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 结果 高级别DCIS 20例,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 18例;单纯DCIS 28例,DCIS伴微浸润10例。超声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28/38)、90.00%(18/20)和55.56%(10/18)。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32%(29/38)、90.00%(18/20)、61.11%(11/18)。两者联合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5%(30/38)、90.00%(18/20)、66.67%(12/18)。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微钙化检出率均为57.89%(22/38)。 结论 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诊断符合率与微钙化发现率相似,直径>20 mm的DCIS常伴有微浸润,直径<10 mm无钙化的DCIS易于漏误诊。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粘液表皮样癌中p16、p53、nm2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情况,探讨它们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的关系。方法:用HE和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粘液表皮样癌诊断,并按WHO标准分为高分化、低分化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41例粘液表皮样癌p16、p53、nm23蛋白及mRNA,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粘液表皮样癌中低分化组,高分化组的p16蛋白失表达率分别是62.5%(15/24)和29.4(5/17),P=0.037;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和23.5%(4/17),P=0.003;nm2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37.5%(9/24)和64.7(11/17)P=0.086。p16、p53、nm23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p16、p53、nm23mRNA表达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高临床分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整合素 β4(inte-grinβ4,ITGB4)与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表达的相关性,评价ITGB4对乳头状癌细胞NIS表达及摄碘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55例高临...  相似文献   
34.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C-erbB-2癌基因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c-erbB-2癌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65例乳腺癌患者X线征象中钙化、边缘浸润、病变密度、是否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c-erbB-2基因的表达状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65例乳腺癌患者中,有钙化者84例,占50.91%;80例有边缘浸润,占48.40%;病变区表现为高密度87例,占52.73%;乳腺癌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85例,占51.52%。95例c-erbB-2基因表达阳性,占57.58%。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erbB-2表达状态,X线表现为钙化、边缘浸润、病变区为高密度及乳腺癌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乳腺癌患者c-erbB-2基因表达阳性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35.
<正>IgG 4相关性疾病(IgG 4-related disease,IgG 4-RD)是一类以密集的T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和B淋巴细胞浸润、IgG4升高、闭塞性静脉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增多,全身被累及的脏器活检的组织中可见IgG4阳性浆细胞(plasma cell,PC)浸润及席纹状纤维化为特征的全身维炎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1]。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收集、分析3例骨内造血细胞假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初始临床和病理学诊断,都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转移灶,其中2例 分别随访了132月和100月,均证明为良性肿瘤(1例失访)。造血细胞假瘤由类似正常造血组织组成的骨内罕见的良性病变,易 被误诊为恶性造血细胞肿瘤,熟知其临床病理特征与转归过程,能够建立正确的个体化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37.
正大块骨溶解症(massive osteolysis,MO)~([1]),又称Gorham病(Gorham’s disease)~([2])、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3])、消失骨病(disappearing or vanishing bone disease)~([4-5])、自发骨溶解症(idiopathic osteolysis)~([6])、幽灵骨病(phantom bone disease)~([7])等,最  相似文献   
38.
39.
头颈部病变MR扩散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头颈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头颈部病变共85个病灶,其中恶性肿瘤22个(22例),良性肿瘤13个(13例),囊性或液性病灶13例共17个病灶,包括囊肿12个(8例),肿瘤坏死4个(4例),脓肿1个(1例);淋巴结病灶33个。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追踪或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各病灶在扩散敏感因子(b值)为0、500和1000s·mm^-2时DWI特点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良、恶性肿瘤在DWI表现有所不同,13个良性肿瘤与脊髓(或脑干)的信号比值随b值增加迅速下降;22个恶性肿瘤与脊髓(或脑干)信号比值随b值增加变化不明显。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0.78±0.24)×10^-3mm^2·s^-1]低于良性肿瘤[(1.48±0.20)×10^-3mm^2·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P〈0.01);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下面积Az值为0.971±0.030,当ADC值取1.13×10^-3mm^2·s^-1时,判断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5%,准确度90.5%。鳞状细胞癌的ADC值与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好者其ADC值高。囊性或液性病变(12个)、肿瘤坏死(4个)和脓肿(1个)在DWI上的信号强度与其组织病理成分相关,具有一定的信号特征和ADC值。淋巴结转移瘤的平均ADC值[(0.81±0.11)×10^-3mm^2·s^-1]高于良性淋巴结病变[(0.69±0.04)×10^-3mm^2·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1),但是两者之间有较大的重叠,且在DWI上表现相仿。结论DWI和ADC值在头颈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血流变化以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1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兔32只,采用自制电击设备建立电损伤重度损伤模型,将电击区域均分为A,B,C,D,E5个区,依次为肢体远端到近端。在A,B,E区于伤前、伤后0,2,4,24,48,72h,4,5,6,7d测定局部皮肤表面及肌肉中血流值变化情况。结果:①损伤前A、B、E区皮肤表面平均血流值分别为75.74,78.86,84.21PU,表明肢体近端至远端血流值逐渐减少,各点之间血流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区皮肤表面伤后2h血流值明显低于伤后0,4,24,48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22±22.80),(91.60±74.37),(63.97±44.41),(58.80±52.50),(58.72±39.02)PU,t=2.357,2.856,2.364,2.998,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细胞水肿明显,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A区皮肤表面伤后4h血流值增加,但至伤后4d才逐渐恢复到伤前水平。A区肌肉伤后2h血流值低于伤后24h,4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83.70±73.30),(135.10±63.07),(160.26±71.32)PU,t=2.383,2.367,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肌纤维肿胀,部分横纹消失,肌纤维的胞浆呈红染的疏松水波状和网状结构。③B区皮肤表面伤后4,24h血流值低于损伤前和伤后0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0.75±41.69),(47.23±35.36),(78.86±26.47),(83.89±32.77)PU;t=2.324,2.732,2.826,3.189,P<0.05,0.01],组织学表现同A区。B区局部肌肉伤后4h血流值低于伤后0,48,72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4.65±34.08),(107.11±36.50),(130.30±75.04),(180.56±72.59)PU,t=2.545,2.712,2.963,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基本上同A区伤后2h。④E区皮肤表面各时相点之间血流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表现同A区。E区局部肌肉伤后2h血流值低于伤后0,24,72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9.11±65.08),(175.02±71.67),(169.14±71.05),(196.64±67.34)PU,t=2.776,2.521,2.895,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肌纤维溶解断裂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损伤局部血流变化可以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