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163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基于杜娟属植物的DNA 条形码序列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杜鹃属有毒植物约在60种以上,如羊踯躅等药用植物具有强毒付作用,而目前杜娟属的分类十分复杂。DNA barcoding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技术,COI序列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的鉴定,但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一个通用序列能鉴定所有植物物种。本文对杜娟属257个物种ITS、ITS2、matK、PsbA-trnH序列比较,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序列的变异性,然后用Taxon DNA软件评估这四个序列的barcoding gap。筛选适合于杜娟属的DNA条形码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atK和psbA-trnH并不适合于杜娟属的DNA barcoding鉴定。ITS2和ITS序列都可以有效的对杜娟属植物进行DNA barcoding鉴定,但ITS在物种中的扩增效率较低,因此推荐将ITS2序列作为一个潜在的杜娟属植物DNA barcoding鉴定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减联合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职业性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辨证为肺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职业性尘肺病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升陷汤加减联合信必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信必可吸入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Pred,CAT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12周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_1%Pred均较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T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善气短乏力、自汗畏风效果显著(P=0.0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职业性尘肺病合并COPD稳定期可明显提高肺功能指标FEV_1、FVC、FEV1%Pred,降低CAT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63.
2020—2021年对3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典型行业现场检测工作进行定点噪声、个体噪声测量;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现场检测方式、个体防护、体检情况等信息;依据工作任务暴露评价模型(TEM),对噪声接触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0—2021年检测典型行业166家次,定点噪声声级均>80.0 dB(A)76家次,脉冲噪声声级最高114.0 dB(A),稳态和非稳态噪声声级80.1~110.7 dB(A);现场检测526 d,个体噪声8 h等效声级(Lex, 8 h)≥85.0 dB(A)158 d,≥80.0 dB(A)217 d,<80.0 dB(A)309 d。问卷调查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20人未进行听力检查,3人体检出现高频听力异常,形成原因还有待研究。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噪声接触水平较高,各检测机构应加强对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964.
患者男,43岁,于2011年8月28日上午7:30活动时突然出现胸痛伴大汗,为持续性,无肩背部放射疼痛,服用速效救心丸10粒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饮酒20余年,每日饮白酒约150 mL,吸烟指数200年支.患者门诊做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Ⅴ1~ Ⅴ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1~4 mv,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5 ~1.0 mv.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50 AM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颜面紫绀,血压测不到,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给予200 ~ 300 J直流电除颤2次,心电监护转为窦性心律,5 min后转为室性心动过速,予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后转为窦性心律,意识恢复,BP 110/66 mmHg,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氢氯吡格雷300mg口服,皮下注射吗啡5 mg.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D  相似文献   
965.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评价方法对某菱镁矿深加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该企业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噪声声级存在超标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较低。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管,企业加强防尘、降噪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降低职业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病因和外科治疗思路。方法 收集2011—2023年单中心7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24~70岁,平均48.3岁。所有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均包含头痛及视力、视野下降等眼科症状。通过显微镜或内镜下经蝶鞍底前部抬升的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头痛及眼科症状均得以有效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是颈内动脉搏动牵拉刺激视神经及周边硬膜结构导致一系列头痛及眼科症状,通过手术将鞍底前端抬升是治疗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组层面对丹参萜类合酶(SmTP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面鉴定和功能预测。方法 从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拟南芥信息资源中心(TAIR)和番茄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库(TFGD)分别获取丹参、拟南芥和番茄基因组与转录组数据。借助Perl语言、TBtools等工具对SmTPS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52个TPS成员分布在丹参的8条染色体上;编码氨基酸数目在207~822 aa;等电点在4.76~9.16,分子质量为24.11~94.81 kDa,所有成员均为亲水蛋白。基因结构分析表明不同亚族成员之间内含子数差异明显,72.6% TPS-a、TPS-b、TPS-g亚族成员为6,88.9% TPS-c、TPS-e/f亚族成员>10;蛋白motif相对保守。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SmTPSs启动子区均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大多数SmTPSs启动子区含有激素响应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mTPS家族成员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24个基因响应外源茉莉酸甲酯。结论 基于已发表丹参基因组,鉴定得到52个SmTPS家族成员,结合系统进化与表达模式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测。该文为丹参中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全面解析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和总结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的临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6年8月手术的21例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操作技巧,总结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面瘫情况及其余并发症。结果21例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最大径62 mm,最小直径40 mm;肿瘤全切6例,近全切除15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面神经功能H B 1级7例,2级7例,3级5利,4级2例;共济运动障碍者2例。术后2年以上随访H B 2级患者有3例恢复至1级。结论合理控制出血是切除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的关键步骤,内听道后壁的精细打磨、面神经扇形扩张平面的确认与保护是保留面神经功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69.
尿样离心过膜后经初始流动相稀释进样,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BEH C18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本方法亚硫基二乙酸在1.01~5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04 ng/ml、1.010 ng/ml,加标回收率97.0%~102.8%;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56%~0.75%和1.20%~2.90%。样品在4℃或-20℃下至少可保存7 d。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可准确测定正常人群和氯乙烯职业暴露人群尿中亚硫基二乙酸含量。  相似文献   
970.
取血样沉淀蛋白后离心,上清液用流动相稀释过膜上机,经Waters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建立血液样本中14种镇静催眠类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血中14种镇静催眠类药物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3.0~18.8 ng/ml,定量限10.0~62.7 ng/ml;样本加标后平均回收率80.47%~121.3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43%~3.69%和0.86%~8.42%。本方法中样本经沉淀蛋白、稀释等简单处理后直接上机分析,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日常测定需求,可为血中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残留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