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1.
20 0 1 0 5— 2 0 0 2 0 5我们与北京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市“三早”诊断技术研究所共同合作 ,对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部分地区进行上消化道肿瘤普查 ,共完成 2 5 0 0 0余例普查标本的制作 ,此次普查工作量大 ,送检标本集中 ,时间紧 ,质量要求高。为此我们经反复实践 ,摸索出一套简易快速的制片方法 ,保证了标本制片的质量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取材与固定 先将钳取的活体标本平坦地贴附于滤膜上 ,然后按编号顺序排列放入盛有AFF固定液 2ml的细胞冻存管内固定。送检单上详细写明所取组织的部位及粒数。1 2 脱水…  相似文献   
212.
机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可引起Cushing综合症、性变综合症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属于后者的腺瘤不仅临床上可出现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和多尿饮渴等典型的Conn综合症,而且在形态上也有其特点.手术治疗可纠正电解质紊乱,血压可恢复正常.现将我们遇到2例手术切除的醛固酮增多症腺瘤,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13.
自1985年以来,对20例支气管肺癌病人术前除常规胸片外增加肺部CT检查。手术后对胸片、CT片及病理标本作对照分析。CT对病变定位优于常规胸片,但定性仍不理想。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为65%(13/20),特异性85.7%(12/14),敏感性42.9%(3/7),阳性预测率40%(2/5),阴性预测率71.4%(10/14)。文中就胸部CT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术前应用胸部CT检查的指征。  相似文献   
214.
持续高加速度重复作用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持续性高正加速度重复作用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地面固定5min;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俯卧位,头向轴心, 1Gz离心5min;D组体位同C组, 10Gz离心30s,G增长率约0.5G/s,间隔时 1Gz离心60s,连续5次/d,每周4天,共3周,各组动物分别取颞下颌关节作光镜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A组、B组和C组未见异常,D组光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可见成纤维细胞变性和细胞核分裂象;扫描电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凝胶状物质缺失,胶原纤维暴露断裂;透射电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空泡变性。线粒体嵴变形或消失,软骨细胞粗面内质网发达。结论 高正加速度重复性暴露可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的损伤。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儿童急性病损期皮肤2种终末分化蛋白的表达情况,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方面研究AD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中、重度AD患儿作为AD组,通过皮肤环钻术获取皮肤标本,以正常皮肤为对照,对兜甲蛋白(loricrin,LOR)及内披蛋白(involucrin,INV)2种表皮终末分化蛋白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在AD患儿急性病损期皮肤,2种分化蛋白染色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均减弱,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2种分化蛋白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5),阳性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终末分化蛋白表达异常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AD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PMR)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犬 2 2只 ,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犬心肌缺血模型后 ,随机分为 PMR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不予处理 ,分别于术后 2 4h,1周 ,1,3月观察。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SPECT)、超声心动图 (U CG)及心肌病理组化染色观察打孔部位心肌的灌注、功能及激光孔道的变化。结果 :PMR组心肌灌注缺损较术前减轻 2~ 3分 ,对照组心肌灌注损伤仍为 2~ 3分 ,PMR组静息状态下心肌射血分数从术前 (4 0 .2± 3.5 ) %增加为术后 (5 1.6± 3.0 ) % ,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心肌射血分数从术前 (4 2 .7± 2 .6 ) %增加为术后 (4 5 .3± 2 .8) % ;心肌打孔孔道急性期保持开放 ,但早在术后 1周即已闭塞 ,远期孔道及周边有新生小血管形成 ;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打孔区域微血管密度为 46± 7条 /视野 (× 10 0 ) ,对照组为 16± 4条 /视野 (× 10 0 ) (P<0 .0 5 )。结论 :PMR使缺血心肌的供血和功能得到改善 ,通过通畅的激光孔道向缺血心肌供血可能不是 PMR的治疗机制 ,而激光孔道及其周围新生微血管的形成已发生导致心肌内固有的微循环及其辅助循环的结构重构 ,可能是 PMR术后心肌缺血改善及局部心肌舒缩功能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17.
胰腺腺泡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4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做相应的免疫组化染色,5例做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5岁,男性9例,女性5例。肿瘤平均大小为6cm×5cm×4.5cm,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切面呈灰褐色。镜检:肿瘤细胞排列呈腺泡状、条索状、小梁状或实性排列。细胞核大小一致,核仁清楚。细胞质丰富,呈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14例均弥漫表达抗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和CgA少数细胞呈散在阳性,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为阴性。14例中6例于术后8~18个月内复发,4例发生肝脏、肺等远处转移。14例患者术后均死于肿瘤,存活时间13~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在细胞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方面均与胰腺导管细胞肿瘤以及胰腺内分泌肿瘤不同。  相似文献   
218.
张润岐  张冠军  田蓉 《医学争鸣》2006,27(8):706-708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19.
异位甲状腺及其误诊误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报告4例异位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异位甲状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及其误诊、误治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4例异位甲状腺患者均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其中3例发生良、恶性肿瘤。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异位甲状腺的认识不足和缺少细致缜密的检查是导致其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