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从鼻黏膜免疫微环境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7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AR西药组、AR穴位假埋线组、AR穴位埋线组。造模方法采用改进后的卵蛋白注射及其鼻黏膜刺激法。除空白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末日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 min,观察大鼠AR症状,记录并比较各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之后立即处死动物,采集大鼠鼻中隔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黏膜组织 TGF-β1、IL-17的表达情况。 结果 穴位埋线能明显缓解AR大鼠鼻部症状,如喷嚏、流涕、抓搔鼻部。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能降低鼻黏膜中TGF-β1、IL-17 含量。穴位假埋线也能降低AR大鼠鼻黏膜中TGF-β1含量。 结论 穴位埋线可降低AR大鼠鼻黏膜中TGF-β1、IL-17 含量,从而调节AR大鼠鼻黏膜免疫微环境。  相似文献   
22.
杜蓉  周晏林 《华西医学》2010,(10):1888-1890
目的探讨经腋静脉穿刺中央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60例需行中央静脉置管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腋静脉穿刺行中央静脉插管,并于拔除导管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双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腋静脉穿刺侧上肢作为穿刺组,对侧上肢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两组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患者中央静脉置管平均时间为(14.7±7.4)d,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穿刺组2例患者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无肺栓塞发生,28例患者(47%)拔除的导管周围可见纤维蛋白套形成,经上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例患者(8.3%)腋静脉不完全栓塞,2例患者(3.3%)腋静脉完全栓塞。在中央静脉置管时间≤6d的患者中,无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时间在7~14d的患者中,2例(3.3%)腋静脉血栓形成;5例(8.3%)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置管时间≥15d(P〈0.01)。7例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2~3次穿刺成功,平均穿刺时间(10±2.5)min,与无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平均穿刺所需时间(14±9)min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静脉穿刺中央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1.6%。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4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老年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术前确诊率为50.0%(32/64)。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9例;Hartmann手术35例;单纯结肠造瘘术6例;Mileg术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1%。结论对于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及时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不宜过分追求一期切除吻合。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陈硕  陈昌礼  银保  马宽 《安徽医药》2021,25(11):2298-2301
目的 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在采用利伐沙班预防血栓的同时,联用氨甲环酸(TXA)对于减少失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78例,所有病人均由同一治疗组医生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并接受利伐沙班的预防血栓治疗,其中41例围手术期联用TXA止血治疗(观察组),37例未使用TXA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显性失血量、输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血红蛋白分别为(100.46±14.02)g/L及(99.30±12.48)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01.22±25.32)mL及(179.19±21.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 d复查血红蛋白指标分别为(73.62±14.67)g/L及(80.71±12.5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及10例病人输血,输血病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病人均无深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结论 TXA用于PFNA的围手术期治疗,可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降低输血率,联合应用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6.
戴超伦 《现代保健》2010,(24):110-111
目的 探讨"黑线分隔征"在极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CT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黑线分隔征"对200例疑似极少量ASDH的常规CT扫描病例进行试验性诊断,并与最终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黑线分隔征"正确诊断阳性病变90例(90/90),正确诊断阴性病变107例(107/110).结论 "黑线分隔征" 在极少量ASDH CT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不同机种对飞行人员血压的影响,为我军飞行人员高血压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度多个飞行人员疗养中心采集的飞行人员体检资料,分析研究不同机种对飞行人员血压的影响。 结果 不同机种飞行人员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机种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r = 0.155(P < 0.01),r = 0.191(P < 0.01),r = 0.041(P = 0.172);在<35岁年龄段,不同机种之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有显著差异(F = 6.91,11.193,P < 0.05),在35-45岁年龄段,不同机种之间的收缩压和脉压指标有显著差异(F = 8.98,8.464,P < 0.05),在≥45岁年龄段,不同机种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F = 0.52,0.147,0.874,P > 0.05)。 结论 不同机种与飞行人员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不同年龄段,不同机种对飞行人员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影响不同,在飞行人员高血压的个体化防治中应当考虑到不同机种对其影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8.
许润春  林彦君  吴品江 《中草药》2012,43(6):1092-1096
目的优化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对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关键影响因素Poloxamer407(P407)、Poloxamer188(P188)、聚乙二醇6000(PEG 6000)进行研究,利用多元数学统计矩模型,对制备工艺参数和胶凝温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工艺参数与胶凝温度的相关方程,确立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先将黄芩苷磷脂复合物1.0 g溶于0.1%三乙醇胺溶液中,再加入18 gP407、6 g P188、1 g PEG 6000、葡萄糖5 g、苯扎氯胺0.02 g,加去离子水至100 g,于冰浴(4℃)磁力搅拌下使其分散均匀,置4℃冰箱中保存24 h以上,直至聚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澄明溶液。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加用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ACEI、βl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阿魏酸钠片100mg,tid。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阿魏酸钠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陈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447-448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行胃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用药方案不同,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观察组34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情况、苏醒时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只有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而其他指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剂量、苏醒时间、体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镜检查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治疗疗效显著、疼痛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