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颅脑疾病,目前认为海马硬化与颞叶癫痫关系密切,是顽固性颞叶癫痫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对30例正常人及48例癫痫病人进行MRI海马结构体积测量及信号观察。1资料1.1临床资料: 选择临床和/或脑电图证实的颞叶癫痫病人48例,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痫性发作分类方案。其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17~61岁,平均28岁。首次发病年龄2~61岁,平均19岁,病程2个月至22年,平均9年。临床症状有反复发作性肢体抽搐并意识障碍39例,上肢抽搐3例,智力低下4例,失神发作6…  相似文献   
62.
肝结核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结核的CT表现.结果:肝结核分为以下四种亚型:①肝浆膜型1例,为肝包膜增厚及胞膜下多发低密度病灶.②肝实质型5例,其中又分为粟粒型1例、结节型3例、肝囊肿型1例.粟粒型表现为肝弥漫肿大、密度减低并伴有多发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结节型表现为肝内局灶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部分有周边性强化,有1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混杂密度灶,特点为病灶中心密度高,周围密度低,增强扫描有轻至中度的环形强化;肝囊肿型表现为肝内单纯囊肿样改变.③混合型1例,同时具有肝浆膜型和结节型(肝实质型)的表现.④结核性胆管炎1例,仅表现胆管内积气、胆管扩张,沿胆管壁走行的钙化、管型结石均未见.结论:粟粒型肝结核、肝囊肿型肝结核及早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除非有结核病史或活检证实,CT诊断价值有限.结节型肝结核和晚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肝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63.
脊髓室管膜瘤MRI特征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脊髓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结果全部脊髓室管膜瘤呈中心性生长,3例终丝室管膜瘤合并有椎间孔扩大,肿瘤平均累及2.7个椎体。在平扫MRT1WI上.大部分肿瘤呈等或低信号,在T2聊上全部肿瘤呈高信号,10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3例瘤内囊变,2例可见肿瘤内出血,在T2WI上。5例肿瘤可见“帽征”。增强扫描后。15例肿瘤表现为显著强化,14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脊髓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脊髓室管膜瘤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4.
读片窗     
患者 女,28岁。孕1^+月出现阴道流血,自觉上腹隐痛不适,以夜间为主,为耿发性隐痛,无放射痛。上腹隆起,右上腹肋缘下扪及一包块,质中,表面光滑,活动性差,无压痛,无血流震颤。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检查在口腔鳞癌患者的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灶发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18例口腔癌(其中包括16例舌癌和2例口底癌患者)的临床和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及CT平扫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原发病灶的发现全部病例中有5例患者是由PET/CT检查首次发现口腔癌的;PET/CT对原发部位肿瘤病变显示的灵敏度100%(15/15),特异性100%(3/3);CT对原发病灶显示的灵敏度为73.3%(11/15),特异性为66.7%(2/3).(2)18例口腔癌患者中PET/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共26个,大小介于0.8~1.5 cm之间,标准摄取值(SUV)介于2.5~3.2之间;其中仅有5个淋巴结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灶.(3)通过PET/CT检查新发现全身其他部位的侵犯和远处转移性病灶8个.结论 PET/CT对口腔鳞癌原发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比CT平扫高;全身PET/CT扫描对舌癌和口底癌的临床分期、术后复发的判定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66.
PACS中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解决PACS系统使用而带来的质量保证问题。方法研究设计用于影像设备和图像采集网关之间的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结果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可以部分解决PACS的质量保证问题。结论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对错误影像或低质量影像早发现、早修改,从而进一步提高PACS中医学信息和医学影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7.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0岁。腹部无痛性包块1月。患者于一月前分娩一正常婴儿,产后发现腹部仍然隆起,并可触及肿块。体检:全腹隆起,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占满全腹腔,推之不动。未扣出移动性浊音,未闻血管杂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酶谱升高,ECA 30μg/L(正常5ug/L),γ-GT,ACT,ACP及AST均升高。 CT表现:CT片示腹腔内可见一巨大囊性占位病灶,其边界上达肝门,下达盆腔入口,最大径面测13.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利用7.0T小动物磁共振行血氧水平依赖(BOLD)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评估急性马兜铃酸肾病(AAN)大鼠肾脏氧 合水平变化。方法AAN组大鼠(n=18)连续6 d腹腔注射马兜铃酸I型溶液,剂量为40 mg/(kg·d),随机选取6只大鼠于注药前 及注药后2、4、6 d进行BOLD MRI扫描,测量大鼠肾脏皮髓质的R2*值,于上述时间点分别处死3只大鼠行肾脏病理检查。对照 组(n=6)连续6 d腹腔注射PEG400溶液,磁共振扫描方案同AAN组大鼠,于注药后第6天处死3只大鼠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 第4天及第6天AAN组皮质及髓质R2*值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AAN组皮质R2*值第4天(P<0.05)及第6天(P<0.01)较 注药前上升;AAN组髓质R2*值随时间呈逐渐升高趋势,第2天R2*值较注药前无统计学差异,第4天R2*值继续升高(P<0.01), 第6天显著高于注药前(P<0.05)。对照组各个时间点皮质及髓质R2*值较注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OLD MRI能够无创 评估急性AAN大鼠肾脏氧合水平变化,随着AAN大鼠肾脏损伤的进展,定量参数R2*值升高提示肾脏氧合水平降低,尤其是 髓质,从而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PGIL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结果 10例中,胃淋巴瘤6例,肠道淋巴瘤4例.胃淋巴瘤CT表现分3型:溃疡结节型3例,息肉型2例,浸润型1例;肠道淋巴瘤CT表现分2型:肠壁增厚型2例,肠腔内肿块型2例.肿瘤平扫密度较均匀,无明显坏死,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CT明确显示病变周围肿大淋巴结. 结论 CT对于PGIL的定性诊断及临床分期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0.
放射性脑损伤是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1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与肿瘤复发鉴别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就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1H-MRS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