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吡嗪酰胺是结核病最重要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但结核分枝杆菌对其耐药性在逐年增长,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的耐药基因的分子机制尚无定论。作者对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的相关耐药基因pncArpsApanDfadD2FAS-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定点医院收治的22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柏林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s,OR)进行赋值,以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25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56岁。62例患者(27.6%)并发ARD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849,95%CI=2.716~12.593,P=0.000)、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OR=4.318,95%CI=2.001~9.316,P=0.000)、D-二聚体≥0.5 mg/L(OR=3.049,95%CI=1.300~7.152,P=0.010)及合并糖尿病(OR=2.491,95%CI=1.102~5.632,P=0.000)为COVID-19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4~0.892,P=0.000)。结论:年龄≥60岁、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D-二聚体≥0.5 mg/L及合并糖尿病是预测COVID-19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VID-19并发ARDS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足背内侧皮神经的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食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12年5月,采用第1跖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食指皮肤缺损25例。结果25例获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22例伤口一期愈合,皮瓣及植皮完全成活,食指屈伸功能正常,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2例皮瓣基本成活,远端部分坏死,足背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后二期愈合,食指屈伸功能轻度受限,较好地恢复生活及工作;1例皮瓣完全坏死,改为同侧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后治愈,足背供区植皮成活,食指屈伸功能明显受限。结论第1跖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食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术式,该皮瓣解剖位置恒定,操作较可靠,成活率较高,外观、功能恢复优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例1男,27岁,全身大疱性皮损伴破溃及少许渗液,并出现颜面肿胀4 d,意识障碍5 h。患者10年前确诊HIV抗体阳性,未接受抗HIV治疗。1周前患者因“癫痫”控制不佳,开始“丙戊酸钠片”抗癫痫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艾滋病等。停用“丙戊酸钠”,同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22.5 g/d[0.4 g/(kg·d)]共5 d治疗,氢化泼尼松40 mg 2次/d[1.5 g/(kg·d)]抗炎,予五水头孢唑林钠抗细菌,更昔洛韦抗疱疹病毒及对症治疗。例2男,45岁,全身多发大疱样皮损,部分皮肤破溃,伴大量渗液,部分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少量渗血,咽痛、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吞咽困难,发热,最高40.2℃。患者入院前3个月确诊HIV抗体阳性,CD4细胞21个/μL,HIV-1 RNA 5.23×10-5 CPs/mL,入院前1个月开始抗HIV治疗,方案:拉米夫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血单纯疱疹病毒DNA、巨细胞病毒DNA阴性。床旁胸片:双下肺散在片状影,考虑感染可能。主要诊断: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全身皮肤细菌感染、细菌性肺炎、艾滋病。停用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子测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轻微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 进而优化PHES。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发起, 参与单位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家医院, 包括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连续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门诊和住院无显性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以相同顺序接受数字连接试验(NCT)-A、NCT-B、数字符号试验(DST)、轨迹描绘试验(LTT)、系列打点试验(SDT)共5项PHES子测试, 并计算分值。以PHES总分<-4分作为诊断MHE的界值。比较MHE组与非MHE组子测试得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HES各子测试单独、2项联合、3项联合检测对MHE的诊断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DeLong检验。结果共纳入581例肝硬化患者, 457例诊断为MHE, MHE患病率为78.7%。M...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侵袭性真菌病,是艾滋病患者及实体器官移植者中常见的感染和致死原因.10年来,隐球菌病的诊断方法 已从真菌培养、墨汁染色,到目前的隐球菌荚膜抗原(cryptococcal capsular antigen,CrAg)检测.CrAg检测操作简便快速,花费少,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因此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背景之下, 2022年7月1日发布了《药物敏感肺结核的临床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药物敏感肺结核(DS-PTB)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最佳临床实践指导, 被邀参加的全球54名结核病治疗、公共卫生、微生物学和药理学专家中, 46名专家最后就DS-PTB临床标准达成共识, 推荐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DS-PTB患者施行最优治疗的7条标准。本文旨在促使结核病防治人员重视DS-PTB患者的规范化治疗, 并为终止结核病目标的完成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首诊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病例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重庆市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市唯一一家收治AIDS的定点医院)1995年12月~2008年12月AIDS患者的病例档案,对AIDS首诊住院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归类整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等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从1995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首诊AIDS确诊患者共228例,其中1995年为1例,2008年为91例;病例以重庆市区及邻近的区县为主(占78.51%);男女比例为2.30:1;30~50岁占72.81%,年龄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92岁;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70.18%),其次为静脉吸毒(12.72%);临床以机会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占60.53%(138/228),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占57.89%(132/228);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占46.93%(107/228);临床检验中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 140例、50~200个/μl 70例、〉200个/μl 18例。结论重庆地区艾滋病疫情呈加速上升趋势,应当加大市区及邻近区县青壮年人群的AIDS控制力度,重视异性性传播的干预;患者第一次入院多因机会性感染就诊,临床医生必须提高对AIDS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肺康复联合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肺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综合肺康复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BODE指数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百分比均升高(P0.05),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均下降(P0.05),主要症状(咳嗽、自主排痰能力及呼吸困难)评分均下降(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6 min步行距离(six-minutes walk distance,6MWD)升高(P0.05),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评分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肺康复疗法有助于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陈世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85-3486
狂犬病是南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猫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饲养犬、猫等宠物数鼍的增多,狂犬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该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上以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咽肌痉挛、兴奋狂躁及进行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诊断明确,病死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