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51.
先天性肝纤维化三例石运明,谢玉通,张建国,周学智,谷继忠,高清泽,张大文先大性肝纤维化。1954年首先由Grumbach描述,1961年由Kerr命名,作者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3.25和8岁,均因反复上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内胆管癌(RICC)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血性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规范。方法采用射频消融技术对复发性肝内胆管癌患者实施治疗,分析33例 RICC 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原因,改变护理流程及护理内容。结果本项研究中观察组33例 RICC 患者行 RFA 术后并发出血的有6例,出血发生率18.18℅;对照组112例 RICC 患者行 RFA 术后并发出血的有5例,出血发生率4.46℅,2组患者在出血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尽管 RICC 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会出现出血性并发症,但通过规范化、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降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住院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该院2001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26例SAP并发AC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17例(65.4%)发生在SAP的SIKS期,其中2例行下腹部小切口灌洗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灌洗引流术,11例行开腹减压术,1例行基础治疗加短时血滤.6例(26.1%)发生在SAP感染期(迟发性ACS),其中5例行开腹减压术,1例行腹腔镜灌洗引流术;3例(11.5%)发生在SIRS期和感染期(混合性ACS).2例早期行小切口腹腔灌洗引流术,后期又开腹减压术,1例行腹腔镜灌洗引流术.该组总死亡率为38.5%(10/26).结论 ACS是SAP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早期、及时的诊断与根据不同ACS类型采取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改善ACS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小肠间质瘤(stromal tumor of small intestine,SIST)致小肠出血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比较少见,而具有肠系膜上、下动脉双重血供者更是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检测胆管癌和癌旁0.5 cm胆管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胆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及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检测42例胆管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2例术中所取的新鲜的胆管癌、17例同个体癌旁胆管黏膜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C的mRNA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胆管组织、癌旁组织、胆管癌组织中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0.6105±0.0577、0.6270 ±0.0664、0.6930±0.1078,VEGF-C mRNA在3组之间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VEGF-C蛋白表达趋势同其相对应的基因表达趋势一致,即VEGF-C mRNA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胆管癌组织、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30.00%.结论 VEGF-C基因转录和蛋白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1例肠瘘患者长期应用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方法,探讨8根导管在1例肠瘘患者应用中的护理经验和教训。方法对1例应用8根PICC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整体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8根导管留置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4个月。第1、3、5、7根导管分别应用12、13、11、14个月,第1根由于经验不足,严格按照说明书导管留置时间拔管,第3根由于滴入不畅拔管,第5根患者强烈要求拔管,第7根则是患者洗头时不慎拔管;第2根导管留置6个月时患者体温升高达38.7℃,考虑为导管原因拔管,因缺少经验未作培养,拔管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第4根导管使用3个月时患者体温39℃,考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拔出导管,尖端培养为真菌阳性;第6根留置7个月,由颈内静脉穿刺到上腔静脉,拔管原因是穿刺点局部化脓;第8根应用了8个月,拔管原因是堵管,应用尿激酶溶栓效果不佳。结论对肠瘘患者应用PICC可减轻患者痛苦,充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58.
59.
Survivin是新近克隆出的一种结构独特的哺乳类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新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于人胚胎发育组织和人类大多数肿瘤组织中,但不表达于人终末分化的组织(胸腺除外)。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胃癌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降低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改进管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108例胃癌术后留置胃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循证理论支持下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 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率,可改善患者带管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