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潜在可切除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科收治的进展期及局部晚期潜在可切除胃癌患者31例,予以改良DCF方案(mDCF)化疗2~4个周期,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获CR1例,PR15例,SD10例,PD5例,临床有效率为51.61%,疾病控制率为83.86%。手术切除率为64.52%(20/31),其中R0切除率为45.16%(14/31),R1切除率为12.90%(4/31),R2切除率为6.45%(2/31)。姑息性手术7例(22.58%)。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2/2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轻度肝功能损害,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及恢复。结论改良DCF方案应用于潜在可切除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该疗法可使肿瘤降期,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3.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卵巢癌的生存率、降低其病死率是妇科肿瘤学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为腹腔内播散种植,因此腹腔化疗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已受到广泛关注。现就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4.
黄珍  谢玉洁  李黎荟 《肿瘤学杂志》2021,27(12):991-996
摘 要:乳腺癌腋窝手术对确立临床分期、辅助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临床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确定腋窝淋巴结分期已成为标准。对于前哨淋巴结(SLN)阴性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可以避免;而对于SLN阳性的乳腺癌,ALND仍是标准的腋窝处理方式。然而,在SLN阳性患者中进一步行ALND后发现,在仅1~2枚SLN阳性患者中,61.4%~64.5%非前哨淋巴结(nSLN)为阴性。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探索了特定条件下的1~2枚SLN阳性患者免除ALND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全文就乳腺癌伴1~2枚SLN转移腋窝外科处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院放疗科鼻咽癌病区的首诊鼻咽癌患者143例[平均年龄(43±10岁);男100例,女43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5分为睡眠障碍)测查治疗前睡眠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治疗前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1.04,95%CI:1.01~1.08),而性别、受教育程度、临床分期、体质量指数与治疗前睡眠障碍无关(均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出现治疗前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6.
67.
陈萍 《内科》2008,3(6):891-893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定期输血,慢性溶血以及铁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最终导致铁的大量沉积,引起机体各系统脏器功能损害,尤其是内分泌功能损害。随着对地贫患者铁负荷及其内分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临床指导铁超负荷的地贫患儿除铁治疗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地中海贫血患者铁负荷及内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RNA干扰技术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沉默人肝癌Hep G2细胞中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5(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5,FABP-5)基因对其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3个靶向FABP-5基因sh RNA载体,并筛选出最有效的靶点.将Hep G2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用FABP-5基因沉默重组慢病毒颗粒(LV-sh RNA-FABP-5)感染HepG2细胞;阴性对照组用空载慢病毒颗粒(LV-sh RNANC组)感染Hep G2;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应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BP-5基因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FABP-5蛋白的相对表达;MTT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能力;Giemsa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细胞侵袭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侵袭力;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测序验证构建的FABP-5-shRNA表达载体,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感染率90%.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得出:相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的3种靶点FABP-5-sh RNA干扰序列中,LV-sh RNA-FABP-5(1)靶点中FABP-5表达的敲减率最高(P0.05),筛选出此组为最佳靶点;MTT法结果提示:实验组细胞490 n m处的吸光度(A)值在转染后第1-5天时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Giemsa染色法结果显示:稳定转染Hep G2细胞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侵袭小室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侵袭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实验组的细胞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凋亡(P0.05).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G2/M期延长,G1期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肝癌Hep G2细胞中沉默FABP-5基因可以有效抑制其表达,能够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力,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使其凋亡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2个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家系的临床表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1BA(platelet glycoprotein Ib alpha,GPⅠb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第28个外显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基因变异情况。探索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临床诊断为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全基因组DNA提取,参照CCDS数据库人类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对GP1BA、v WF28、ADAMTS13基因进行PCR扩增后采用凝胶电泳观察产物是否合格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一个家系中发现GP1BA基因G1206A(E429K)突变位点,同时检出一父子存在39个碱基缺失但不是VNTR序列,且发现该患儿母亲GP 1BA存在VNTR B/C杂合子。检测到v WF 28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D1472H)、T4891C(SNP位点);2个家系的ADAMTS13基因均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1)在v WF28上发现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D1472H)、T4891C(SNP位点),可能与家系1(2B型血管性血友病)的发病有关。(2)在家系2中,患者的GP1BA基因上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G1206A(E429K),可能与患者患有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有关。(3)本研究还发现在家系2中患者及患者的父亲GP1BA基因均存在一段39个碱基的缺失,但并不是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片段。且患者的母亲存在VNTR B/C杂合子。可能是促进该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ehromosome maintenanceprotein7,MCM7)基因RNAi(RNA interference)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 MCM7基因表达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逆转录慢病毒载体MCM7-shRNA,以MCM7基因沉默重组慢病毒颗粒(LV-shRNA-MCM7)感染SMMC-7721细胞,作为实验组;以对照慢病毒颗粒(LV-shRNA-NC)感染SMMC-772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任何处理。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株。3组细胞分别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周后测定肿瘤体积和质量,并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MCM7的表达情况。结果 MCM7-shRNA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裸鼠接种癌细胞后第6天均有肿瘤形成,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分别为(27.72±7.80)、(81.86±10.91)和(79.75±16.61)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49,P<0.05;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瘤体平均质量分别为(0.19±0.06)、(0.501±0.14)和(0.509±0.1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1,P<0.05。实验组MCM7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253±0.198,阴性对照组1.213±0.548,空白对照组1.201±0.744,实验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1,P<0.05;实验组MCM7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07±0.015,阴性对照组1.116±0.062,空白对照组1.088±0.040,实验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778,P<0.05。MCM7蛋白在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10/10),在实验组中为30%(3/10),实验组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1,P<0.001。结论慢病毒沉默SMMC-7721细胞MCM7基因表达能有效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MCM7基因可能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