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176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5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8例单用一种SSRI(选择性5-HT再摄取阻滞剂)类药物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在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至疗程结束;疗程8周。入组时及治疗后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进行血清BDNF浓度的测定。结果①电针组显效率48.8%,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4.4%;②电针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③电针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明显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752.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医疗安全。方法对572例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时点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躯体疾病者397例(69.41%),罹患躯体疾病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乙肝、慢性支气管炎、贫血、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胆石症等。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有关。结论应充分重视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伴发的躯体疾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适宜的治疗、管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医疗风险和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53.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法针刺联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单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C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内科常规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风府、哑门、颈夹脊、大椎等,每日1次,治疗6 d后休息1 d,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的中医症状积分,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IMT、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7/28),高于对照组的88.9%(24/27,P<0.05)。1年内随访,观察组发生脑卒中1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754.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LOTCA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Hcy和SOD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NSS评分降低而LOTCA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降低而SOD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9.002、14.95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55.
抑郁症患者首次门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首次门诊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111例经抑郁专科门诊确诊的抑郁症患者按首次诊断分误诊组与确诊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伴随躯体疾病及诊治医师情况,分析影响诊断的主要因素.结果:111例患者中首次误诊者60例,占54.1%;精神病性症状,焦虑,强迫,伴随躯体疾病及与诊治医师年资在误诊组与确诊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症状、伴随躯体疾病与医师经验是抑郁症患者首次门诊确诊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56.
《Molecular therapy》2023,31(6):1756-1774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209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757.
目的 前瞻性评估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多达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2 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多达一1~2 片,共12 周.服药前、后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脂测定,观察降压效果、不良反应、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多达一能有效降低血压,12 周治疗的有效率为74%.颈动脉粥样斑块平均厚度由(2.03±0.25)mm下降为(1.57±0.21)mm,下降幅度为23%;TC 由(6.19±0.40)mmol/L 下降为(4.39±0.37)mmol/L,下降幅度为29%;LDL-C 由(4.19±0.35)mmol/L 下降为(2.98±0.31)mmol/L,下降幅度为24%;HDL-C 由(1.04±0.23)mmol/L 上升为(1.28±0.26)mmol/L,上升幅度为18%(P<0.01).多达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多达一能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胆固醇,是强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降压药,能提供更多心脑血管保护.  相似文献   
758.
目的 比较氯氮平和氟哌啶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及体重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氯氮平(89例)和氟哌啶醇(87例)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不同时段作血糖、胰岛素、血脂和体重的测定,同时比较其浓度变化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氯氮平组在用药的第3和第6个月末,血糖浓度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9%及23.6%,氟哌啶醇组为1.1%和2.3%。②氯氮平组在用药第3个月末,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均较基线值升高,第6个月末继续升高;而在氟哌啶醇组上述两个治疗时段的变化则不明显。③氯氮平组在用药的第3个月末,体重平均增高为治疗前的5.5%,第6个月末增高为治疗前的9.1%,而氟哌啶醇组则变化不明显,④两组患者在用药第6个月末,胰岛素浓度均高于基线值;氯氮平组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高于基线值,而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⑤在用药第6个月时,氯氮平组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体重变化和血药浓度之间均有一定相关性(r=0.21~0.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氯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和体重有影响,治疗期间需监测。  相似文献   
759.
阿米替林治疗氯氮平所致的遗尿症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双盲对照研究阿米替林治疗氯氮平所致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服用氯氮平(150~160mg/d)后出现遗尿副作用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阿米替林组(30例)和安慰剂(30例),早晚分别给服阿米替林25mg或安慰剂1粒治疗,3周为一疗程.结果阿米替林与安慰剂对照治疗氯氮平所致的遗尿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有效率达93.3%,起效快,无其它副作用.结论阿米替林可作为治疗氯氮平所致遗尿症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60.
散居儿童居住分散,年龄偏小,家长普遍缺乏对保健必要性的认识,要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应立足于社区,掌握散居儿童的动态人数,及时建立散居儿童保健管理过录册,并对家长进行保健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