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620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通过对最近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实验室检测"不确定"结果的分析讨论,尽可能减少实验室"不确定"结果的比例,提高实验室HIV确证实验的质量。方法该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两种快诊实验检测,又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实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对该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例首次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两次随访均来自浦东新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的病例,ELISA和快诊检测为HIV抗体阳性,但WB确证结果首次为"不确定",第2、第3次随访结果也均为"不确定",后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HIV-1型的CRF01_AE重组亚型,符合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论对确证试验为"不确定"的病例,应综合初筛结果和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及流行病学史,尽早明确个体HI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 描述上海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上海市1999-2006年期间新登记并确诊的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病患者共14589例,其中≥60周岁的老年患者共5068例(34.7%),<60岁的非老年患者共9521例(65.3%)。研究描述了两组患者人口学、临床特征、细菌学、死亡情况等方面的特征,并以logistic回归逐步前进法鉴别老年患者中可能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中男性4167例,占82.2%,非老年患者中男性6699例,占70.4%(χ2=244.8, P<0.01)、老年复发患者1447例,占28.6%;非老年患者1240例,占13.0%(χ2=536.3, P<0.01);老年有合并症患者1472例,占29.0%,非老年患者1172例,占12.3%(χ2=624.2, P<0.01);老年涂阳患者4313例,占85.1%,非老年患者7625例,占80.0%(χ2=31.6, P<0.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中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空洞者(1480例,占29.2%)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3120例,占32.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1.9, P<0.01)。老年患者病死率(668例,13.2%)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139例,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7, P<0.01)。在5068例老年组患者中,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逐步前进法分析显示,70~<80岁(OR=1.89, 95%CI=1.54~3.32,P<0.01)、80岁及以上 (OR=3.71, 95%CI=2.91~4.74, P<0.01)、男性(OR=1.72, 95%CI=1.34~2.21,P<0.01)、有合并症(OR=1.53, 95%CI=1.28~1.83,P<0.01)、涂阳(OR=1.33, 95%CI=1.02~1.72, P=0.03)、居住地区为郊县(OR=1.49, 95%CI=1.24~1.79,P<0.01)和耐多药(OR=1.95, 95%CI=1.10~3.48,P=0.02)与死亡相关。结论 上海市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死率远高于非老年患者。高龄、男性、有合并症、涂阳、居住于郊县和耐多药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高脂血症的分布特征, 初步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CNTR在全国11个项目地区募集的双生子, 纳入成年且具有高脂血症信息的69 130名(34 565对)双生子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描述高脂血症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分别计算不同卵型双生子的高脂血症同病率, 估算遗传度。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34.2±12.4)岁。双生子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3%(895/69 130)。男性、年长、城镇、已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当前吸烟和曾经吸烟、当前饮酒和曾经饮酒人群中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 同卵双生子高脂血症同病率为29.1%(118/405), 高于异卵双生子的18.1%(57/3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地区及性别分层中, 同卵双生子同病率仍呈现高于异卵双生子的趋势。进一步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 在北方组和女性组中, 高脂血症遗传度分别为13.04%(95%CI:2.61%~23.47%)、18.59%(95%CI:4.43%~3...  相似文献   
75.
弓形虫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制敏感、特异的检测弓形虫IgM和IgG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方法 收集人工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昆明系小鼠的腹腔液,提取弓形虫胞质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并经电泳转印至硝酸纤维膜,以无毒灵敏的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分别检测30份弓形虫IgM和28份IgG阳性血清,40份健康人血清。通过比较抗原制备方法和使用剂量、封闭剂、洗涤和稀释剂、工作浓度、作用时间以及反应带出现率,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以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以及稳定性作为试剂盒评价标准。 结果 用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30份弓形虫IgM和28份IgG阳性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0.0%(27/30)和85.7%(24/28),40份健康对照者血清的弓形虫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特异性均为100%,Youden指数分别为0.9和0.86。试剂盒于4℃ 保存约6个月的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 该免疫印迹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76.
<正>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解放前,我国的霍乱主要由O1群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我国广东省首次出现El Tor生物型霍乱流行[1],1993年,在新疆局部地区发生O139血清霍乱[2]。上海市宝山区从1962年开始流行霍乱,当年本地人口病例数59人,发病率为12/10  相似文献   
77.
"第六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办30周年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6—18日在上海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环境与健康保护:从理论到行动"。此次会议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主办,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协办。共有44位中外专家进行了报告,200余位参会者就"环境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环境与职业医学中的组学研究""环境政策与公共卫生"等内容展开讨论。本次会议收到中英文论文投稿近200篇,同时设置了壁报展示并评选出3份优秀壁报。在"《环境与职业医学》编者、审者、作者交流会"上,编委会成员和审稿专家共同回顾了杂志创办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为杂志的发展提出了缩短出版周期、提供增值服务、进入重要数据库等意见。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可望进一步加深加强上海与国际国内在相应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更好地促进环境与职业医学领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微观与宏观的融合,为环境健康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2010—2013年《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刊出论文作者的基本特征,为制定相应编辑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2010—2013年间刊出的全部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论文的基本情况、作者情况、作者单位及基金论文比。[结果]14年间,《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共载文902篇,发表时滞8~9个月。2篇均作者数为4.40~5.01人,合著率为96.01%;第一作者以女性(51.85%~60.00%),20世纪70、80年代出生(34.16%~40.44%、25.33%~45.27%),硕士学位(53.22%),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者(47.48%)占优势。3作者单位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及江苏,分别占44.35%、9.98%及7.76%。44年间,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49.78%~56.42%。[结论]《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该刊作者分布范围广,合作率高,在华东地区的长三角影响力远大于其他地区。上海、浙江和江苏地区论文产出率高,地区分布尚不均衡。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上海市女性居民对宫颈癌筛查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早期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8—9月,对上海市7 909例15岁及以上女性居民的宫颈癌筛查知识和相关检查参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宫颈癌异常体征(7 908例)和宫颈细胞定期涂片筛查知识(7 907例)的知晓率:15岁及以上女性居民分别为54.29%和34.88%;居住于中心城区者知晓率较高(分别为59.49%和39.41%);18~44岁年龄组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62.04%和40.30%);大专及以上者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0.29%和49.33%)。18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6 973例)接受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的比例为32.37%,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8~44岁和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女性受检比例较低(分别为26.96%和20.69%)。在曾经做过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的2 223例女性居民中,最近一次检查距调查时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00年。[结论]上海市女性居民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度较高,但参加相关筛查的比例相对较低。应加强该人群宫颈癌筛查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以提高其宫颈癌筛查的参与率及主动防癌健康检查的比例。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5—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2005—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3年上海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5起,其中传染病事件182起(84.7%),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事件18起(9.1%),食物中毒事件15起(7.0%)。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峰在5月份、11和12月份,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事件只发生在9—10月份。不同事件在月份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最多,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是学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疾病。[结论]2005—2013年上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疾病为主,主要发生在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