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58篇
  6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田艳侠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99-100,102
目的通过评价全自动血型仪在临床血型鉴定中应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探讨全自动血型仪取代传统手工法检测血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全自动血型仪和传统手工试管法检测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 861例有供血需求的患者的血液样本,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对ABO血型及Rh(D)阴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血型判读错误的原因。结果全自动血型仪与手工试管法检测血型,其血型判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仪器法的准确性更高。结论仪器法对于ABO血型及Rh(D)阴性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及效率均较高,避免了人为差错,更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肌肉松弛剂巴氯芬片;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患肢体的针药结合法,疗程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改良Ashworth评定结果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痉挛程度均有减轻,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患者Fugl-Mager(FMA)和Bar-thel(MBI)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化学药治疗气阴两虚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气阴两虚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92例,给予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138例,在对照组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1次3粒,1日3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控制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心电图(ECG)变化均有较好疗效,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症状控制方面,治疗组对心悸、自汗、气短、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血脂控制方面,在他汀类药的配合下,治疗组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增强调节血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异位阑尾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一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55例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异位阑尾炎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2例,腹腔残余脓肿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切口裂开1例。结论异位阑尾炎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尽早行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5.
药学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杰  刘振娥  陈鹏 《中国药房》2011,(26):2427-2429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监管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7月和2010年8-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我院第2代头孢菌素应用率由28.5%提高到44.0%;术前0.5-2h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由74.5%提高到97.0%;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48h的比例由12.5%提高到94.0%;平均用药时间由4.5d缩短到1.8d;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675元降低至270元。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比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2000~2008年度北京市大兴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流脑病例个案流调资料,对流脑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8年度大兴区报告流脑48例,死亡2例。病例分布在10个地区,均为散发,黄村镇、旧宫镇、亦庄镇、西红门镇发病较集中;1~5月发病35例,占病例总数的72.92%;15~45岁发病占总病例数的50%;民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总病例数的50%。结论继续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流脑A+C疫苗接种(民工接种),规范14岁以下儿童流脑疫苗接种,开展流脑病例、健康人群流脑带菌和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2000~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合计确诊麻疹387例,年均发病率为9.32/10万。确诊病例中,流动人口占80.62%,本地病例占19.38%;实验室确诊病例占80.88%,临床确诊病例占19.12%。2000~2005年发病率分别为6.10/10万、3.41/10万、8.69/10万、4.48/10万、4.35/10万、26.59/10万。年均发病率,城镇地区为2.98/10万,城乡结合部为14.36110万,农村地区为10.01/10万。387例中,3~6月发病的占74.94%;散居儿童占36.18%,民工占18.09%,学生占10.85%;0~11月龄占19.90%,20-29岁占26.10%;男性占60.47%,女性占39.53%;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7.49%,无免疫史的占54.52%,免疫史不详的占37.98%。[结论]外来人口流人和免疫空白是大兴区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54例)和非冠心病患者(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功能状况.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分别为(323.71±85.94)μmol/L vs.(285.92±57.73)μmol/L,(51.65±5.58)mm vs.(47.66±4.99)mm,P<0.05].血尿酸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P=0.033),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12).冠心病患者中,男性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尿酸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可能通过促进心室重构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89.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PAP组和对照组),BiP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结果BiPAP组治疗后,有效率97.3%。3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缓解症状,可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t therapeutic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 populations undergone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in the era of development in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Methods Two hundred and fifty four consecutive patients(mean age 59.24±10.65),who underwent CAG at Daxing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07 through October 2007,were enrolled,160 patients were male and 94 were female.By evaluating from the coronary angiogram,the patients were not diagnosed to have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with less than 50% diameter stenosis of coronary artery;the patients to have CHD with more than or equal to 50% stenosis of coronary artery;the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the procedure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with more than or equal to 70% stenosis;the patients were proposed to have coronary aortic bypass graft(CABG) surgery with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or diffuse triple coronary artery lesions.Results In the 254 consecutive patients,59 patients(23.2%) had not been diagnosed to have CHD;195(76.8%)to have CHD,of these patients with CHD,49 patients(19.3%)were not indicated for PCI (including the patients receiving follow-up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stenting),81(31.9%)had been performed the procedure of stent implantation,57(22.4%)proposed to have CABG,8(3.1%)the procedure of PCI had not been successful,or had not been performed because of patients opposing to this therapy.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an be applied as a non-invasive screening tool to exclude the presence of CHD,to increase the positiv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s with CHD in all patients receiving coronary angiograhpy,to avoid the use of CAG in a subset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