通。结果揭示MTX-ms具有明显的末梢栓塞作用。在初步的临床应用中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总结背胰形态变异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背胰形态变异患者的CT、MRI资料,分类解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背胰缩小类.背胰发育不全(n=7):胰腺长度(91.59 ±22.39) mm,呈“短胰腺”表现,4例(4/7)胰头增大,存留胰腺呈“蝌蚪状”,其中3例(3/7)形成环状胰腺;2例(2/7)合并多脾综合征、下腔静脉肝段缺如.(2)背胰增大类.①胰尾增宽(n=18):胰尾最大宽径(36.12±6.59)mm,超过胰体宽径,胰腺呈类似“哑铃状”表现.②背胰局部隆起(n=13):胰颈、体及尾部腹侧缘的局限性隆起,高度(15.72±2.65) mm,长度(18.59±3.64) mm,多位于胰颈.(3)背胰相关分裂类.①背胰脂肪裂隙(n=7):脂肪裂隙宽度(3.51±2.42) mm,深度(19.45±5.84) mm,表现为线条状脂肪密度(信号)影,5例(5/7)位于胰体、尾,2例(2/7)位于腹胰与背胰融合区.②胰尾分叉(n=3):胰尾局限性分叉呈“燕尾状”表现,最大宽径(26.63±1.75) mm,分叉角度(99.27±30.73)度.结论 背胰发育异常可导致胰腺多种形态改变,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了解胰腺的发育过程,熟悉该类变异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均取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30例,在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随访1~30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率100%;30例患者近期疗效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3例,无变化7例,进展2例,2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肿瘤局部均无明显进展,近期总有效率7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控制病灶。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对胰腺癌(PC)与肿块型胰腺炎(F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PC患者28例、FP患者15例及正常胰腺对照20名。各受检者均接受胰腺MR五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感兴趣区(ROI)法测量胰腺肿块及其周边胰腺各期信号值,计算胰腺肿块各期强化率,并绘制出肿块区及周边胰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根据强化峰值时间将TIC分为五型(依次为注射对比剂后18 s、45 s、75 s、150 s、240 s达到峰值),即Ⅰ、Ⅱ、Ⅲ、Ⅳ、Ⅴ型。根据TIC尾部走行趋势,将肿块区的每型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型,即a(缓慢下降)型与b(平台趋势)型。 结果 正常胰腺动态增强均呈Ⅰ型强化曲线。Ⅳb及Ⅴ型仅出现在PC中(P=0.036、0.008),Ⅰa及Ⅱa仅出现在FP中(P=0.037、<0.001),肿块周边胰腺的Ⅰ型强化曲线更多见于PC(P=0.027),且动脉期PC的强化率低于FP的强化率(P=0.031)。 结论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PC与FP。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采用3.0TMR研究脊髓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病例组(40例脊髓压迫症患者)和对照组(20名正常志愿者)。病例组包括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9例椎管内肿瘤和1例陈旧性颈椎外伤。采用单次激励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EPI)行脊髓扩散张量成像(DTI)。利用纤维束追踪软件重组脊髓纤维束。结果 在DTT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为头尾向的一束,显示了头尾侧的各向异性。设置2个感兴趣区(ROI)法显示了纤维束交叉及主要的脊髓纤维束,如皮质脊髓束或脊髓丘脑束。其中1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了包括中脑的DTI,8名两侧的纤维束显示不对称,2名两侧对称。病例组所有患者均显示脊髓纤维束不同程度的受压或破坏。所有颈椎病患者及3例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患者显示纤维束受压但无破坏,1例髓内室管膜瘤显示纤维束明显受压伴有少许破坏。结论 DTT技术能直观显示脊髓纤维束及其异常改变,对脊髓压迫症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受压脊髓白质束的精确定位及损伤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对鼻腔外侧壁即蝶腭孔进行重建观察,重建立体图像资料的数据与解剖标本数据进行对照,以验证三维成像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方法:选用5具(10侧)固定后的成人尸颅进行位置、形状、大小及毗邻关系的观察与有关数据的测量。结果:多层螺旋CT成像的速度快.图像清晰,表面遮盖差异显示容积技术对鼻腔外侧壁即蝶腭孔的成像.表面结构清晰。多层螺旋CT成像的测量数据与解剖测量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可直接指导临床。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立体成像可以帮助手术定位。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总结十二指肠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鳞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中有1例CT表现为厚壁空洞样肿块影,相应肠腔明显扩大,与肝脏、胃分界不清,钡餐造影表现为不规则团片状龛影;1例CT 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节,伴有胰管、胆管扩张,与胰头部分界不清。CT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呈轻度‐中度强化。结论十二指肠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