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外科手术切除在治疗小肝癌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2011年发表的有关采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外科手术肝切除(surgical hepatic resection,HR)治疗小肝癌的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版所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来筛选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用RevMan5.0.25版软件对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随机对照试验,9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英文9篇,中文1篇,韩文1篇.所纳入的研究共包括2965例患者:其中射频消融组患者1459例、外科手术切除组患者1506例.Meta分析表明:外科手术组在3年、5年生存率及1、3、5年无瘤生存率上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1年生存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射频消融组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对于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少于外科手术切除,但是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总体疗效仍明显优于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和观察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对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5支肾动脉狭窄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血压、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血肌酐及再狭窄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术后1、6、12个月全部成功随访,但术后24个月有15例失访。技术成功率为98%,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血压分别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血压控制的临床有效率(治愈+改善)分别为94%、74%、64%和51%,抗高血压药由术前平均3.5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下降分别为1种、2种、3种,24个月又恢复到3.5种。血清肌酐值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肾功能改善、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12例(24%)、29例(58%)和8例(16%);术后12个月肾功能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39例(78%)和11例(22%);术后24个月肾功能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26例(74%)和8例(16%)。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8%、15%、20%。结论 PTR...  相似文献   
23.
布-加综合征(BCS)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俊凯  李欣  郑传胜   《放射学实践》2009,24(6):676-677
1845年,英国内科医生GeorgeBudd第一次描述了肝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布一加综合征。1899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HansChiari第一次描述了布加综合征的病理学表现,后人即以这两个人的名字来命名Budd—ChiariSyndrome(布加综合征,BCS)。目前专家们认为BCS包括从肝小静脉到下腔静脉和右心房汇合处,发生在任何地方的肝静脉流出道的阻塞。  相似文献   
24.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compar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BD) an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 (PTBS)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Methods 210 cases of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underwent interventionsl therapy, of which 161 cases of drainage catheters placement and 49 cases of metalic stent implantation.Follow-up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telephone review or check-up records. Results The technical success rate of technique was 100%. At 3-5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in 15 metalic stent-treated patients was decreased by (178. 04 ± 42. 32) μmol/L, and direct bilirubin by (83. 97 ± 23. 63) μmol/L.Compared with those of 28 cases treted with drainage catheters: (95.67 ± 34. 28) μmol/L and (49. 84 ± 28. 21) μmol/L,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17 and P= 0.035). At 6-9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in 28 cases of metalic stent group was decreased by (188. 22 ± 79. 90) μmol/L,and that in 126 cases of drainage catheter group decreased by (141. 39 ± 65. 32) μmol/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4). But the decline value of direct bilirubi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median patency period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the drainage catheter group were 60 and 148 days, respectively,those of metalic stent group were 197 days and 245 day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icacies of metalic stent implantation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atheter drainage technique.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调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跌倒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在武汉协和医院介入放射科肝癌TACE术后跌倒的28例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肝癌TACE术后跌倒人数是逐年下降的。②TACE术后患者跌倒与患者的年龄、术中所用药物、病房环境及护士排班有一定关系。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TACE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护士排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27.
介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它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手段在不断发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被公认为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迄今为止,其疗效尚难以完全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与TACE治疗后肝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关.随着基因工程和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经介入方法行基因治疗已渐成雏形并正走向临床,被称为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为介入放射学发展开辟了新领域[1].笔者对目前经介入途径行基因治疗肝癌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与展望.  相似文献   
28.
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方法学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兔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实验方法。材料与方法 大耳白兔 168只 ,随机分为股动脉插管组(n =2 0 )及剖腹下直视穿刺组 (n =148) ,比较两种实验方法的手术及X线下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动物存活率。结果 股动脉插管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 145 .4± 2 4.6min ,X线透视时间 44 .3± 10 .7min ,手术成功率为 2 0 % ( 4/ 2 0 ) ,动物在术后 3天内均死亡。剖腹直视下穿刺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 49.8± 12 .7min ,X线透视时间 7.9± 4.3min ,手术成功率为 97.3 % ( 144 / 148) ,长期存活率为 91.2 % ( 13 5 / 148)。经统计学检验 ,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直视下兔肝动脉细针穿刺行化疗栓塞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正常肝组织微波凝固后CT、MRI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联系. 材料与方法 20只兔剖腹后采用18G微波天线(芯线长1cm),40W,2min凝固左肝内侧叶.分别于术后1~2h、1、2、4、6周行CT、MRI检查,观察病理变化. 结果增强CT、MR T1WI与组织学上所测凝固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即刻CT平扫为边界欠清楚的稍低密度区,无强化;MR T1WI、T2WI中央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区,外周不均匀高信号区.1周后组织学上凝固区细胞结构丧失,细胞坏死,以后纤维组织逐渐长入其间形成分隔并取代坏死组织;CT上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MR T1WI病灶中央低、等信号,边缘高信号;T2WI中央高信号,边缘为不均匀高信号区,两者之间为低信号,1周以后边缘亦为低信号.1周后,凝固灶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增生,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区,呈环形强化.4~6周后肉芽组织机化,强化消失. 结论增强CT、MRI能准确反映组织微波凝固范围,MRI更有助于观察凝固性坏死的动态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HCC)经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E)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 2 0例HCC首诊患者 ,共行 3次TAE术 ,术中间隔时间为 30~ 45d ,在每次术前 2 4h测量肝纤维化 4项检测指标 :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的含量 ,并选取 2 0例健康人测量以上指标作为对照。结果 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发现HCC患者肝纤维化 4项指标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Ρ <0 .0 5 ) ,首次TAE术后与术前 4项指标相比变化不显著 (Ρ >0 .0 5 ) ,第 2次TAE术后复查变化明显 (Ρ <0 .0 5 ) ,第 3次TAE术后复查指标变化最为显著 (Ρ <0 .0 1)。结论 反复多次进行TAE治疗HCC将加快肝纤维化的形成 ,在行TAE治疗时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术中必须强调超选择栓塞 ,术后须加强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