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下切除和腹腔镜手术切除非微小胃间质瘤(直径大于1 cm且小于5 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内镜下切除和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非微小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内镜切除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治愈性切除率等。结果 内镜切除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腹腔镜手术组短,住院费用较腹腔镜手术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内镜切除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有1例出现复发;腹腔镜手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5个月,有1例出现复发,1例出现转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下切除直径大于1 cm且小于5 cm的非微小胃间质瘤,具有肿瘤切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及其继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临床诊断1例MM继发急性单核性细胞白血病(AML),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确诊MM后5年转化为ALL,经DVP,CVAD,HD—MTX/Arac等方案化疗后取得完全缓解,并行非清髓性骨髓移植获得成功。结论:MM在老年恶性血液病中比较常见,但易被误诊。MM继发ALL是一种罕见疾病,免疫分型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治疗效果差,如有条件,应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3.
黄芩素(baicalein,BE)是来源于黄芩干燥根中的有效成分,在结构上属于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黄芩素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它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侵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清除自由基等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黄芩素在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为寻找开发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康复治疗,治疗组行肌肉运动点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偏瘫侧膝部、髋部屈伸肌肌力、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MI)评分,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步频等步态分析指标,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及Hmax/Mmax比值等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FKE)、前屈(FKF)及髋关节后伸(FHE)、前屈(FHF)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SKE)、前屈(SKF)及髋关节后伸(SHE)、前屈(SHF)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SI评分低于对照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健侧步长及患侧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高于对照组,Hmax/Mmax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增加肌力,改善肢体痉挛状态及肌电图指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胎龄≤30周的早产儿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1例(最终纳入25例)胎龄≤30周的早产儿纳入观察组,生后30min内即予气管内滴入PS,并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维持等待转运;将同期同级别同地区的另一家医院转运至同一家医院的52例(最终纳入40例)胎龄≤30周的早产儿纳入对照组,转运前未使用PS,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作为治疗性使用PS。比较2组早产儿出院前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2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患病率、机械呼吸使用率、氧疗天数均有显著差异,2组早产儿的死亡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预防性使用PS可降低RDS的发生率及机械呼吸的使用率,同时缩短氧疗时间,降低BPD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槲寄生多糖对小鼠颅骨前骨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提取槲寄生多糖,分别配置成不同质量浓度(0.625 g/L,1.25 g/L,2.5 g/L,5 g/L)作用MC3T3-E1小鼠颅骨前骨细胞及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用BrdU和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外碱性磷酸酶分泌变化,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细胞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随槲寄生多糖浓度的上升,细胞周期S期和G2/M的占比增多,在Annexin Ⅴ+/PI-象中的细胞百分数明显下降,细胞数量明显递增,细胞外ALP的活性呈明显递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x2)、Ⅰ型胶原α1(COL1A1)链转录水平升高,且递增、递减效果都在2.5 g/L浓度之后趋于平稳。而骨钙素(OC)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1.25 g/L之后平稳。 结论 槲寄生多糖能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碱性磷酸酶分泌以及促进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α1链的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燕  邹文燕  陆梅  褚叶  陈淑琴 《安徽医药》2021,25(1):120-123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病人哮喘感知控制力(perceived control of asthma,PC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调查张家港地区两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共248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病人和25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的感知控制力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对影响病人感知控制力现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248例病人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PCA总分(32.94±3.51)分明显低于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39.85±4.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5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哮喘教育、是否合并过敏性鼻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哮喘病程、血嗜酸粒细胞水平与哮喘病人PCA总评分密切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病程以及血嗜酸粒细胞水平是影响PC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PCA水平明显低于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是否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病程以及血嗜酸粒细胞水平是影响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PCA总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注射隆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3例PAHG注射隆乳并发症患者,应用刮除、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和抽吸、切除部分受浸润的腺体及肌肉等方法去除PAHG。结果:13例患者术前乳房胀痛、外形不满、硬结不消、乳房弹性差、心理负担重等明显好转,切口愈合良好。结论:经乳房下皱褶切口能将绝大部分PAHG取出,极少残留,手术切开是处理PAHG隆乳并发症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预后。比较了常规治疗(62例)和并用腰穿脑脊液置换疗法(62例)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病死率16.1%,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9.3%;而治疗组上述指标为96.9%、3.1%和6.1%,且治疗组治愈率高达75.4%,约可缩短住院时间1周,提示腰穿脑脊液置换可明显改善SAH预后,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清上通下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扁桃体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清上通下法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34.2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清上通下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有其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