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通过将复合有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的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 (rhBMP 2 /CPC)应用于体外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实验中 ,观察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 ,以探寻rhBMP 2 /CPC能否有效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而应用于PVP手术。方法 选取 6具尸体脊柱标本 (T8~L5)并测试骨密度 ,然后将其游离成 60个椎体并随机分为 4组 :I组为空白对照组 (n =3 0 ) ;II组为PMMA组 (n =10 ) ;III组为CPC组 (n =10 ) ;IV组为rhBMP 2 /CPC组 (n =10 )。在“C”形臂X线机导引下 ,II~IV组椎体经双侧椎弓根分别充填PMMA、CPC及rhBMP 2 /CPC ;在万能材料实验机上将所有椎体压缩至原始高度的 5 0 % ,测得最大载荷及刚度 ;随后将I组再进一步划分为IA、IB及IC组 ,分别充填PMMA、CPC及rhBMP 2 /CPC ,按前述加载方法再次压缩至充填后椎体高度的 5 0 %。结果 实验开始前 ,各组椎体BMD为 ( 0 .3 10~ 0 .689)g/cm2 ,高度为 ( 1.64~ 3 .0 9)cm (组间比较 ,均P >0 .0 5 )。IA、IB及IC组充填后椎体前缘高度分别增加 ( 0 .16±0 .0 5 )cm ,( 0 .18± 0 .0 7)cm和 ( 0 .2 1± 0 .0 9)cm ,与充填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材料充填量方面 :IA组是 ( 2 .8± 0 .7)ml,IB组是 ( 2 .3± 0 .3 )ml,IC组是 ( 2  相似文献   
42.
43.
44.
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有效实施的管理措施。方法针对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患者拒绝(75.75%)、护理决策问题(11.08%)、护士对全面落实基础护理认识不到位(6.74%)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6.43%);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实施5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15项(17项中除外床上移动和安全管理)基础护理除整理床单位、床上用便器、尿管护理3项外,另12项落实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经过调查研究后制定的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有效解决基础护理落实中的难点,提高基础护理落实率。  相似文献   
45.
椎旁原始神经外胚层瘤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椎旁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CT及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的临床、CT、MRI及组织学所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均见单侧椎旁肿块,累及椎管内硬膜外,肋骨骨质侵蚀,胸髓受压变形;CT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MRI示T1WI肿块信号均匀、略高于邻近骨骼肌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术后MRI显示局部肿块复发和胸腔积液,CT发现肺部、纵隔多发转移结节。结论:pPNET为少见的起源于胸壁、椎旁的恶性肿瘤,其CT、MRI表现无特征性,但可明确肿瘤的范围、进行手术切除可能性评估及治疗后随访。CT易显示肋骨、椎体骨质破坏、肺部小转移灶,MRI则可显示胸壁受累、胸髓受压变形的程度和范围等。  相似文献   
46.
肝血流阻断后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实验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血流阻断对微波凝固范围的影响,以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治疗恶性肝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MTC-3-500s型微波凝固仪分别对6头活体猪肝和20只兔肝进行微波凝固试验。对27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转移性肝癌(42个结节,直径2.3~15.6cm)先行TACE,3~10d后行PMCT治疗。结果 活体动物肝内,40W和60W,时间2min,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阻断时最大凝固直径分别为(22.5±0.6)mm和(28.6±1.2)mm,明显大于血流未阻断时的(13.3±0.3)mm和(15.6±0.7)mm,P<0.001)。35例患者经1~4次TACE和1~3次PMCT治疗后31例肿块缩小,增强CT或MRI显示肿瘤区完全不强化29个,其中直径2~3cm 9个(100%),3.1~5cm 15个(83.3%)。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31例健在,4例死亡(死于心肌梗死1例,消化道出血2例、肝功能衰竭1例)。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肝血流阻断能显著地扩大微波凝固范围。TACE结合PMCT是恶性肝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槐耳清膏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肝癌Hep-G2细胞,分别与DMEM和含槐耳清膏不同浓度(1 mg/ml,2 mg/ml,4 mg/ml,8 mg/ml)的DMEM培养液作用24、48、72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结果 显示槐耳清膏作用Hep-G2细胞后,随着槐耳清膏药物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呈量效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槐耳清膏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率随着槐耳清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率逐步增加. 结论 槐耳清膏体外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槐耳清膏对肝癌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特利加压素在肝癌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搜集18例肝癌合并HRS且使用过特利加压素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钠、24小时尿量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以特利加压素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治疗后尿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钠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肾功能逐渐改善,治疗有效率达100%.2例患者在肾功能恢复正常停用特利加压素后的第2及第3天出现无尿症状而死亡.结论 对肝癌合并HRS的患者,早期采用特利加压素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17例确诊为RAA并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20 ~ 67岁,平均(46.4±10.3)岁.体检发现5例,表现为腹痛和腰痛各4例,表现为间断性肉眼血尿2例,表现为乳糜尿和少尿各1例.多发9例,单发8例.17例共31个动脉瘤,其中真性动脉瘤26个,假性动脉瘤5个;囊状动脉瘤17个,纺锤形或梭形、不规则形、实质内动脉瘤各4个,夹层动脉瘤2个.8个动脉瘤位于肾动脉主干,19个位于肾动脉二级、三级分支,4个位于肾实质内.6例行瘤腔栓塞+载瘤动脉栓塞术,4例行瘤腔栓塞术,3例行载瘤动脉栓塞术,2例行裸支架辅助瘤腔栓塞术,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1例双侧RAA行右侧裸支架辅助瘤腔栓塞术+左侧瘤腔栓塞术. 结果 本组17例中16例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53个月,平均2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术后1周3例尿潜血阳性者转为阴性.术后1个月12例的肉眼血尿、腹痛、腰背痛、发热等首发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3~12个月,实验室检查示SCr、BUN、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超声或CT动脉造影示16例支架及弹簧圈无移位,8例载瘤动脉通畅,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瘤腔扩大.结论 RAA的腔内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应根据RAA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0.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肝脏及其有关血管和胆管疾患所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充血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腹水、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炎以及两者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