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上升为我国第2位.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已无外科指征,且术后肿瘤复发率亦较高.系统性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利用度差,难以达到保证化疗的剂量强度,至今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批准任何一个药物用于临床肝癌的化疗,也没有标准的系统化化疗方案[1].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方法(TACE)亦称介入治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和术后复发的肝癌取得了良好效果,介入疗法已被公认为治疗不能手术和术后复发肝癌的首选方法. 但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问题仍未解决,影响了其远期生存率.有鉴于此,一直激励着医学和药学专家们不断探索使用新的方法和药物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胆汁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7月7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PTBD术后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1例胆汁培养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81.6%,革兰阳性菌7株占14.3%,真菌2株占4.1%,排名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分别占22.4%、12.2%、8.2%、8.2%、6.1%;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及阿米卡星耐药最低,其次为头孢三代/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培养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且耐药性严重,临床应该重视病原学监测,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在培养结果报告以前,如果患者有感染症状,推荐使用头孢二代/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作为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3.
<正>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1,2]。研究数据表明,70%~80%的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时机[3],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消融、放射治疗及系统治疗等已成为不可手术切除病例的重要疗法[4]。自2018年至今,TACE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愈加迅猛,出现了许多高质量、高级别、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证据,而目前我国尚缺乏肝癌TACE治疗护理实践规范。为规范TACE围术期护理管理,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临床实践经验,组织国内介入领域30多名医疗和护理专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和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术(PTBS)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21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中,161例行PTBD,49例行PTBS.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随访或从患者复检记录中获取随访资料.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5 d,PTBS组(15例)血清总胆红素(TB)下降了(178.04±42.32)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下降了(83.97±23.63)μmol/L;PTBD组(28例)血清TB下降了(95.67±34.28)μmol/L,血清DB下降了(49.84±28.21)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35).术后6~9 d,PTBS组(28例)血清TB下降了(188.22±79.90)μmol/L,PTBD组(126例)下降了(141.39±65.32)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血清DB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7).PTBD组和PTBS组的中位通畅期分别为60和197 d,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8和245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FIBS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PTB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血氧在术后不同时间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低氧血症,指导术后氧疗和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和TACE疗效。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剐测定TACE患者术前、术后1h、6h、24hSpO2,术前、术后1h、24h血气分析。结果 术后1h患者Sp02和PaO2即有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6h、24hSpO2、PaO2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pH值术后1h、24h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 TACE可引起术后患者血氧下降,使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对于TACE术后患者应常规进行血氧持续监测,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血氧改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止痛机制。方法 自 2 0 0 3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2 3例 31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椎体。结果 CPC平均充填量胸椎 3 1ml,腰椎 4 0ml;术中CPC渗漏者 4例 4个椎体 ,但无 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根据Huskisson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评定 ,并经 3~ 10个月 (平均 6 6个月 )的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P <0 0 1)。结论 PVP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CH患者的综合影像学资料。7例均接受X线平片检查,6例接受CT,4例接受MR,6例接受ECT检查。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共8处长骨病灶,7处位于骨干部,1处在干骺端,X线平片和CT示8处病灶均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6处边界清楚,2处周缘见少许骨质增生;6处周围骨膜增生明显,其中2处表现为多层骨膜增生,4处病灶旁可见骨膜新生骨。4处病灶呈T1WI低-等信号,T2WI上呈均质或不均质高信号,病灶周围均见明显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胀。MRI显示软组织肿块2处。ECT示6例共7处病灶均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区。结论长骨LCH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应用综合影像学检查可更好地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合适的门脉局部给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途径。方法 采用四氧化碳 (CCl4 )诱发的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将哌唑嗪分别从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输注和脾直接穿刺给药 ,比较4种途径给药后门脉压 (PVP)、下腔静脉压 (ICVP)、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的变化情况。结果 哌唑嗪经门脉、肝动脉和脾脏注入使PVP平均下降 18.6 %、18.6 %和 14.8% ,三者无明显差别 ,明显高于下腔静脉注入 ,后者平均下降 10 .3% ,经门脉、肝动脉和脾脏注入使MAP下降分别为 :12 .4%、14.5 %和 18.9% ,明显低于下腔静脉注入 ,后者使MAP下降 2 4.1%。 4种途径对心率的影响无差别。结论 哌唑嗪经肝动脉和脾脏注入同样具有经门脉注入治疗门脉高压的优点 ,即降门脉压作用强 ,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肝动脉植泵注入扩血管性降门脉压药物是临床上可采用的药物治疗门脉高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2例PAVM患者,单发囊状肺动静脉瘘8例,多发肺小动静脉瘘4例。回顾性分析12例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的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资料,以及栓塞治疗的经过并统计其并发症,记录8例患者随访结果,5例患者治疗前后测定了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合度。【结果】胸片检出病灶10/12例,确诊9例;CT、MR分别检出病灶8/8、3/3例;全部病例均经肺动脉造影确诊。PAVM栓塞操作成功率100%。5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由栓塞术前平均9.60kPa升至术后13.14kPa;SaO2由栓塞前平均86.0%上升至90.5%。栓塞后6例患者出现低热、胸痛等轻微并发症,1例出现较为严重的胸膜炎,经处理后症状消失;随访结果表明全例治疗有效,无栓子移位及医源性异位体循环栓塞发生。【结论】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术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例因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介入栓塞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共接受介入栓塞治疗21次;4例患者出血责任血管为颈内动脉,采用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载瘤段,15例患者责任血管为上颌动脉分支,采用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例患者为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采用PVA颗粒及弹簧圈栓塞。对所有患者治疗均有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