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基因多态性与尼索地平疗效及血清整合素β3、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serum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基因型为-2076A/T或者-2518G/A),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基因型-2076A/T)及对照组(基因型-2518G/A)。两组患者均给予尼索地平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血压控制情况以及血清整合素β3、sICAM-1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用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整合素β3浓度、sICAM-1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压、整合素β3浓度、sICAM-1浓度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索地平治疗后,MCP-1基因型为-2076A/T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血清整合素β3、sICAM-1浓度降低程度显著高于MCP-1基因型为-2518G/A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2.
颈脊髓损伤是颈椎骨折最严重的合并症,颈椎、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不张等因素,可出现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病(妊高征,PIH)母亲接受依拉地平(isradipine)治疗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影响,并与阿替洛尔(atenolol)治疗和非药物抗高血压干预进行比较.方法:妊高征母亲及其新生儿63例,按照妊高征母亲接受抗高血压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依拉地平组(n=21)、阿替洛尔组(n=19)、低盐饮食对照组(n=23).出生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生化分析法检测母体和脐带血血糖水平;分别在出生后第1、3、6、12、24小时用试纸带法检测新生儿血糖水平.组内新生儿不同阶段血糖水平的比较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l-Wallis法.母体血糖作为自变量,脐带血糖和生后第3及第6小时新生儿血糖为因变量进行血糖浓度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三组间的平均血糖水平在母体及新生儿的各项检测中均无显著差异.依拉地平组和对照组中,母体和脐带血血糖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1,P<20.05和r=0.79,P<20.05).只有对照组出生后第3和6小时新生儿血糖和母亲血糖具有相关性(3小时r=0.62,P<20.05;6小时r=0.62,P<20.05).阿替洛尔组各项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低血糖发生百分比分别为:依拉地平组52.4%、阿替洛尔63.2%、对照组34.8%,且各组的低血糖均常发生于生后第1小时.结论:妊高征母亲接受依拉地平治疗与阿替洛尔治疗或低盐饮食控制干预对新生儿血糖水平具有相似的效应,均有发生低血糖的潜在危险.相关性分析表明,依拉地平与阿替洛尔相比优点在于只影响出生后新生儿血糖水平(相关性只存在于脐带血与母体血糖之间),而阿替洛尔则在更早的阶段就影响新生儿血糖水平(任何时候均无相关性).结果还表明,无论母体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妊高征母亲新生儿出生后第1小时的血糖控制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减苦参汤合熊珍膏治疗肛门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病程。方法:130例患者均使用加减苦参汤合熊珍膏局部外用治疗。结果:痊愈率86.1%,总有效率97.6%。结论:加减苦参汤合熊珍膏治疗肛门皮肤瘙痒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黎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23-1025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组(A组)和常规对照组(B组)各52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以2%利多卡因喷鼻腔、咽喉部4次,表面局部麻醉,1.5 ml/min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A组检查前5 min缓慢静脉输注咪达唑仑3.0 mg+芬太尼50 μg;B组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2组患者均在用药后2 min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2 min(T1)、用药后5 min(T2)、用药后10 min(T3)、用药后15 min(T4)及用药后30 min(T5)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中断检查及不良记忆等不适反应。结果:A组T1~T3 SBP、T1~T4 MAP和HR均较T0降低(P<0.05~P<0.01),而T5 SBP、T1~T4 MAP和HR及T1~T5 RR与T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4 MAP和HR均较T0和A组增高(P<0.05~P<0.01),2组SpO2均较T0下降(P<0.01),但B组T1~T4 SpO2均低于A组(P<0.01)。B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和不良记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A组高(P<0.05~P<0.01),B组8例因刺激过大而中断检查。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良好镇静的理想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联合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MRI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最终以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在125例受检者中,病理结果确诊乳腺癌90例,其他良性病变35例;MRI阳性检出率为93.33%,钼靶X线阳性检出率为88.89%,联合诊断检阳性检出率为98.8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钼靶X线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78%、71.43%、76.00%、87.50%;MR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11%、68.57%、77.60%、86.90%;联合诊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67%、94.29%、96.00%、97.7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联合钼靶X线摄影可有效提高乳腺疾病的阳性检查率及诊断效能,可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在烧伤难愈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月168例修复烧伤难愈创面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84),对照组采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创面愈合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渗湿纱布(层)、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内层纱布更换次数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1 d后VAS、V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21 d后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两组炎症因子TNF-α、INF-γ、IL-1β水平均低于修复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皮肤过敏、局部疼痛、炎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及红疹红肿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用于烧伤难愈创面修复中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结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2月南充市各社区符合诊断标准MCI受试者共29例,分为Sham组12例与rTMS组17例.rTMS组给予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区(DLP...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岁,因“反复阵发性眩晕半年,加重伴呕吐1月”到我院就诊。病史由患者母亲提供:半年前,患者晨起由卧位坐起时,突然哭闹并诉头晕,同时身体不能活动,也不能变动头位,持续时间约50 s。随后患者停止哭闹,活动正常。近半年以来,患者约每20 d出现一次哭闹并诉头晕的现象,均于午休或晨起时发作,维持时间5 s至1 min。未发作时患者活动正常。1月前,患者午休醒来坐起时再次哭闹并诉头晕,同时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持续时间短暂,具体时间不能详述,无呕血、便血、畏寒、寒战、高热及晕厥现象。近1月来发作次数明显增多,时间均较短,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腹均未查见病理体征;Hallpike变位性实验(+),出现眩晕、呕吐及右侧垂直旋转性眼震。辅助检查:头颅MRI检查、内耳MRI检查结果均正常,耳蜗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听力正常。诊断:良性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给予Epley手法复位,门诊随诊1周,未再发。电话随访5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对麻醉恢复室(PACU)老年患者全麻并发症的影响。选择PACU收治的300例全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加速康复外科组(E组),各150例。C组予以常规护理,E组除常规护理外,予以健康宣教、气道保护、保温补液、疼痛治疗、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低氧血症、躁动、寒战、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E组护理很满意率显著性高于C组(P<0.01),E组全麻后低氧血症、躁动、寒战、恶心呕吐、苏醒延迟发生率显著性低于C组(P<0.01),苏醒延迟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CU中对全麻后老年患者行ERAS护理可有效减少全麻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