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584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83篇
  2篇
中国医学   131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Largely discharged and excreted medical pollutants pose huge threats to ecosystems. However, typical photocatalysts, such as the Keggin-typed H3PW12O40, can hardly degrade these hazards under visible-light due to their broad bandgap and catalytic disability. In this work, the visible light harvesting was enabled by combining macrocyclic coordination compound CuC10H26N6Cl2O8 with H3PW12O40, and the resulting CuPW was loaded with CdS to reach robust catalytic ability to totally detoxify medicines. We prepared the CuPW–CdS composites through a facile 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it showed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for degrading tetracycline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The (CuC10H26N6)3(PW12O40)2 with 10 wt% load of CdS shows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and is ∼6 time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pure CuPW counterpart. The heterojunctional CuPW–CdS composites promote the separation of electrons and holes, and consequentially enhanc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hanks to migration of electrons from CdS to CuPW, the photocorrosion of CdS is prohibited, resulting in a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during photocatalysis. In this work we design a new route to the multi-structural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pollutant decontamination.

We demonstrated the incorporation of (CuC12H30N6)2+ into the a Keggin type H3PW12O40 by a simple one-pot self-assembly process. A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was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CdS which has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靶标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的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上筛选出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并根据活性成分检索其成分作用的靶标。利用在线文本挖掘服务器(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查询与癫痫相关的靶标,并使用在线软件venny 2.1 对癫痫相关的靶标与小柴胡汤作用的靶标取交集,得到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潜在靶标156个。将潜在靶标导入Cytoscape软件,初步获得“成分-靶标”关系网络;同时基于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根据KEGG富集分析结果,构建“潜在靶标-KEGG通路”关系网络。此外,为了解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把潜在靶标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网络),将关系网络编排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获得核心子网络。结果: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有162种,主要包括: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苷、山柰酚、人参皂苷Rh2、异鼠李素、柚皮素、木蝴蝶素等;作用的靶标有156个。其主要作用的途径有:IL-17信号通路、细胞凋亡、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的阻力等。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癫痫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特点。本研究进一步拓宽了小柴胡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联合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MLR)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81例第一次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根据90?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63例和死亡组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与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联合M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者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人工肝治疗死亡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NLR、MLR、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生存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NLR [OlR=3.719(95% CI:3.525,3.942)]和MLR[OlR=2.335(95% CI:2.161,2.596)]为预测HBV-ACLF 患者人工肝治疗90 d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TA [OlR=0.729(95% CI:0.550,0.967)]为预测其预后的保护因素。AUC显示:NLR联合MLR的AUC相对最高,为0.921(95% CI:0.876,0.966)。NLR联合MLR可提高预测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敏感性[76.0%(95% CI:0.723,0.806)和特异性[92.0%(95% CI:0.882,0.957)]。结论 PTA和系统性炎症指标(NLR、MLR)与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背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对于IBS-D患者的诊疗特别是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且容易复发。目的 探讨安肠汤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屏障功能、炎性因子、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安肠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测试表(IBS-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PY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63,P<0.05)。治疗后观察组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QOL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DAO、D-乳酸、I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DAO、D-乳酸、IFAB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血清NPY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 安肠汤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改善肠屏障功能,保护肠组织,减轻炎性反应,调控脑肠肽分泌平衡。  相似文献   
45.
从形态、位置和毗邻的角度来看,中医的肾藏就是生物学之肾脏;从功能上看,肾藏不完全等同于肾脏,但是中医学肾主生殖功能与生物学生殖-内分泌系统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对肾主生殖功能异常症状的生理病理解释,获得肾主生殖的生物学基础。肾藏的生物学基础一是主男性生殖之肾藏:①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阴茎、阴囊;②分泌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二是主女性生殖之肾藏:①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②分泌器官:腺垂体、卵巢、黄体、肾上腺、胎盘、乳房。肾精的生物学基础一是主男性生殖之肾精:①具有遗传基因的生殖细胞(精子)及其母细胞;②促性腺激素、雄激素、胰岛素样因子3、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雄激素结合蛋白;③附属性腺产生的分泌液。二是主女性生殖之肾精:①具有遗传基因的生殖细胞(卵子)及其母细胞;②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催产素、催乳素、前列腺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③卵泡壁溶解酶。  相似文献   
46.
蒋凌飞  吕燕  陈炜 《中医学报》2020,35(1):136-139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D-aspartate,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头穴透刺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侧脑室注射建立AD模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记忆能力比较:造模后,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R2A相对表达量升高明显(P<0.05),NR2B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NR2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NR2B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针刺组NR2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西药组(P<0.05),NR2B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能够减少AD模型大鼠海马NR2A的表达,提高NR2B的表达,从而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精神分裂症未合并糖代谢紊乱68例,伴2型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6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及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患者病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伴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单纯精神分裂症组(P<0.05);2组言语记忆、语义流畅、视觉记忆、迷宫、持续操作、数字序列及符号编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组SF-36表中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一般健康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精神分裂症组(P<0.05)。结论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慢性间歇低氧(CIH)与持续低氧(CH)对大鼠血清及组织器官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的影响,以探讨CIH相关性高血压及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H组、CH组和对照组共3组,每组6只.CIH组大鼠循环给予氮气和压缩空气(每循环180 s,舱内最低氧浓度达6%~8%,维持20~25 s,然后恢复至21%,7 h/d),CH组持续给予氮气(舱内氧浓度保持8%~12%,7 h/d),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结果 第6周时CIH大鼠收缩压(SBP)显著高于CH组、对照组(P<0.05)和实验前水平(P<0.01).CIH分别与CH和对照组比较:肾小动脉和肺小动脉中ACE及AC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肾组织中AngⅡ显著增高(P<0.05),Ang-(1-7)则明显降低(P<0.05).CH组肺组织AngⅡ较CIH及对照组增高(P<0.05),Ang-(1-7)降低(P <0.05);SBP与血清及肾AngⅡ水平呈正相关;与Ans-( 1-7)水平呈负相关.CIH组肾小动脉及CH组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壁厚度占外径或内径的百分比(WT%)及管壁面积占血管壁总面积的百分比(WA%)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肺及肾的小动脉管壁厚度与其相应组织局部的AngⅡ呈正相关(r=0.386、0.414,均P<0.05),与Ang-( 1-7)呈负相关(r=-0.401,-0.394,均P<0.05).结论 CIH与CH两种低氧方式对大鼠血清及各组织局部的RAS系统影响程度及结果存在差异性,CIH主要影响大鼠肾组织及肾小动脉及体循环RAS系统,与血压增高密切相关;CH主要影响肺组织及肺小动脉RAS系统,可能与肺动脉重塑及肺动脉高压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使用"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MAC)预处理方案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0例PBSCT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预处理采用MAC方案,临床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评估造血重建速度及患者预后。结果 10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未发生预处理相关死亡。移植后5~7d白细胞降为0,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1(8~12)d,无输注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3(12~13)d;本组平均随访36.8个月(3~100个月),其中3例(30%)患者移植后3个月左右复发。所有患者在移植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MAC预处理方案其不良反应小,优于经典的全身照射/CY方案,且简便易行,抗白血病作用确实可靠,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中国18家医院的14万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国18家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4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3889例(143889只右眼)的眼部生物学参数资料。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等眼球参数采用IOLMaster 500测量,获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各医院将资料整理分析后提交给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总体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χ2检验等分析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在不同性别、年龄、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中的分布差异。结果143889例患者中女性84319例,男性59570例;年龄为72(65~78)岁;角膜散光度数为0.84(0.51~1.33)D,散光度数≥0.75 D者80895例(56.22%),散光度数≥1.00 D者57304例(39.83%)。女性角膜散光度数为0.87(0.53~1.37)D,男性为0.82(0.50~1.29)D(U=-14.891);女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3.26%(28046/84319),逆规散光比例为49.08%(41385/84319);男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4.26%(20408/59570),逆规散光比例为46.91%(27945/59570)(χ2=70.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年龄增加,角膜散光度数先由0.94(0.57~1.48)D减少至0.75(0.46~1.18)D,后又增大至1.19(0.74~1.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63.438,P<0.05),变化的转折在61~70岁。随着年龄的增大,顺规散光比例减小[由77.50%(396/511)减少至12.50%(3/24)],逆规散光比例增大[由11.15%(57/511)增大至79.07%(34/43)],斜向散光比例变化不大[17.02%(16/94)至19.92%(245/1230)],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4.496,P<0.05)。前房越浅,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2(0.51~1.31)D增大至1.05(0.61~1.56)D;逆规散光比例越大,由47.32%(60207/127227)增大至51.69%(184/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09.961,χ2=120.995;均P<0.05)。平均角膜屈光力越大,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0(0.49~1.33)D增大至0.95(0.58~1.53)D;逆规散光比例越小,由52.84%(4963/9392)减小至39.97%(9023/22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808.562,χ2=752.147;均P<0.05)。不同眼轴长度相比,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散光度数最大,为1.04(0.62~1.65)D;逆规散光比例最大,为49.00%(10964/22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071.198,χ2=131.130;均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向以逆规散光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膜散光度数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65岁为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变化的转折点。前房越浅,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以及逆规散光比例越大。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逆规散光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