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7篇
  免费   1738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31篇
内科学   25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58篇
综合类   1607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11篇
  5篇
中国医学   6397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637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06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788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2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苦辛去实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00例诊断为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患儿均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为法,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并随症加减,3天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81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结论:微苦微辛轻以去实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2.
<正>缺血性心肌病成为全球致死的首要原因,药物治疗对多数病人疗效不佳,如何减少心肌的梗死、增加心肌的再生,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非心源性干细胞移植虽然可以改善早期临床症状,但是后期疗效不确定。心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性系形成和多潜能的特性,它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心肌的可再生性,而且为心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使沉寂的干细胞快速增殖和分化成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成为今后研究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骨科植入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评价总结,为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医院行骨科植入术2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手术室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加强手术室环境及手术物品、器械的管理,提高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掌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备皮时机,能够预防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243例行骨科植入术患者无一例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有重要关系,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制定严格的制度,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使手术室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4.
对于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的治疗,现代医学除了针对脑血管病的基础疗法以外,针刺和康复训练疗法也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临床采用体针、头针、电针等针刺手段以及Frenkel康复训练法、核心肌群训练法等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疗效显著,不难看出在针刺与康复训练以及二者结合疗法的领域上着实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得到了相应的肯定。  相似文献   
75.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文章从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两方面来探讨合谷穴治疗面瘫的机理。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一直是指导后代医家临床实践的准则,本文通过对合谷穴治疗面瘫的理论探析,不但可以证实古代医学家所创立的经络学说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今后临床上客观选穴和发展针灸的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陈琳  李澎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56-756
患者,男,53岁,工人,于2011年6月底初诊.精神烦躁焦虑伴失眠8d.家属诉患者于20 d前在家洗澡时因一氧化碳中毒晕倒,幸好及时发现,送到总医院急诊科,当时意识丧失、瞳孔缩小、呼吸急促、口唇呈樱桃红色、多汗及脉速等,通过吸氧、脱水降颅压、促进脑细胞代谢、控制感染等措施脱离生命危险,住院10d后出现精神亢奋、失眠烦躁、坐卧不宁、不断乱喊乱叫、面无表情、四肢躁动等症状,予安定和氯丙嗪治疗1星期,疗效不佳,故转我院针灸科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快针治疗腰椎间盘症引起膝外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给予快针疗法治疗12d。结果: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膝外侧疼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严豪杰  王军  矫浩然  徐阳 《吉林中医药》2012,32(2):156-157,165
创面愈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炎症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参与并以高度协调、相互调控方式进行的复杂机制,任何一个环节的协调不良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创面愈合失控.中药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溃疡中可以很有效的控制感染,在腐肉基础上化腐生肌,改善局部血运,调节其生长因子,可以很有效的促进其伤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79.
孙存海  于涛 《光明中医》2012,27(5):989+1011
“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因阴跷循行于阴面,经下肢内侧,故其病见内侧面痉挛、拘急,外侧面迟缓,即所谓阳缓而阴急,从而表现出足内翻的症状,在临床中以透穴刺法,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阳互济,协调阴阳平衡,再加阳明经排刺配合电针治疗足内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0.
<正>当董景昌先生编著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以下简称董氏奇穴)于1973年公开问世后,医学界对此褒贬不一。有些医家认为其有效果,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还有一部分医家认为其有欺世盗名之嫌。笔者在临床上多结合董氏奇穴,效果甚好。其中三重穴使用较为广泛,故以此为例,将多年临床心得加以说明。三重穴是组合穴,其一重穴在外踝尖直上3寸向前横开1寸;二重穴在一重穴上2寸,三重穴在二重穴上2寸。详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