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620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我国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家庭照顾者,简言之就是在家里为特殊对象提供医疗服务和生活帮助的人,他们也是卫生服务队伍中的重要一员。一方面,我国处于急剧老龄化时期,据联合国预测,至21世纪上半叶,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受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及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者仍以居家接受家庭成员的照顾为主,家庭成员承担着主要的照顾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新出现的硫化氢(H2S)阴性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进行鉴定。方法比较腹泻患者分离的山夫登堡沙门菌落、生化、耐药表型和沙门菌毒力岛1(SPI-1)的编码基因表型(hilA、invA),使用Riboprinter(进行核糖体指纹图谱分型,脉冲凝胶电泳(PFGE)选用XbaⅠ限制性内切酶,聚类软件选用BioNumerics软件。结果 2006年30株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菌株中,确认12株属于H2S和hilA、invA基因均阴性的表型不典型菌株;所有菌株除对四环素有较高耐药性(75.6%)外,对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均较敏感;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图谱证实不典型与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在遗传学上属独立的克隆;PFGE分型将34株腹泻株分成16个带型,11株不典型菌株间存在9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6型(6株)和4型(3株);13株典型菌株间有8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17型(5株)、23型(5株)和11型(3株),不典型与典型菌株分别聚类成2个克隆族。结论生化、基因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不典型的山夫登堡沙门菌构成了2006年上海市山夫登堡的多点暴发病例,建议使用经过优化的常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避免临床实验室对表型不典型沙门菌株的漏检。  相似文献   
93.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的特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NAAT)自应用到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以来,就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它比培养的速度快,特异性高,可以在3~6 h得到结果[1].商业化的检测试剂盒更是让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成为可能[2-3].高通量的自动检测装置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高昂的价格和实验室配套设备的要求限制了方法的使用范围.为更好的控制结核病的蔓延,临床迫切需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结核病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被动转移东方田鼠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力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东方田鼠血清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被动转移至小鼠 ,观察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减虫率、减卵率 ,并采用ELISA分别检测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和虫卵的 8种抗体。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东方田鼠血清受体小鼠获得的减虫率为 3 6.2 % ,减卵率为 5 4.0 % ;血清IgE、IgM、IgG及其亚类抗体均有升高 ,其中抗童虫抗原的IgG1抗体水平增幅最大。各试验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天然抵抗力可通过血清被动转移至小鼠 ,使之获得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该保护力可能是通过同时诱导受体小鼠Th1和Th2型免疫应答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5.
华支睾吸虫几种重要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些重要的蛋白质对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过程 ,包括入侵、免疫逃避、生长、以及致病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基因重组 ,有助于研究开发抗寄生虫疫苗、药物以及免疫诊断制剂。华支睾吸虫一些重要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已经在基因、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1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s)谷胱甘肽 S转移酶类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s) ,以胞浆二聚体或与细胞膜结合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 ,是主要的细胞解毒系统 ,与许多生理及生物异源物质的排泄有…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用FTA/PCR检测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技术,并与常用的商业化的粪便DNA抽提试剂盒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经病原学检测已经确诊的隐孢子虫阳性和阴性粪便,分别采用FTA卡和商业化DNA抽提试剂盒抽提粪便样本中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利用BLAST在NCBI上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做同源性分析,确定虫种.结果 应用商业化DNA抽提试剂盒抽提DNA,无论是否反复冻融破壁,2个阳性对照样本扩增出目的 片段,另3个阳性样本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样本纯化后应用FTA卡抽提DNA进行PCR检测,所有阳性粪样均扩增出830 bp左右的目的 片段,通过测序和比对,其中2个为贝氏隐孢子虫,1个为火鸡隐孢子虫.结论 应用FTA进行粪便样本中隐孢子虫DNA的抽提方法具有简单有效、快速灵敏、准确可靠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检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梳理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为政府部门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合理建议.方法 编制统一的调查表,对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现场调查,从机构性质、人员结构、业务范围、技术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分析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上海市现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4家,...  相似文献   
98.
汉坦病毒致病性及其结构蛋白抗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在临床上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自1976年李镐汪等从疫区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汉坦病毒76—118株以来,各国学者相继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目前汉坦病毒已鉴定出多种型别:姬鼠型(Hantaan,HTN)、家鼠型(Seoul,SEO)、Puumala(PUU)、Sin Nombre(SNN)、Dobrave(DOB)等,在我国主要流行型别为HTN和SEO。  相似文献   
99.
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汇区新场镇和青浦区金泽镇为调查点。在调查点野外、自由市场、餐饮场所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点发现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2种(铜锈环棱螺、中国圆田螺)、蛞蝓2种(双线嗜黏液蛞蝓、黄蛞蝓)和蜗牛1种(中华灰尖巴蜗牛),同时查到保虫宿主(鼠)和转续宿主(淡水鱼、河虾、青蛙、河蟹,蟾蜍)。经检测均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结论]本市目前尚无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存在,但具备了该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一旦有该虫传入可引起传播,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居民区采用孳生地管理和文化防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控制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效果,探索这种控制措施的成本以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于2007年5—10月,选择普陀区师大三村和杨浦区的长恒苑为实验区,选择与实验区条件相似的小区为对照区,实验区采取专业人员每周2次检查清除各种小容器积水,每10天检查处理下水道、雨水井、明沟,同时宣传蚊虫的防治知识,上门动员和督促居民及时清除天井、阳台等处的各类容器积水,对照区则采取常规控制措施(突击灭蚊)。采用容器指数、孳生地阳性率、叮人法和人工小时法成蚊密度等指标评价实验区的控制效果。结果(1)6—9月居民户室内积水容器阳性率得到有效控制,实验区月平均阳性率5.56%,明显低于对照区16.81%;(2)6—9月实验区居民外环境积水阳性率平均4.74%,对照区为14.85%,二者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03,P〈0.01);(3)7—9月人诱法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实验区分别为0.60、1.33和0.50只/30min,对照区分别为7.83、7.67和5.00只/30min;(4)6—9月人工小时法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实验区为1.80只/h,对照区为5.80只/h;(5)防治成本按照控制面积计算,实验区每月支出人工和药物费用约为0.08元/m^2,对照区每月支出约为0.05元/m^2。结论社区采用上述孳生地管理和文化防治相结合的措施,能有效地将社区内白纹伊蚊幼虫孳生率和成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控制成本(0.08元/m^2)处于居委会和物业部门可接受范围内,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