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临床医学   255篇
内科学   87篇
神经病学   82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河北中医》2012,34(3)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照组45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组均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NDS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8.72%,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2.
33.
34.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选择性侵犯皮层、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大量证据提示ALS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丢失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所致,包括氧化应激、谷氨酸兴奋毒性、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细胞骨架异常以及蛋白质异常聚积等。目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恢复期不同预后缓解-复发型EAE大鼠轴索损伤与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发病情况把缓解-复发型EAE大鼠分为缓解组和瘫痪组,分别进行HE染色和改良的Bielschowsky轴索染色,以免疫组化方法标记脊髓白质轴索中Tau蛋白的表达。结果缓解组和瘫痪组大鼠脊髓组织内均可见多个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呈袖套样分布,改良的Bielschowsky银染色轴索成空泡样缺失。神经纤维变性标志物Tau蛋白在变性的轴索内沉积,呈阳性表达的轴索数在缓解组和瘫痪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瘫痪组轴索内Tau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数量高于恢复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缓解-复发型EAE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炎性细胞浸润和轴索损伤;恢复期大鼠缓解组与瘫痪组均发生轴索变性,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临床不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肢体瘫痪。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心源性脑栓塞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本院收治1例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心源性脑栓塞继发2次H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 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长期抗凝但不达标时易出现心源性脑栓塞并发HT,积极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抢救成功。结论 1 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患者应重视抗凝药的监测和合理应用;2发生脑栓塞后HT时,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3严格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抗凝出血危险评估,适时重启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虾青素能否抑制陈旧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改善红细胞保存质量。方法:采集志愿者血液,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DMSO,另外3组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液内加入抗氧化剂虾青素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10和20μmol/L,悬浮红细胞于2℃~6℃内保存。保存至28 d、42 d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的表达状况,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红细胞内活性氧族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三磷酸腺苷含量,采用紫外测试法测定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结果: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加虾青素的三组储存28 d和42 d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三磷酸腺苷和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升高,改善了红细胞的形态。结论:虾青素可以通过降低储存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红细胞保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溶栓能有效治疗缺血性卒中,但有导致出血性转化的风险.许多研究显示,出血性转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血脑屏障破坏、增加血管通透性密切相关.血浆MMP-9水平增高可作为出血性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脑缺血早期应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有可能降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 探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的13例阻塞范围较广泛的CVST患者,并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中12例治愈,1例死亡。有8例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至出院时除1例死亡外,7例均意识清楚。12例患者出院时、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1(1.5,16)分、5(0,2.75)分,与术前14(2.5,1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3(0,3.75)分、0(0,1.75)分,与术前5(2,5)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CVST有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肽类物质。现已发现,脂联素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脂联素在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卒中方面的最新研究做了综述,同时阐述了脂联素与其他传统血管性危险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