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经大量临床病例证实,消化系统的胃黏膜病变、溃疡、胃淋巴增生性病变、慢性胃炎甚至胃癌均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目前处于HP感染高发区,通常HP感染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故早期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病理诊断HP感染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但在常规病理HE切片中不易观察到HP,难以明确病理诊断,因此只能用特殊染色法才能使HP更清晰的示出来。  相似文献   
112.
背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人体软组织填充剂,主要用于注射隆乳,大量文献报道它会引起乳房硬结、感染、凝胶移位、乳房变形、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乳腺的病理学改变。 方法:收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病例35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S和AB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35例注射隆乳后的病例,26例发生了异物肉芽肿,发生率为74%(26/35);3例发生了乳腺癌,发生率为9%(3/35)。病灶内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腔完全由组织细胞、异物巨细胞和纤维组织填充。病变处和周围乳腺组织、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均可见变性坏死,部分呈凝固性坏死。部分病例病变周围乳腺导管部分呈增生性改变,表现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提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人体组织有毒性作用,会导致组织的变性坏死和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其和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索在精子优化分离过程中,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F)和水溶性维生素E(water-soluble vitamin E,WsVitE)对改善精子质量的价值。方法:分别以密度梯度法、上泳法常用精子分离液作为对照组,在同批号对照组分离液中添加PF和/或WsVitE后作为试验组;将32份新鲜精液标本每份分为4份,分别以密度梯度法、上泳法2种方式优化分离,每种分离方式均设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分离后精子的质量差异。结果:2种分离方法处理后的新鲜精子,其前向运动率、获能后酪氨酸磷酸化水平、Ca2+载体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25℃孵育24 h后,试验组较对照组的精子前向运动率、活动指数、正常形态率更高,而DNA碎片、脂质过氧化水平更低(P<0.01);上泳法试验组分离率精子各项指标总体优于密度梯度法试验组(P<0.05)。结论:在精子分离液中加入抗氧化剂VitE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F可明显改善分离后精子的质量;上泳法分离后的精子质量更高、损伤更轻。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在陕西西安与深圳地区之间是否存在地域差别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西安地区21例、深圳地区22例鼻咽癌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的情况。结果:西安与深圳地区鼻咽癌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0%和68.18%;TIMP-1阳性表达率两地区分别为28.57%和31.82%。两地区鼻咽癌组织中MMP-9与TIMP-1表达均有显著负相关性。西安地区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TIMP-1则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两地区之间MMP-9、TIMP-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在西安与深圳两地区之间无差别;MMP-9高表达在鼻咽癌浸润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观察并比较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25.000、12.500、6.250、3.125μg/mL)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MDA-MB-231(ER阴性)进行体外抑制实验,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Annexin V和碘化丙锭(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基因芯片检测补骨脂素对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160 μg/ml;作用24 h后,S期细胞明显减少,G1、G2期细胞增加,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而补骨脂素对MDA-MB-231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仅早期凋亡细胞增多.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杂交结果显示,补骨脂素可以使MCF-7细胞出现1 0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456个,表达下调的有657个.[结论] 补骨脂素对ER阳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理可能与将肿瘤细胞阻止在G2期相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微转移及诊断体会。方法对80例早期胃癌的手术标本进行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胃癌组织和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包括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和癌胚抗原(CEA)。结果 80例早期胃癌中肠型有22例,弥漫型有35例,混合型有23例。位于粘膜内有62例,浸润至粘膜下层有18例。伴局部淋巴结转移有8例,均为弥漫型或混合型胃癌的微小转移。结论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使弥漫型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提高,弥漫型早期胃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免疫组化有助于淋巴结微小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祛瘀消积颗粒治疗中医辨证属胃络瘀阻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151例CAG癌前病变胃络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予祛瘀消积颗粒治疗,对照组75例予胃复春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胃镜和病理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抗幽门螺杆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消积颗粒对胃络瘀阻证CAG癌前病变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人子宫颈病变组织中P53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hTR mRNA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51例宫颈病变组织中,包括宫颈炎10例,LSIL10例,HSIL20例,SCC11例,分别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病变组织中P53蛋白、端粒酶hTRmRNA的表达活性。结果:P53表达在宫颈炎组与LSIL组无差别,但显著低于HSIL和SCC组;hTR基因在HSIL/SCC中的阳性表达与CC/LSIL组以及在LSIL和HSIL/SC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表达与端粒酶hTRmRNA基因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42,P<0.05)。结论:端粒酶hTR和P53蛋白表达及相关性对于人子宫颈癌的早期病理诊断有较好地应用价值。同时,对该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miR-143对CasKi宫颈鳞癌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iR-143在人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以及miR-143在CasKi细胞株中表达水平与变化;人工合成miR-143模拟体转染CasKi宫颈鳞癌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技术、MTT等实验方法探讨上调miR-143表达对CasKi癌细胞增殖活性与凋亡影响。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与宫颈鳞癌细胞株CasKi中miR-143表达水平较正常宫颈组织明显下调,其中2例鳞癌组织未能检测出miR-143表达。miR-143 mimics转染组miR-143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MTT检测结果表明miR-143 mimics转染组中细胞增殖抑制明显,且抑制效应自转染48 h开始显现。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miR-143 mimics转染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TUNEL检测结果亦显示miR-143 mimics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增加(9.45±2.31)%,高于阴性对照组(4.03±1.35)%与空白对照组(3.85±1.6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R-143表达可抑制宫颈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影响宫颈鳞癌细胞周期和诱导宫颈鳞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0.
Song J  Sun X  Liu T  Wang Y  Si 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1):1697-17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cell-mediated immune efficacy of the an HPV16 prophylactic vaccine. Methods C57BL/6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Ⅰ (treated with pcDNA L1), control group Ⅱ (treated with pcDNA3.1) and control group Ⅲ (treated with PBS buffer). The mice were immunized three times during a three-week interval. Ten to fourteen days after the third inoculation, a footpad swelling test was used to detect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responses. Antigen-specific splenocyte proliferation assay and quantitation of IFN-γ cells in splenocytes were performed by FACS assay.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plenocytes actively proliferated after stimulation with HPV16 VLP, and had developed a markedly larger amount of CD8(+) IFN-γ(+) cells, which is an index for special CTL. Also, the footpad was significantly thickened upon inoculation with HPV16 VLP.Conclusion Naked DNA vaccine of HPV16 L1 can induce specific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evaluation of HPV16 DNA vaccine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