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激光诱发荧光与大肠癌的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激光诱发荧光(LIF)技术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并对LIF光谱产生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1.以氮分子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采用OAMⅢ对体外60例标本及体内83例患者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LIF光谱进行记录、分析。2、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组织各层荧光强度。结果 1.根据体内,外LIF光谱的特点,选择主峰强度、1400nm/1530nm(x2)和集成光强度(350 ̄600nm  相似文献   
42.
李德昌  任力  岳颖  毛志远 《中国医药》2011,6(3):375-375
患者男,26岁.因发现右睾丸肿物20 d,2010年5月12日入院.体格检查:右睾丸扪及一10 cm×6 cm×4 cm肿块,质地硬,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阴囊下坠感,肿物无压痛.B型超声示右侧睾丸增大伴不均质改变,彩色多普勒示肿物血流丰富.CT平扫+增强未发现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血甲胎蛋白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正常.行右睾丸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伴广泛坏死.组织印片DNA倍体分析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Desmin(++),Myoglobin(-),MyoD1(+),S-100蛋白(-),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甲胎蛋白(-),胎盘碱性磷酸酶(-),CD117(-).术后恢复好,1周后出院,现患者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43.
病例1:患者39岁,因"体检发现卵巢囊肿2年"入院,诉2年前发现卵巢囊肿,无不适症状,定期复查未明显增大,查体:一般情况好,无明显异常体征。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右侧附件可触及大小约5cm×6cm包块,质中,不活动,边界清晰,无压痛,左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盆腔彩超提示右附件区可见一囊性回声区,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充填(图1A)。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以胸痛发作3h内急诊就诊的患者,通过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CB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IMA、肌钙蛋白T(cTnT)及心电图,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评价IMA对ACS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IMA、cTnT、ECG诊断ACS的敏感度分别为84.2%、32.6%、45.7%.结论 IMA可明显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脑少突胶质细胞瘤颅外转移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脑少突胶质细胞瘤颅外转移病例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肿瘤的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均匀一致,细胞膜清楚,胞质肿胀、透亮,核圆、位于中央,典型的蜂窝状。转移后的肿瘤细胞呈多形性,部分区域瘤细胞呈上皮样,部分区域胞质透明并伴出血、坏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GFAP、MAP-2和nestin弥漫强(+),部分S-100和Syn(+),CK(AE1/AE3)、CD34、desmin、myoglobin和HMB45(+)。FISH技术证实肿瘤细胞有较高的1p/19q杂合性缺失率。结论脑少突胶质细胞瘤预后较好,很少发生颅外转移,随诊至今患者仍然存活。  相似文献   
46.
肺吸虫病1例     
病人 女 ,5 1岁。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 40d ,无发热 ,经系统抗炎治疗无效。X线胸片显示左肺上叶前段片状浸润性模糊阴影 ,边界逐渐变清晰 ,呈团块影。CT显示左肺上叶前段外周形态不规则块影 ,与侧胸壁分界不清 ,约4 0cm× 3 0cm大小 ,密度不均匀 ,内有多个小的透亮区 (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各级支气管均未见异常 ,刷片检查未找到抗酸杆菌及癌细胞。因不能除外肺癌 ,于 1999年 12月在全麻下左侧开胸探查。胸腔无粘连及积液 ,左肺上叶前段周边肺实质内可触及 3 5cm大小肿块 ,局部肺表面充血 ,无胸膜皱缩 ,肺门淋巴结肿大 ,行…  相似文献   
47.
48.
横纹肌样脑膜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M)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例RM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RM患者平均年龄20.5岁,男女各半。受累部位:颅内3例,椎管内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压升高和神经系统压迫症状。光镜下肿瘤细胞呈横纹肌样特点,嗜酸性胞浆及偏位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EMA和Vim弥漫或灶状阳性,GFAP、HMB45和PR阴性。结论:横纹肌样脑膜瘤非常罕见,具有横纹肌样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是正确诊断横纹肌样脑膜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9.
在9名肝炎死亡病例尸检时,采集了多种组织,以斑点分子杂交技术及Southern吸印法检测了HBV-DNA,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各种组织细胞内的HBsAg、HBcAg和HBeAg。检测结果显示除肝脏外,HBV-DNA和/或HBV抗原常见于一些重要的肝外脏器和组织,说明了HBV的泛嗜性,并且提示可能与有些病症有关。睾丸和前列腺中检测到HBV抗原和HBV—DNA值得重视,为通过性生活可以传播及通过父亲也可以垂直传播给新生儿提供了依据。HBeAg在肝外组织中的检测尚未见报道,本组资料显示在多种肝外组织细胞内都可检出,说明在肝外组织中,HBV的复制也可以是活跃的。HBeAg大多存在于细胞核内,其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我院自1957年4月至1984年9月的27年中共尸检864例,18岁以上547例,其中60岁以上的138例,为老年组,是本文分析的重点;18~59岁的409例,做为分析的对照组;18岁以下的317例,未包括在本文内.一、一般资料1.27年间老年人尸检数本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亚洲地区60岁以上为老年人的标准进行统计.138例老年人尸检,各年度分布不平衡,有些年份波动较大.1965~1972年间的低值可能与当时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