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雨课堂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本科实习生共118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人);试验组采用雨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临床实习考核及调查问卷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试验组学生临床实习考核成绩总分平均为(87.38±4.13)分,高于对照组的(83.57±3.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试验组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掌握、师生交流及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肿瘤放射治疗学的临床教学中应用雨课堂可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3.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肿瘤细胞DNA异常甲基化改变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标志,同时在放疗疗效评价、放射增敏、预后评估、病情监控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肿瘤细胞DNA甲基化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及其在放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肿瘤细胞放射耐受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方剂量和优化参数,分别设计7个野IMRT(7F-IMRT)、Arc1和Arc2计划,比较7F-IMRT与Arc1计划和Arc2计划的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治疗计划机器跳数(MU)和执行时间,采用γ分析法评价通过率,验证治疗计划的剂量准确性。 结果: Arc2计划靶区适形度(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HI)均优于7F-IMRT计划(P<0.05),7F-IMRT优于Arc1计划(P<0.05);Arc2计划直肠V50、小肠V40和V10均低于7F-IMRT计划(P<0.05),而Arc1计划的直肠、膀胱和小肠的近似最大剂量(D2cc)、平均剂量(Dmean)和V50均高于7F-IMRT计划(P<0.05或P<0.01);与7F-IMRT计划比较,Arc2计划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24%和54% (P<0.05),剂量验证的3mm/3%的γ通过率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VMAT治疗,采用单个全弧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宜至少采用2个全弧,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中分次内误差和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剂量超过160 mg)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10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在达到大剂量前1天、大剂量治疗当日等5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患者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盐酸羟考酮完全缓解率(无痛患者比例)随治疗时间逐渐提高,治疗1周可达到6.54%。有效缓解率(疼痛评分≤3分患者比例)在治疗当日达到近50%,治疗1周可达到90%。患者治疗1周的盐酸羟考酮平均日剂量为228.88 mg。与大剂量盐酸羟考酮治疗前相比,大剂量盐酸羟考酮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当日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为10.28%,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减低。结论大剂量盐酸羟考酮可有效缓解中重度疼痛,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中重度癌痛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6.
恶性肿瘤的术前放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术后放疗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近来多数学者倾向于术前放疗,其理由是: 1.术前放疗可以有效杀灭瘤周含氧丰富,增殖迅速的瘤细胞及亚临床灶,使瘤体缩小,放疗后位于肿瘤中央残存的乏氧瘤细胞可被手术切除。 2.降低瘤细胞的活力,使瘤周血管和淋巴管闭塞,减少因手术操作引起的瘤细胞局部种植或远处转移的危险。 3.控制手术野外的转移淋巴结。 4.可以缩小手术范围,使治疗后患者保持较好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 术前放疗的主要顾忌是增加手术的困难(如出血、粘连)和影响切口愈合,但如术前放疗剂量适宜,手术间隔时间合理,可减少某些病例的手术困难,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刘华  刘勇  王艳  杨培  钱立庭 《安徽医学》2016,37(2):184-186
目的 检测PI3K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6例食管癌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PI3K基因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中的PI3K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I3K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6%(44/56),在正常食管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11C-MET PET-CT和MRI图像对脑胶质瘤GTV确定的差异。方法 选取6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患者的术前MRI及11C-MET PET-CT图像,分别由我科5位医师在两种图像资料上勾画GTV,比较两者差异。结果 在MRI11C-MET PET-CT上勾画的GTV体积相似(P=0.917),GTV变异系数也相似(P=0.600)。勾画的GTV重合度最大为73.0%、最小为51.8%。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勾画者之间在两种图像资料上勾画的GTV相似(P=0.709),但PET-CT组GTV最大差值为27.66 cm3,而MRI组的为40.37 cm3。结论 MRI与PET-CT显示的肿瘤边界存在差异,不同勾画者勾画的GTV相似,PET-CT组的GTV最大差值较MRI组的小,11C-MET PET-CT显示GTV较为直观。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接受不同剂量或时间的6MV-X线照射后,对细胞凋亡和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MV-X线照射4Gy后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剂量6MV-X线照射后24h HepG2和PLC/PRF/5两种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状况。结果:4Gy 6MV-X线照射后24h,HepG2细胞凋亡率高于PLC/PRF/5细胞,分别为(7.61±0.77)%和(5.63±0.87)%(P<0.05),且随时间和剂量增加,差异越显著;HepG2细胞受4Gy照射后12h,G0/G1期比例下降,为(40.56±1.59)%,后逐渐上升,G2/M期比例增高,为(13.28±1.02)%,随后逐渐下降;2-6Gy照射24h后,G0/G1期比例逐渐上升,G2/M期比例逐渐下降;PLC/PRF/5细胞G2/M期比例在照射后24h阻滞最明显(22.11±1.48)%,后逐渐降低,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2-6Gy 6MV-X线照射可诱导HepG2与PLC/PRF/5细胞凋亡,并改变周期进程,HepG2细胞发生G1和G2期阻滞,PLC/PRF/5发生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40.
张洋洋  高劲  陶振超  何健  杨丽萍  杨婧  周燕  黄一凡 《安徽医药》2019,23(10):2032-2035
目的探讨高级别胶质瘤( high grade glioma,HGG)术后病人同步放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 2012年 6月至 2017年 7月间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51例 HGG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同步放化疗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依据同步放化疗前 CD4+/CD8+比值将病人分为 CD4+/CD8+≥1及 CD4+/CD8+<1两组,采用 Ka? 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率(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率( overall survival,OS)以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 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结果 HGG术后病人外周血 CD4+CD25+细胞水平及 CD4+/CD8+比值经同步放化疗后均有下降( 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 14个月,范围为 2~ 60个月, 2例失访。 1、2、3年全组病人 PFS和 OS分别为 51.8%,38.3%,31.9%和 71.3%,43.3%,37.2%。CD4+/CD8+≥1组病人 mPFS及中位 mOS均高于 CD4+/CD8+<1组( 16个月比 9个月, P=0.004;36个月比 11个月, P=0.031)。结论同步放化疗可降低 HGG病人外周血 CD4+CD25+细胞水平及 CD4+/CD8+比值;放化疗前 CD4+/CD8+比值可以作为评价 HGG术后病人预后的有效指标, CD4+/CD8+比值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