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620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姜黄素是源自植物姜黄的酚类物质,被广泛用作天然色素、调味剂、香料及防腐剂。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姜黄素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然而有关其潜在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给予浅评。  相似文献   
132.
2001~200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状况及相关特征,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上海市2001~2004年中小学生伤害死亡者入户询问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1~200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年均死亡率为8. 68 /10万,伤害致死占总死亡38. 71%,是中小学生第一位死因;伤害死亡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中毒、意外跌落、淹死和自杀;不同性别年龄中小学生的伤害死亡构成不同。 [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有明显的年龄性别特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控制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3.
三类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遗传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人体对内外源性致癌剂的代谢能力和基因修复能力等因素将影响个体对胃癌的易感性。影响肿瘤遗传易感性基因主要有代谢酶基因、修复基因及免疫功能和控制细胞生长基因。近几年,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有关基因多态性和胃癌易感性的研究。本文主要就上述3类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4.
影响捕蝇笼诱蝇效果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4种因素对捕蝇笼诱蝇效果的影响。方法捕蝇笼诱捕法。结果10、11月阳面捕获的蝇数多于阴面,4,6,8月阴面多于阳面,且其中6月和8月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5次试验中捕蝇笼放置在150m捕获的蝇数均少于着地,且6,8,10月3次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100g诱饵捕获的蝇数均少于250g,未发酵的诱饵捕获的蝇数也少于发酵的诱饵,前者4月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8,10月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后者4,6,8,10月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11月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实验的各个因素中,诱饵引诱力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放置部位的朝向及高低也是影响捕蝇笼捕蝇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5.
建立了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积雪甙。以柴胡皂甙D为内标,采用XTerra C18柱,流动相为O.1%乙酸和含O.1%乙酸的乙腈,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检测方式为多反应检测,定量分析离子为m/z981.5→493(积雪甙)和803→331(柴胡皂甙D),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处理。检测限为0.5ng/ml。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筛选、鉴定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其可能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对正常人、HBV相关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清分别进行检测,筛选肝癌血清差异表达蛋白;通过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其中表达差异最明显的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根据筛选结果,建立肝癌诊断决策树模型,评价其诊断肝癌的准确性和敏感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肝癌组有44个差异蛋白质波峰(P<0.05),其中21个上调,23个下调;与肝硬化组相比,肝癌组有51个差异蛋白质波峰(P<0.05),其中47个上调,4个下调.质荷比为5 805的蛋白质表达在正常人群<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在肝癌组中表达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其酶解消化产物进行肽指纹谱(PMF)鉴定发现其中有2条肽段序列与硫酸软骨素合酶Ⅱ部分序列相匹配.根据筛选的差异表达蛋白成功建立肝癌诊断决策树模型,其判断肝癌的准确率为94.82%[(23 32)/58]、敏感性88.46%(23/26)、特异性100%(32/32).结论:成功筛选HBV相关肝癌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差异最显著蛋白(质荷比为5 805)酶解产物中有2条肽段与硫酸软骨素合酶Ⅱ部分序列相匹配;根据筛选结果建立的肝癌诊断决策树模型有助于早期诊断HBV相关肝癌.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 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区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29.50%、11.8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5),且有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降低的趋势(χ2=173.88,P<0.05);男女感染率(经年龄标化)分别为16.50%和1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年龄组感染率中以10~19岁组最高,与其余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9,P<0.05).感染人群总的平均感染度为1.66%,3个区的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06%、1.20%、1.04%(F=8.19,P<0.05);年龄、性别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O.05;t=1.76,P>0.05);感染者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χ2=96.95,P<0.05).结论 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8.
乙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点总体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进行入户个案调查乙肝感染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并采血检测HBV感染情况。调查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口腔诊疗史(OR=1.498)、输血史(OR=1.434)和创伤性美容史(OR=2.132)是本次调查所得乙肝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职业人群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64.69,P〈0.001),工人感染率最高,达到74.14%,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以高中(中专)感染率(63.33%)为最高(χ2=221.74,P〈0.001)。乙肝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χ2=318.93,P〈0.001)。结论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正确的行为、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实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乙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分析体外法参数在抗水性防晒化妆品抗水能力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个宣称具有抗水或防水功能的防晒化妆品和2个未宣称抗水或防水功能的防晒化妆品。分别测定入水前后的SPF值、λC值及R值(UVA/UVB),并记录入水前后的MPF吸收曲线。[结果]6种防晒化妆品样品入水前后的SPF值、λC值、R值及MPF曲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SPF值和R值相结合,可以简单推断样品入水前后防晒剂的变化情况,但要获得全面的信息,还需参考MPF曲线的变化情况。λC值在防晒化妆品抗水性评价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实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0.
上海市中学生吸烟流行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吸烟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19个区的57所学校(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各19所)11~20岁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9239人,其中初中生3112人(男1565人,女1547人),高中生3097人(男1475人,女1622人),职业学校学生3030人(男1734人,女1296人)。上海中学生总吸烟率为19.5%,其中初中生吸烟率为6.9%,男生10.5%,女生3.2%;高中生吸烟率为16.7%,男生24.7%,女生9.4%;职校生吸烟率为35.2%,男生47.1%,女生23.4%,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占49.1%;朋友提供香烟是中学生第一支香烟的主要获得途径,占53.3%。结论目前上海市中学生吸烟率仍在上升,特别是高中生和职校生。普及吸烟危害健康知识,提高抵御第一支香烟能力应是中学控烟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